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

日耳曼人南下:公元前6世纪,因为自然灾害和饥荒,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日德兰半岛的日耳曼人,向南迁徙到今法国、德国和波兰一带,后来与高卢人和罗马人发生冲突。

公元前113年,辛布里人、条顿人等日耳曼部落从日德兰半岛(今丹麦)南下,与罗马共和国发生战争,后世称之为“辛布里战争”或“条顿入侵”。

这些日耳曼人战败后,无力再向南迁徙,一直生活在莱茵河、多瑙河与北海、波罗的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被隔绝在罗马文明之外。与欧洲其他种族相比,日耳曼人受罗马文化影响较少,被罗马人视作蛮族。

辛布里人和条顿人的迁徙路线图

辛布里战争要从辛布里人与高卢人的冲突说起。

辛布里人南迁逼近罗马共和国北部边境时,与居住在诺里库姆(今奥地利境内)的高卢部族陶里斯克人发生了冲突。陶里斯克人打不过辛布里人,领土被他们侵占,只好找盟友罗马求助。

罗马执政官卡尔博前去和辛布里人交涉,要求他们退出陶里斯克人的领土。辛布里人忌惮罗马的军事实力,同意撤退。

卡尔博早有征服日耳曼的计划,想借这次机会趁辛布里人毫无防备时,发动突袭。但辛布里人识破了日卡尔博的计谋,联合其他日耳曼部落先下手为强,击败了罗马和高卢的联军。

卡尔博战败后,只率领一小部分士兵突出重围。

此后,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战争全面爆发。

击败卡尔博后,日耳曼人进入了罗马统治下的高卢地区(今法国及其周边地区)。原本不满罗马统治的高卢部落,在日耳曼人的影响下,纷纷起兵。罗马赶紧派兵前去镇压,但又被日耳曼人打败。

与日耳曼人交战八年后,罗马人不胜其烦。公元前105年,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日耳曼人,罗马人决定让现任执政官马尔利乌斯和前任执政官斯考卢斯、卡皮奥率领大军前往高卢,与日耳曼人进行决战。

但是罗马人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将十二万大军分成三路,依次出发。面对日耳曼人超过二十万的大军,罗马军队在数量上原本就不占优势。分成三路后,给了日耳曼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二是罗马的三位统帅中有两位关系不和。马尔利乌斯是罗马新当选的执政官,是卡皮奥的上级。但卡皮奥看不起出身低微的马尔利乌斯,不愿意和他合作。

斯考卢斯的前锋部队被日耳曼人击败后,马尔利乌斯和卡皮奥既不愿救援,也没有向对方靠拢、集中兵力。

日耳曼国王波伊奥里克斯活捉了斯考卢斯。波伊奥里克斯为了羞辱斯考卢斯,邀请他参加晚宴,向他表示日耳曼人迟早会占领罗马。斯考卢斯则反驳说,罗马不会被蛮族占领。愤怒的波伊奥里克斯砍下了他的头颅。

日耳曼人接着便在阿劳西奥的河谷包围了马尔利乌斯和卡皮奥的军队。卡皮奥不听调遣,单独发动了进攻,日耳曼人很快就击败了卡皮奥。尽管马尔利乌斯坚守阵地,抵抗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被击溃。

经此一役,罗马国内已经无人可派。

日耳曼人转向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扩张,给了罗马喘息的机会。罗马元老院把远在北非镇压叛乱的将领马略调回国内,任命他为执政官,让他负责重新组织军队,对抗日耳曼人。

马略画像

马略实行了军事改革,以募兵制取代征兵制,延长士兵服役年限,实行固定的薪酬,改进武器和训练。军事改革很快取得了成效,马略组建了一支职业化的军队。

公元前102年,条顿人和安布罗尼斯人(都属日耳曼)组成联军决定入侵罗马共和国,马略率领新组建的罗马军团前去阻击。

双方在色克蒂留斯温泉(今法国普罗旺斯附近)对峙时,马略趁日耳曼人饥渴难耐前去温泉饮水时,发动突袭,歼灭了对方。

公元前101年,辛布里人在波伊奥里克斯的带领下入侵意大利。马略率军与辛布里人在韦尔切利(今意大利北部)对峙。

马略让士兵装备反光的盾牌,进攻的辛布里人视线受到严重干扰,而且战场上炎热的天气让原本生活在寒冷地区的辛布里人难以忍受。

马略趁辛布里人疲惫时,让罗马军团从两翼撕破了日耳曼人的防线,一举击溃了辛布里人,波伊奥里克斯也在战斗中身亡。持续十二年的辛布里战争就此结束。

后果

同盟者战争:公元前91年,在辛布里战争中获胜的罗马执政官马略把公民权授予了意大利盟邦士兵;后来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些城市和部落为得到更多的公民权,发动起义,公元前88年被罗马镇压。

结论:日耳曼人在辛布里战争中的战败,表明当时未被“罗马化”的“蛮族”在与罗马的博弈中仍处于下风。

1.《读与写 辛布里战争:日耳曼与罗马的碰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读与写 辛布里战争:日耳曼与罗马的碰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