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残忍的,它意味着血流成河和无谓牺牲。经过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我们很庆幸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上了一个和平发展、繁荣富强的道路。我们也很感激曾经战士们的付出和流血牺牲。

为有牺牲多壮志,我们抵挡不了战争的大势所趋,只希望所有的流血牺牲都是有价值的,都能换来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昌盛。在多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站起来了。亿万国人抛头颅洒热血,最终赶跑了外国侵略者。这对我们来说,是尤为艰难的一项胜利。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那么一段历史是我们不愿回顾的。

南京保卫战,因为上级决策失误和组织涣散,导致人数高达十几万的国民党军队被日军一举击溃。许许多多的被俘的将士们在敌军阵营中饱受折磨,最后含恨而终。而后日军大肆进攻南京地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国军本就具备装备精良、军队训练有素的优势,为何在与日军对垒的过程中遭受如此惨重的失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立场动摇的国民政府

国民党军队74军是国军的王牌军队,在南京保卫战中,这支队伍也加入其中一起对抗日军。74军在战斗中坚持了下来,一直打到最后。

按理说,十几万的军队规模即便不占据绝对优势,也不该是被日军一击即溃的下场。时任国军74军51师的将领后来回忆:国军与日军仅对战八天就被击溃的根源,在于组织涣散和人心不齐。

当年,在日军一步步紧逼南京的过程中,国民党高层关于南京是守是弃的问题陷入了矛盾之中,一直没有做出明确的指示。这种含糊不清的态度也让下面的将士们拿捏不定,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南京的防守战。

表明一个清晰的态度随着上海战事的吃紧而日益紧迫,到了日军即将长驱直入进入南京的时候,国民党高层终于做出了明确的表态:象征性保卫南京,掩护后方部队撤退。

根据当时的实力对比可以看出,国民党高层制定出这样的作战计划是很理性的。中日实力差距悬殊,要想在日军的猛烈炮火下守住南京,除了会产生无谓的伤亡之外,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只不过,国民政府的大政策方向是好的,下级执行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少问题。而这些执行问题的出现,直接给国军的统一部署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假意防守变成了死守

南京保卫战爆发时,时任南京卫戍司令员的唐生智临危受命守卫南京。按照国民政府的意思,他带着一小部分军队在前线干扰敌军的注意力即可,不用拼死拼活非要守住南京。

可不知怎的,唐生智竟告诉下属要死守南京,他要与南京共存亡。就这样,国民政府最初假意守卫南京的计划生生被执行了死守南京的攻坚战。

纵然唐生智守卫南京的情怀可嘉,但终究是以卵击石。这场战斗除了给国民党军队造成严重创伤以及给南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之外,没有任何战略意义。

根据唐生智的命令,国军51师和58师分别守卫淳化及牛首山一带。74军的军部设计在通济门外的一个村庄之中,随时应对紧急革命状态。

12月8日,日军对淳化和牛首山一带发起猛烈进攻,国军顽强抵抗。激战一天,日军突破我军防线。次日下午,我军终是难以御敌败下阵来,失去了淳化和牛首山的防御。

战争越往后打,战略上的格局就越偏离国民政府的指示。在南京保卫战中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源源不断的援军涌入了南京城。

按照国民政府的设想,假意抵挡日军肯定会造成人员伤亡,但只要保存了后方主力,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可没想到,前前后后涌入南京的援军竟有15万之多。在日军凶猛的炮火下,不过是多了许多无辜的亡魂罢了。

计划混乱,付出惨痛代价

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中不仅喊来了大批援军,还命部下将轮渡撤走。这一举措,真是彻底断了国军后逃的生路。保卫战越打越疲惫,当士兵们想乘船撤退,来日再战的时候。他们心痛地发现轮渡被唐生智撤走的事实,一时悲愤交加,万般无奈。

除此之外,国民政府在南京人民的撤离安排上也犯了大错。对于国民政府而言,南京本就很难守住。在最后决定假意守住南京,保护后方主力撤退的计划时,就应该有序地组织民众撤离这一是非之地。

可是国民政府并没有这样做。他们一边做着假意守南京的行动,一边又在新闻报刊上大力宣传与南京共存亡的消息,让人民群众产生了南京必将守住的错觉。因此,看着眼前纷乱的战事,南京人民群众并未想过撤离这个城市。

南京保卫战失败之后,日军大肆涌入南京都城内部,对人民群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欺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惨痛的一笔:南京大屠杀。

血色的南京,遍地尸骨。30万同胞惨死在日军的“杀人游戏”之中。那时候人们的绝望,让后人不敢想象。

小结:

本该具备强大战斗力的十几万国民党军队,却在短短八天之内被日军打击得溃不成军。说到底,还是组织上的问题。若不是国民政府举棋不定、立场动摇,国军将士们也不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若不是总司令唐生智的误判形势,国军将士也不会无辜惨死那么多亡魂。

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国民政府的腐败和与人民群众作对的立场渐渐凸显,人民群众对他们也越发失望。此时,共产党在人民的拥护声中崛起,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和平和富强。

历史和事实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1.《文史明鉴 1937年南京保卫战,为何十几万国军被日军一触即溃?发生了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史明鉴 1937年南京保卫战,为何十几万国军被日军一触即溃?发生了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