莫一奥
2021050
一种连接
1054 年,蜀中谣言四起。
疆吏听闻西南蛮族欲攻蜀,慌张上报。一时间,兵屯城边,弓手剧增,民众匆忙筑城,日夜不停。百姓见状,将棉衣布帛贱卖,换作钱币藏于地下,未满婚龄的女子提早嫁出,以减轻家中负担。
《瑞应图》局部 宋代 萧照
这一年,苏轼十七岁,娶眉山临邑乡贡进士王方之女为妻,王夫人名弗,年有十五,颇通诗书,聪慧谦谨。宋代《天圣令》载,男十五、女十三即可婚配,苏氏夫妻已至适婚年纪,算不得早婚。
7 月,宋仁宗派礼部侍郎张方平入蜀地,以加强防御。出知益州(川渝一带),稳固战事是第一要务,挖掘在野遗贤亦是任务之一。他深知责任重大,未敢耽搁,即刻启程。
宋仁宗像
4 日清晨,天色初亮,东方上空现异象。
一颗极为明亮的星星,突然闪现在天际,其状肉眼可见,赤白色,星上微有光彩,是为黄色。几个时辰过去,太阳升起,忽现的星星仍是清晰可见。23 天内,其亮度不减,至夜间,这颗奇异的星星更是仅次于月亮的最亮星。
《明皇幸蜀图》局部 唐代 李昭道
路途中的张方平,来不及观赏星空美景。
他于 11 月到达成都,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蜀地地形复杂,蛮族相距甚远且种族分据,并无来犯意图,于是对疆吏斥责道:妄言者斩。不日,援兵复归原部,城工暂停,蜀地阴霾渐渐消散。
居天府之国,张方平求贤心切。苏轼之父苏洵,博学豁达,声名远播,他早有耳闻,在读过其文章后,更是吃惊,遂于府内设专座,日夜攀谈。他向朝廷举荐,迟迟未收到答复,便对苏洵说:远方不足成君名,盍游京师乎?
苏洵接受了张方平的建议,准备上京。但对那颗挂于夜空的奇妙星星,他或是只觉惊奇,没有多想,所以未见其诗歌书写,也未见文章呈现。
《早春图》局部 宋代 郭熙
也是在这一年,50 余岁的郭熙依李成旧作绘《骤雨图》六幅(已不存),豁然开朗,笔墨大进,名士赞赏有加,以致求画者踏破门槛,日不暇给。年轻几岁的崔白,性格疏阔,画作生动传神,同为布衣。
十多年后,已是花甲之年的两人,先后被招入画院,一位画出《早春图》,一位画出《双喜图》,其笔法与格调,惊骇世人。只不过,天边的那颗星星,不是善观细微生命与自然景致的宋人的描绘对象,所以它终是未得入画。
《双喜图》局部 宋代 崔白
将这颗星星记录下来的,是《宋史》:至和元年五月己丑( 1054 年 7 月 4 日),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
相较之下,抄录奏章原文的《宋会要》,将其描述的更为详细——至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守将作监致仕杨维德言:伏睹客星出现,其星上微有光彩,黄色。谨案《黄帝掌握占》云:客星不犯毕,明盛者,主国有大贤。乞付史馆,容百官称贺。诏送史馆。嘉祐元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客星,是古人对天空中新出现的星的称呼。《宋会要》的大意是,此客星极亮,为吉兆,预示贤者到来,自其出现于天空,有光芒散出,23 天均可见,1056 年 4 月 5 日,它彻底消失不见。
《双喜图》局部 宋代 崔白
宋人看到的这颗星星,是否为吉兆,很难判定,但其出现时,确有贤者到来。
苏洵从张方平处走出,去到汴京,谒见了欧阳修,不久,他因文而大盛。其子苏轼与苏辙相伴进京应试,同榜及第,震动京师。
此时,23 岁的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主簿,开始治理水患,开发农田,政绩初现。之后,他辞去职务,也走上了科举之路。晚年的沈括,完成了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梦溪笔谈》,其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只不过,23 岁那年看到的那颗星星,没有进入此书。
《明皇幸蜀图》局部 唐代 李昭道
在同一年份,欧洲正值中世纪第一次基督教大分裂。他们虽然也看到了同一颗星星出现,但未见任何文字记载。
直到 700 年后,英国人才第一次观看到了它的遗迹,再后来,它的遗迹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蟹状星云,再到 1969 年,科学家们最终确定,蟹状星云竟是 1054 年 7 月 4 忽现天际的那颗客星爆发后留下的遗迹。
古人与我们,通过一颗星星,有了难以言说的连接。
《明皇幸蜀图》局部 唐代 李昭道
回想,古人或许在那两年间无数次抬头,仰望这颗不期而至最亮星星,直至其悄然离开。而我们,虽看不到它的极致光亮,却收获了来自 1054 年的壮美景观。
再次看向天空,你也会感慨吧?
1.《美院艺术李老师 宋人看过的星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美院艺术李老师 宋人看过的星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