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家永远是自己最后的港湾,是最坚实的后盾。从古时候的月是故乡明就不难看出,中国人的思乡情结千古未变。即便是自己远在千里之外,心中思念的依旧是家乡,只有家才是自己心底里最深的那一丝慰藉。小时候学过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国人无论如何不会舍弃自己的家乡,无论身处何地,最后老了都要回到这片生自己养自己的地方。在山东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居住在日军炮楼58年,墙厚72厘米,为了通暖气耗费了20年,但他却愿意这样,只是因为这座炮楼是他的家。

孙从孝和妻子

这位山东的老人家叫做孙从孝,今年的他已经过了古稀之年,而这座炮楼就是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炮楼已经建成八十余年,是当年日军留下的,现在与其说是炮楼不如说是一个居民楼。

日军曾建筑的老炮楼

孙从孝出生在山东青岛,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电业部的工人,也正因这份工作,孙家分到了一个员工宿舍。尽管员工宿舍有二十多平米,但是容纳父母和爷爷奶奶还有小时候的孙从孝也是十分拥挤,而且后来又出现了弟弟妹妹,这间二十多平米的员工宿舍就好像一个鸽子笼把他们圈在里面。

小时候的孙从孝十分不喜欢这间小小的员工宿舍,家里五六口人压抑在这间小屋子,让处在好动期的孩子一下子没有了活动的空间。但好在父亲的领导考虑到孙家人口众多的问题,将这座炮楼分给他们作为新的住所,那时的孙从孝已经十多岁了。

虽然一家人搬进了更为宽敞的炮楼,但由于炮楼的特殊使用性,还是存在许多的不方便。在年幼的孙从孝记忆里,他人生第一次迈进这“新家”,映入眼帘的是黑暗,嗅到的是满是尘埃的味道,还有常年闲置的清冷。很快他们搬进了这个新家,上下三层的空间让孙从孝这个好动少年第一次感觉到自由,第一次在自己家里跑来跑去。

自由感是满足了,但一个现实的问题出现在孙家人面前,那就是温度。这座炮楼的墙壁足足有七十二厘米厚,夏天自然是阵阵凉意,但到了冬天就是彻骨的寒冷,外面的太阳根本不能照进这厚厚的墙壁。这样寒冷又温冬天的日子十分难熬,往往他们会一家人全部挤在三楼,这样就可以生上一个炉子,用炉子的热气温暖早已冻僵的身体。

暖和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随着弟弟妹妹去外地求学,爷爷奶奶也离开了他们,这一大家子人越来越少,炮楼又变得冷清了起来。随着孙从孝结婚,这座承载着他小时候记忆的炮楼也就成为了他自己的家,他将妻子娶进了这个陪伴自己多年的炮楼。

直到孙从孝的一双儿女出生,炮楼才恢复了一点点那往日的热闹气氛,孩子们的哭声,一家人的笑声从这座炮楼传向远方。他们也习惯了一家人在炮楼的三层生活,好像只有这里才有曾经家的味道,那是孙从孝童年时候的记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青岛开始为老旧楼房安装暖气,让沿海城市的人们不再收到冬天寒气的侵扰,这个消息让老孙一家无比开心,终于不用在冬天继续生呛人的煤炉子了。但还没等这个想法让老孙高兴多久,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随之而来,就是炮楼七十二厘米厚的墙体怎么才能打通一条暖气管道。这个问题困扰了老孙一家,也困扰了暖气施工队的工人们。

这座超厚的炮楼用普通的钻头根本无法将墙壁打穿,那么打不通墙壁就不能铺设暖气管道,冬天的炮楼还是冰冷刺骨。看到其他人的冬天过得不再难受,老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直到有一天老孙终于琢磨出来了办法,那就是弹孔。这座炮楼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身上有很多战争中残留下来的弹孔的痕迹,用这些弹孔作为通道,慢慢打开了一条暖气通道,老孙家也有暖气可以进入了。

而这暖气的贯通竟然等待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沧海桑田,孙从孝也和妻子在另一个地方买了全新的楼房居住,但是他们还是会在每周周末回到这所老房子看看,看看曾经的日子,看看曾经的自己。

参考资料:

《回乡偶书》

《月夜忆舍弟》

1.《忆东枫之 山东老人住日军炮楼58年,墙厚72厘米,为了通暖气耗费了20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忆东枫之 山东老人住日军炮楼58年,墙厚72厘米,为了通暖气耗费了20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