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是东方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混杂于盖棺论定、死人讳、春秋笔法等多种文化认知之中。在谥号里,不仅能看到一个人的身前,还能看到他后面的名字。以"忠献"改为"谬丑"再改回"忠献",则南宋宰相秦桧的谥号也有南宋朝政倾向的变化。
"文正"这一称号自宋以来,已成为最高等级的称号,甚至可称为第一。还有"生晋太傅,死谥文正",以及"臣下忠心为美;论德业,成文正大"等说法。
文正是什么含义?
在《谥法解》中,有许多对“文”的解释,有“经天之道”、“德行博闻”、“仁爱之民”、“勤学善问”、“与贤同升”等。富家公子以为“经天”那就是形容陛下,别的貌似不全,不过这个“与贤同升”很合适。
在《谥法解》中,对“正”的解释也不少,有“内因”、“外因”、“内因”、“外因”等19条。把“内外宾服”用来形容圣上者,其它的也不太合适,而这个“清白守洁”似乎合适。
“与贤同升”,“清白守洁”,意思是说,这位大臣就是圣贤一样的清白守洁之人。
为什么在宋代,"文正"是如何在宋代成为第一谥号的?实际上,它与北宋政治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首次明确提出“文正”谥号的,是宋朝的司马光:“文正谥美,无以复加。”因此文正这个谥号才成为宋以后历代文臣追寻的最高谥号。
所以,既然文正在宋朝并不是一个美丽的词语,那么最高的谥号应该是哪一个呢?这应该是一种“忠”。宋金两代,只有三个谥号“忠献”:赵普、韩琦、秦桧。
作为赵匡胤的左膀右臂,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三国时期的丞相,韩琦曾两度被封为上卿,堪称极品。第三个就是秦桧了,秦桧当政时也是处于文臣之首,党羽遍地,所以他死后,他的党羽把“忠献”定为秦桧的谥号,但后来随着后世岳飞的冤案被揭发,所以秦桧的谥号就改为“缪丑”。
因此,从这三人在文臣中的地位来看,“忠献”比“文正”更为尊贵。归根结底,谥号“忠献”代表你跟皇帝是一种心意,是皇帝眼中巨大的忠臣。清代,"文正"是文臣中的最高称号,如曾国藩因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政府看来,这算是国家社稷大功,所以将其谥号定为"文正"。
清代得此谥号的不是帝师,而是治学大家,如《明史》的总编汤斌,《清史稿》中有“君明而臣良,汉唐之后,盖亦罕矣”的记载。对国家没有重大贡献,即学术地位过高,则得不到谥号,反映了"文正"作为谥号的价值。
此外,还有一点,"文正"谥号的加封,从朝堂上的官员议定,到明朝时专门设立的司礼大臣,再到后来清朝由皇帝一人独定,这不仅改变了朝堂,也加深了中国社会的中央集权。“谥号”的背后,不只是个人的荣辱兴衰,更是一代又一代的缩影,见证着一位功臣的功绩,也见证着当时社会的变迁。
1.《小尧说历史 “文正”是怎样在宋代成为第一谥号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尧说历史 “文正”是怎样在宋代成为第一谥号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