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周王室礼乐崩坏,天下就进入了诸侯纷争的时代,直到公元前221年天下才一统,而这个最终统一天下的秦国,最开始只不过是周朝西边的一个小国而已,秦国是靠什么原因打败其它诸侯国统一天下的呢?
第一点:秦国在军队建设上与别的诸侯国有很大差异
在秦国只要是年满17岁的男子,就都要服徭役,而这个徭役是要一直服到60岁为止,这一点与我们现在的社保差不多,从一定年龄就要参加工作了,到了一定年龄才能退休,不同的是现在的我们更加的自由,可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在秦朝时期就是强制性的服役制度。
秦朝的徭役是先进入军队服役两年,两年服役完后再在自己所出生地的郡县再服役一年,服役完一年后又要被派遣到秦国的都城或者边疆地区再服役一年。
除了成年的平民百姓要服役之外,秦国官阶不大的官吏一样也是要按期服兵役的,这样一来只要是秦国的成年男子,几乎都是要服兵役的,这也为长年征战的秦军提供了军员的保障。
根据《汉书·严安传》所记载,在秦国除了成年男子要服役以外,秦国的老人、小孩、妇女也是要服丁役的,意思就是说老人、妇女、小孩虽然不能上前线杀敌,但是后勤保障和军需的运输也是需丁役去完成的。
《商君书·兵守》中也有记载:“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
由于秦国所要应付的战争实在是太多,所以秦国只能实行全国皆兵的制度才能应付统一天下的所需,据统计秦朝从春秋时期参与天下争霸开始到统一六国,秦朝一共斩首敌军首级达一百六十六万八千多人。
而在古代的战争中,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本来古代由于卫生条件差,和食物缺少,每个国家的人口本身就不多,如果在一次战斗中伤亡量巨大的话,不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话,一时间是难以迅速恢复军队战斗力的。
秦国在秦献公二十一年与晋战,便斩敌首六万,始皇十三年攻赵时斩敌首十万,秦昭襄王时期于赵国的长平之战更是斩首赵国45万余人,秦国虽然赢得了长平之战,但是秦国的损失也是非常的巨大,秦国如果不是有着强大的动员能力,是很难在长平之战中聚集50多万军队与赵国决战的。
秦国有了完善的兵役制度外,对现役军队的军事训与管理也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吴子《治兵》中记载了秦国军队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秦国的军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也意义甚远,秦国的军事管理与现今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制度几乎相同,秦军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奖罚制度,这也是激励秦军士兵在战场上勇猛的关键因素。
秦军实行的是十二级军功的爵位制度,每个士兵都是从最基层的士兵做起,通过军功来获得爵位的提升,而想获得高爵位,就得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谁斩杀敌军的人头越多,军功也就越大,在这样的军功制度激励下,秦军上了战场个个犹如猛兽一般向敌军疯狂的冲击。
因为秦军的军功是按人头计算的,所以在战场上秦军都是将敌军的人头绑在腰间作战的,而与秦军作战的其它诸侯国大都是以仁义著称,当他们看到秦军后,还未交战便已心生了畏惧之心。
秦军虽然勇猛,但是想要调动秦军还得有秦国君主的旨意,这让秦国的的君主对军队有了更强的掌控力,秦国的君主任命的有太尉帮自己处理军国大事,在战争时期由皇帝任命大将领兵出征。
在太尉以下还设有上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秦国的军队又分为驻守京师的军队和各个群县的军队再加上驻守边疆的军队。驻守京师的军队主要由郎官、卫士、屯兵组成,屯兵就是守卫京师的最基层官兵,他们由中尉负责统领,卫士专门负责宫廷内的警卫,他们由卫尉负责统领,郎官是负责管理卫士和屯兵的官职,郎官又由郎中令负责掌管。
郡县的地方部队由各郡县的都尉负责统领,这些部队的任务是负责地方上的治安,在战时也可以随时调往前线,而能调动这些军队都是依靠君主的“虎符”为凭。
边兵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边郡的防卫任务,边兵由边郡的郡守统领,郡守下面又有都尉和部都尉协助管理军队,这些边兵的调动也需要君主的“虎符”才能调动。
除此之外秦军的军种和武器也是比较完善,秦军设有车兵、步兵、骑兵、水兵、弓弩兵等,而秦军中最厉害的是弓弩兵,弓弩兵可以在远距离对敌军造成杀伤,在经过弓弩兵的射击后,敌军一般都已经自乱了阵角,再在车兵、骑兵、步兵的冲击下,敌军很快就败下了阵来。
除了军队士兵的管理完善外,秦军的武器管理也是相当完备,秦军所制造的兵器从制造的第一步到武器的使用都能精确到人,在秦军的兵器上都刻着负责人的名字,这也保证了秦军武器的质量。
第二点:秦国的农业发展,也有利的保障了秦军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扭转了大多数人弃农经商的局面,秦国颁布命令:“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意思就是说农民只要将自己的农田种植好,能提高粮食的产量,可以免除农民的徭役,农民即可以安心的种田又不用去服役,所以也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相反的是不好好种田跑去经商的人,被视为不务正业,这些人会被贬为官奴,这就导致了秦国的人不敢去经商,只有安心在家种田,保障秦军的物资供应。
就算是有人经商或者有其它诸侯国的商人在秦国境内经商,秦国也是要对其征收非常高的税收,在秦国经商的人也不得从事贩卖粮食的交易,商人的奴役也得要服秦国的徭役。
除此以外秦国还大力修建水利设施,比较出名的就有郑国渠、都江堰等,秦国重农抑商的政策,让秦军在对六国的战争中,一直能有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这也是在长平之战中,秦军能最终战胜赵军的原因。
第三点:秦国能不断的吸引他国人口前往秦国定居
在古代战争中人口数量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但是想要在人口上占据优势除了本国的民众外,还要不断的吸收他国的人口,秦王发布优惠政策,大肆招揽三晋的民众入秦,三晋民众入秦而成为“新秦人”者,可免除三代的徭役赋税,在秦境内开垦山林水泽者十年不承担赋税。
这样一来秦军虽然长年征战,但是秦国的人口也能很快的得到恢复,老秦人在战争中牺牲后,又有新秦人还填补空缺,秦国的农田几乎没有处于闲置状态,就算前线爆发着大规模战争,后方的生产也能有所保障。
第四点:秦军名将辈出
在战争中除了很好的后勤保障和充足的优质兵源外,统兵大将的才能也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关键,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军在司马错的带领下,为秦国打下了巴国后蜀国,这也为秦国征战天下提供了优质的后勤基地。
在秦昭襄王十二年,司马错又率秦军攻打魏国,夺取了襄城;昭襄王十六年,司马错率秦军夺取了魏国的轵地和韩国的邓地;昭襄王二十六年,司马错从蜀地出发攻打楚国,夺取了楚国的黔中郡。司马错是秦国崛起时期的著名将领。
司马错去世后,白起更是超越了司马错的战绩,白起一生中没有一次败绩,他率领秦军在昭襄王十四年与韩魏联军大战于伊阙,白起一战就将韩魏两国的精锐全部歼灭,斩守二十四万余人,从此以后韩魏再也无法与秦国抗横。
伊阙大败韩魏联军后,第二年又被任命为大良造率军夺取了魏国六十多座城池,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又领兵对楚国发起了进攻,在白起的攻击下,楚国割让了大量土地,甚至楚国的国都郢都都被秦军占领。
白起大败楚国后,又于昭襄王三十四年,大败赵魏联军于华阳,斩首多达十三万。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率军攻打韩国陉城,斩首五万。昭襄王四十七年,白起创造了秦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战例之一,他所率领的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括所率兵的赵军,坑杀赵军四十五万,取得了辉煌战果。
继白起之后,昭襄王又重用了齐国人蒙骜,蒙骜带领秦军攻打韩国、赵国、相继为秦国夺得了大片的土地,蒙骜的儿子蒙武,孙子蒙恬也成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将领。
在秦始皇时期还有一重要将领王翦成为了秦国最终统一天下的重要将领,王翦带领秦军打败了赵国名将李牧,攻破了赵国国都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在灭亡赵国后,王翦又领兵攻破了燕国的国都蓟,王翦在秦始皇十二年又率军彻底消灭了楚国,王翦几乎已经帮秦始皇彻底统一了天下,后来在王翦儿子王贲和秦将李信的率领下,最终统一了天下,六国在秦国几代名将的打击下,一步步的走向灭亡。
第五点:秦国外交的胜利
秦国除了在军事和后勤上的优势外,秦国的外交政策也为秦国赢得了重要的局面,秦惠文王重用纵横家张仪,用合纵连横的战略瓦解了六国的联盟,不仅化解了秦国被六国联合攻击的局势,还让六国之间互相攻伐,削弱了六国的整体实力。
秦昭王任用范雎,范雎利用远交近攻的策略相继的将六国击败。
在秦国外交和军事的双重攻击和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增,和完善的兵役赏罚制度下,致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
秦朝在军事、政治、后勤等各方面都优于其它诸侯国。
1.《把你挤房间 秦始皇的军队为什么那么厉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把你挤房间 秦始皇的军队为什么那么厉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