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才的人,但是他们往往因为志气比较高,而不愿意去臣服于权贵。就像很多诗人,虽然他们留下了很多千古不朽的名作,但是却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间。因为他们内心的追求和普通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从来不世俗。

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让人们无法理解。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人心逐渐浮躁,但是他们很多人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竟然把这些错误推到因为是物质文明发展太快而导致的。

就像胡适先生他之前学成归国之后,就毅然决然地决定在北大任教。那时候每个月的薪水是280银元,折合今天的人民币已经过万了,而且他还有非常高的版税和稿费。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富裕了,但是他的生活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奢侈。

一日三餐都非常的简单,而且穿的衣服也非常的朴实。他有一句座右铭,大概就是觉得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隐忍,要去学会帮助别人,所以他经常慷慨解囊去帮助那些穷人。而他的妻子也经常的抱怨说,他以为自己是一个大善人经常帮助别人,再这样下去自己也要被别人帮助了。

他在工作的时候资助过很多人,连数都数不清了,在他去世的时候,他的秘书帮他整理遗物,发现除了书籍和新鲜之外,他这一辈子所有的财产只有135美元。所以之后才有很多名人作家夸赞,说并不是大家偏爱他,因为他就像春风一样,让很多人都十分的陶醉。

但是鲁迅先生却不是这样,在很多人看来,他非常的看重金钱。大家可能觉得这样的人很庸俗,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自己知道金钱的好处,因为可以买来自由,他不想做别人的傀儡,所以就希望能挣更多的钱来保住自己的自由。

所以鲁迅先生对钱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写作水准。在晚年即使他已经病重,但是坚持写作,希望能给世人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好文章,而且他也是白话文的带头人,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林语堂也是如此,他对于钱也十分的看重。甚至在发表文章的时候都翻译成中英双语,就是为了能够得到两份稿费。但是对于贫困人口的自主他毫不吝啬,在抗战期间多次慷慨解囊,抚养了6个中国的孤儿,甚至还雇人给老人家修理房子。为他们买田地,挖鱼塘,还给这些农民买了一些鱼苗,可以说也是一个大善人。

和以上这三位名人相比,梅贻琦却和他们完全不同,他是名副其实的“穷书生”。曾经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但是一直勤俭办学,坚持廉洁教学。他说作为一个校长应该以身作则,让学生学习到一些好的东西。所以他一直认为钱乃身外之物,即使有钱也要用到有用的地方。

当然和他一起的还有汪曾祺,这位作家对钱看得比较淡。在他接受采访中他曾经说过,写作是非常考验心性的,首先大家要耐得住寂寞,就像一些青年的作家,因为他们的内心太过于浮躁,所以总是写不出来一些好的文章。

其实他写作只是单纯的热爱而已,他并没有想以此谋生来挣钱。他觉得写作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并不能用金钱衡量,这就是他一直保持的本心。很多后人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写作精神,这给后人辑供了非常多的指导。

汪曾祺曾经和自己的家人在北京居住,虽然他把钱看得很俗。但是家里的其他人懂得钱的重要性,虽然大家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变化的,就是钱最大的作用就是为了做成一件事,为人民服务。正确的金钱观,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古代有很多的名人,很多作家,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才华是现在的人所不可比拟的。同时他们也用自己的才华为世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所以这才组成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遗产。

结语:当代的很多年轻人需要学习先人的身上的那些精神,钱对于一个人生存来说固然重要,但是每个人都很有必要拥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因为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千万不能被钱牵着鼻子走。

1.《易文史 生活中的不如意,大多数都令人心烦,看看民国大师们如何对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易文史 生活中的不如意,大多数都令人心烦,看看民国大师们如何对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