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仲仙是南昌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到了他这一代,把家从南昌迁到浔阳,弃文经商。有一次他坐轮船到汉口,见浪花涌溅,疾驰若飞,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有人告诉他说:“这不过是在江上航行,如果坐船到大海上,就可以见到海浪奔腾澎湃、移山撼岳的气势。”

仲仙于是就产生了乘大船到海上漂游的想法,每当遇到从海外旅行回国的人,他都要询问海外的风景。

乘搓上人是一位高僧,对海上的情况非常了解,说起瀛洲、蓬壶、员峤、方壶的奇异风景,如数家珍。

仲仙听了后,把头转向一边不相信,说:东西两半球,方圆有九万里,只要有土地,就有人类生存,各人在自己的国家里安居乐业,相互交往,和商人贸易,只要乘上巨轮,几天或几个月就可以到达邻国,哪里有你所说的那种仙境奇地呢?比如美洲,在我们的脚底下,而太平洋辽阔无边,在它的中间应该还有一块大的陆地,来填补佛经上讲的四大洲的空缺,怎么三百年来,没听说找到一个海岛一块陆地?其它的一些地方就可想知了。”乘搓上人笑了笑,没有跟他辩论。

仲仙虽然是一个商人,但是学问渊博,谈吐文雅,即使在读书人的圈子里,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他年幼的时候学过欧阳修的书法,字迹异常挺秀。僧人无垢大师非常喜欢他,花重金把他请来抄写经书。

一天他到横滨游玩,在海边看见一艘巨轮,巍峨高大,耸入天空。他向欧洲人打听,欧洲人告诉他说:“这是邮船,在美洲算低档次的船。”仲仙游兴顿发,收拾行李上了船。有人劝阻,他笑一笑不作回答。

三天后,海上突然起了风暴,狂风挟着巨浪铺天盖地卷来,仲仙一点也不害怕,说:“这大概就是古书上说的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情景吧!”

他盘腿坐在舵楼上,神情坦然地向远方望去,船上的欧洲人都夸他是一条硬汉子。船在海上航行了二十七天后,到达了美洲。美洲有很多中国人。

几个月以后,他又呆不住了。偶然登上楼顶观赏风景,发现海边停着一艘更大的舶轮,舶轮上共有七个烟筒,冒着淡淡的烟雾,遮蔽了半个天空,一打听,将开往英国首都伦敦。

仲仙高兴地跳了起来,说:“我正想绕地球旅行一周呢!”便提上行李上了船。

航程还没完成一半的时候,仲仙偶然在船边散步,突然一个大浪把他卷进了海里,船上的人束手无策,只好站在那里惊叹。仲仙一点儿也感觉不到掉进了海里,他在海浪中沉浮,就像海鸟在水面上飞翔一样自在。

半夜,他漂到一处海滩上,才醒了过来。仲仙用手摸了摸衣服,已经湿透了抬起头看看天空,天上的星星散发着微弱的光亮。他打算爬到海边的岩石上去,以免再被海涛卷下海去。岸边的岩石奇形怪状,有一丈多高,他艰难地爬了好久,才爬了上去,刚刚喘了口气,天边就有了一丝亮光。

过了一会儿,他听见海涛怒吼着从远处向岸边冲来,其势非常凶猛,钱塘江八月的怒潮也没有如此威力。他暗暗庆幸自己提前爬上了岸,转念又想到自己孑然一身,远离家乡和亲人,碰上这样的灾难,虽然没有葬身鱼腹,但难免成为异国的孤魂饿鬼,真是太可悲了,生平的雄心壮志,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亮以后,他在岛上转了一阵,岛非常大,不知它的尽头在哪里。附近没有一间房子,只见到处长满了高大的松柏和柳树、榆树,林子里青翠欲滴,把衣服都染成了绿色。其时正是初夏,天气和暖,小鸟鸣啾,野花芬芳。树上结满了果子,有红色的,也有紫色的,非常可爱。

他走了几里路后,看见了一个石房子,床和桌子齐全,他便进去休息,脱掉身上的湿衣服,挂在树梢上晾晒,不一会儿衣服就干了。房子的前边有一棵树,上面结满了枣子。仲仙肚子饿得厉害,就打下了几十颗。枣子非常大,味道也很香甜。

他又往前走了十几里,还是见不到一个人影。太阳快要升到头顶了,他远远看见东边的树林冒起缕缕炊烟,便跑了过去,见溪涧回环,泉声喧闹,紧靠着小溪住着十几户人家,小溪上架着一座小桥。

仲仙走过桥,正想上前敲门,篱笆墙边突然窜出一条狗,对着他汪汪大叫。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走出来,跟他搭话。老人的语言稀奇古怪,一点也听不懂,仲仙说的话老人也不明白。老人用手势把他请到了屋子里。

屋子没有桌椅,人一律席地而坐,很有些古人的习惯。老人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问仲仙能不能认识,想用笔来交谈,仲仙接过来一看,字全像蝌蚪一样,自己一个也不认识。老人递给他一支漆笔,让他在竹筒上写几个字。

仲仙写了几个楷体字,老人神情茫然,不懂是什么意思,看得时间长了,又好像能认得一两个字。等到老人款待他吃饭时,餐具是鼎、刃和勺子。除了肉之外,还有两罐米饭。老人只舀了一两勺米饭,好像米饭是肉的辅助。仲仙吃了一罐米饭,吃完饭后,一个小僮就端上水让他洗手漱口。

一会儿,老人把邻居请了过来,几位峨冠博带的老人,过来给他行礼,揖让谈吐都跟现在不同。仲仙的话也没有一个人听得懂。

老人抬头想了一会儿,好像明白了什么,便让一个家奴去把西山隐士接来。他们一直等到天黑,隐士才来,他虽然也穿着古时的衣服,但是稍有一些区别。大家尊敬地站起身来,把仲仙介绍给隐士。仲仙把自己来到这儿的经过告诉了隐士。

隐士说:“我叫林明路,是宋代浙江人。文山起义时任军中的参谋,被辽兵抓获后,逃了出来,躲到福建和广州一带。崖山战役掉进海里,漂了一天一夜到了这里。大概是天意吧,这几个老人是夏朝人,为躲避洪水灾害来到这里。我刚来时,言语也不通,多亏他们帮助,才逐渐精通了他们的语言,深感古代人言简意赅,后人望尘莫及。我一直住在西山,那里小有园林美景,你不如跟我住在一起,将来有中国船只经过,你就可以回国了。”仲仙高兴地答应了,便告辞老人上了路。

仲仙在隐士家里住了两个多月,就到了盛夏,天气特别热,隐士受不了,对仲仙说:“天气这么热,咱们不如一起到消夏湾避避暑。”

他们便乘着一叶扁舟,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来到了一个大湖前。大湖是山上几条泉水汇集的地方,泉水从一百多丈高的山上流下来,形成一条白色的瀑布,溅雪跳珠,喧啸声一直传到几里之外。

大湖在山坳中心,方圆约有十里,顺着石阶下去,四周的石头像野兽尖利的牙齿,令人胆战心惊。湖边有十几间石屋,上边镂刻着精致的图案。石屋里的石凳方桌,非常光滑,其中一座高大的石楼,上面有一条瀑布,在屋顶上分散为几百条细流,像一张珠帘,是古人所说的水帘洞,几千年以前是山主的洞府,现在归了隐士。

住在石屋里,即使是炎热的六月,也要穿上棉衣。隐士对仲仙说:“中国古书上记载的避暑台和招凉馆,能跟这里相比吗?它们恐怕都是人制造的馆台吧。”仲仙对石室赞不绝口。

两人在石室中住了不到十天,仲仙因为受凉,突然得了哮喘。隐士说:“这里太凉,你的身体不习惯。前边还有一个小竹院,里边有荷花池,也很有情趣,咱们不如一起去那里。”

荷花池是一个几千亩大的水池,红白相间,种着许多荷花,清风吹过,香味袭人。池子的东西南北共有四座亭子,由四座桥连接起来,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横架在半空的长虹。四座亭子式样各异,陈设也各不相同。茶具香炉都非常精致,其中那些铜鼎都是商周时代的产品。

隐士在亭子上藏着百花酒酿,每天都要跟仲仙喝上几杯,喝醉的时候就用铁如意敲着铜盘唱歌,歌声忧伤悲凉,仍然不忘宋朝的灭亡。

在这里住了十天后,他们又搬到了竹院。竹院的四周翠竹森郁,绵延有十几里。竹院很高,一杆十丈高的大旗还够不着顶,院子也很宽大,可以并肩坐下一千多人。一进院门,迎面就有一座水晶宫,几万条金鱼在水草中游来游去,让人产生一种置身河畔的感觉。

地上铺的砖,都是用银子铸造的,银砖的中间是空的,里边放着茉莉花和兰花,香气就徐徐从脚下冒出来。院子的围墙镶满了各种各样玲珑剔透的花朵,栩栩如生。竹院的后边安置着水车风柜,一按机关,就转动起来,霎时濛濛细雨就从空中降落下来,随风送来一阵凉爽,驱尽了所有的炎热。

两个月后,秋天到了、仲仙便跟隐士坐船返回。他对隐士说:“这两个地方,可说是人类智慧和鬼斧神工合而为一的结晶,你能够住在这儿,真是太.有福气了!”

仲仙身胖,本来怕热,而世上趋炎附势的人,比炎热还让他讨厌,因此他不愿再回尘世,就在海外过起了逍遥的日子,一直到死。

参考资料《后聊斋志异》

1.《雨窗闲话 聊斋故事|消夏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雨窗闲话 聊斋故事|消夏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