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大明朝流动的“名片”——郑和下西洋

关键词:郑和立功、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前因:

郑和立功:1399年,郑和在靖难之役的郑村坝之战中,协助朱棣击败了明军将领李景隆。

▲郑和(1371年? - 1433年? )

后果: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1431年,郑和奉明宣宗的命令,第七次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

详细结果:

一、明朝的海上贸易

1405年至1422年间,郑和奉明成祖的命令,先后六次率领船队出使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并和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郑和前六次下西洋遇到了不少艰难险阻。第一次下西洋船队经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港口城市巨港)时,海盗陈祖义想打劫船队。为了麻痹郑和,陈祖义派人给船队送淡水和食物,表面同意归顺明朝。

▲陈祖义(明朝海盗王)

船队本身也有维持海路安全、打击海盗的任务,郑和没有被陈祖义迷惑。当地华人领袖施进卿向郑和表示,希望他们能帮助铲除海盗陈祖义。

施进卿向郑和报告陈祖义的进攻计划后,郑和决心设计铲除海盗,特意让船队在白天装作戒备松弛的样子,晚上就命令船队改变阵型,呈口袋状,设好埋伏严阵以待。

▲明成祖画像

二、郑和的计谋

陈祖义晚上准备进攻时,发现郑和船队都熄灭了灯火,以为他们放松了警惕。等海盗船只靠近时,郑和所在的旗舰突然亮起一盏红灯,随后整个船队顿时点亮了所有灯火。陈祖义这才发现进入了包围圈。

郑和率领手下官兵使用火器和弓箭,剿灭了海盗的大部分成员。陈祖义率残部逃回老巢时,才发现郑和早已派兵攻占了老巢。陈祖义当即被活捉。郑和返航回国后,陈祖义被定罪处死。

除了海盗以外,有的国家也想打劫船队。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停留锡兰时,锡兰(今斯里兰卡)国王觊觎船队的财物,先是假意邀请郑和他们来到王宫。

▲锡兰(国家)一般指斯里兰卡

郑和带人抵达王宫后,国王却避而不见。他一边让儿子出面找郑和索要财物,一边派人前去包围船队。港口船队的官兵来报告郑和船队被包围后,郑和立马准备返回港口,但在路途中却被锡兰国王准备好的大树挡住了去路。

郑和意识到锡兰王宫守备肯定空虚,于是就带人攻入王宫,生擒了国王。郑和返航回国时,将这位国王也带了回去。明成祖为了显示明朝的宽宏大量,下令释放了这位国王,让礼部商议在锡兰另立一个国王。

▲郑和船队与海盗作战模型场景

三、和海盗狭路相逢

海盗和锡兰国王打劫郑和的船队并不是想以此要挟明朝、讹诈赎金,而是因为船队载有大量的珍贵货物,例如香料。郑和船队出使各国时,会在当地进行贸易,香料就是当时船队贸易的主要货物。

东南亚国家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地区)正因为盛产香料,当地国王得到了明朝的册封,郑和船队到访满剌加时曾派人到满剌加的山中采集沉香、黄熟香等多种香料。

▲郑和下西洋所乘的宝船模型

为了香料贸易,郑和船队曾经处理满剌加和周边国家的纠纷。暹罗是当时东南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经常欺侮周边国家,拦截满剌加、苏门答剌(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等国去明朝的朝贡船只,每年强迫满剌加进贡黄金40两。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到访暹罗(今泰国),严厉谴责了暹罗欺压小国满剌加的行径。被郑和谴责后,暹罗国王知道无法与明朝抗衡,所以表示悔过认罪,并派出使节随郑和船队前往明朝进贡。

郑和船队维护小国满剌加,除了宣扬明朝国威外,也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因为郑和船队在当地建有“官厂”,负责明朝和各国朝贡船只的物资供给和贸易事宜。郑和依赖满剌加维持“官厂”的运作。

明成祖于1424年去世后,继任的明仁宗以节约财政开支为由,下令停止了一切下西洋活动,直到1431年明宣宗命令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 )

结论:

郑和下西洋,建立了和周边各国的友好关系,也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明朝的海外贸易。

· 参考史料:《明史》《明太祖实录》《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国榷》《万历野获编》

1.《断代史志 明史:大明朝流动的“名片”——郑和下西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断代史志 明史:大明朝流动的“名片”——郑和下西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