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三国同中国历史上的哪个阶段比较像,我觉得应该是战国时期。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首先三国是从汉末儒家思想崩溃开始,到各路豪强割据为顶峰,最后稳定为三个国家的对峙。而战国时以周朝礼崩乐坏开始,到春秋称霸为巅峰,最后形成战国七雄的互伐。

说曹操,说三国鼎立,如果不说另外两个人,就谈不上鼎立。所以在曹操准备挥鞭南下,三国鼎立开始前,非常有必要简单地说说此时的刘备和孙权在干啥。

《三国演义》中刘备给人的感觉似乎一直是疲于奔波。那就先讲讲刘备是怎样奔波的。当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徐州牧陶谦的手下抓住处死,曹操为父报仇攻打徐州。刘备解了徐州之围,被陶谦封为豫州刺史,不久陶谦死,刘备掌管徐州。后被吕布偷袭而投靠曹操,被封为豫州牧。所以刘备又被称为“刘豫州”。

刘备

此时汉献帝在曹操帐中可能受了委屈,便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让人带出去给到各路诸侯,史称“衣带诏”。气急败坏的刘备,想要反曹,但又不敢。随后曹操来了个“煮酒论英雄”,说天下只有你我二人是英雄。意思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算了不扯犊子了。这一说,把刘备吓得就反了。曹操攻刘备,刘备败走投靠荆州刘表,关羽被擒。

你说巧不巧,刘表早不死晚不死,偏偏曹操挥鞭南下,直指荆州之时却死了。表次子刘琮举城降曹,而刘备屯兵樊城,不听诸葛亮夺取荆州之计,丢弃妻儿连夜逃跑。此时曹操已占领荆州,刘备准备往南渡过长江,恰孙吴的鲁肃找到了他,共商大计。

再说孙权,他就是传说的家底厚,又帅又能打的人。父亲孙坚早年跟着袁术,哥哥孙策又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就在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之战打得如火如荼之时,哥哥孙策准备偷袭许昌迎回汉献帝,但被刺客所杀。于是孙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9岁就接受一大家子产业。随后就三征黄祖,获得江夏大片土地,并得到了大将甘宁。

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是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我们也知道赤壁之战最终以孙刘联盟胜利,曹操的失败而告终。但曹操为什么会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吞下失败的苦果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

当曹操占领荆州,准备顺江东下时,贾诩就劝诫过曹操见好就收,在这个地方安抚百姓、建立军队就可以了,切不可“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但曹操就是不听劝。另一方面,面对强大的曹军,在东吴官员各个惧怕的情况下,主战派的周瑜和鲁肃分析战事优劣时,就表明了此战曹军必败的原由。

曹操还有后患。虽然曹操统一中原,但北方还有关西的马超、韩遂威胁,这是其一。其二:不善水战。曹操在陆地上排兵布阵所向披靡,但此战他要舍弃鞍马,用不擅长的水战来同吴越相抗。但有人说他在占领荆州时得到了刘琮的十万水军。话虽如此,只有船有水军,不一定会战术啊。就同清末甲午海战一样,李鸿章拼命购买战舰和大炮。但一开战,不会水上战术,结果一败涂地。

此时正值农历十月盛寒,粮草不足。再加上常年在陆地上的士兵,此时长途奔波在水上,很多将士水土不服,必生疾病,这是其四。虽荆州军民投降,也是心服口不服,军心不稳这是其五。所以:后患未决、不善水战、粮草不足、水土不服、军心不稳。这五点是用兵之大忌,而东吴这边却是兵精粮多、擅长水站、以逸待劳。

曹操在这么多忧患下举号称八十万大军攻打五万的孙刘联军,结果以失败而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八年前曹操以8千的兵力在官渡战胜10万的袁绍;八年后曹操想不到的是,自己80万的军队却败在只有5万人的赤壁;175年后的东晋,同样是80万军队的苻坚准备南下夺取江南东晋的政权时,在淝水败给了只有8万人的谢安。

赤壁战败后,曹操退回北方。先入关中驱逐了马超、韩遂。又发兵汉中击败张鲁,后平定代郡的乌桓。自此曹操完成了北方统一。想当年他武可谲敌制胜、变化如神;文能登高必赋、皆成乐章。而如今曹操已经57岁了,他华发满鬓、栉风沐雨。如果说当年曹孟德在铜雀台横槊赋诗,高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表达求贤若渴。不如说是他感慨烈士暮年、壮志难酬。

赤壁之战后刘备夺取荆州四郡,又从孙权手中借了荆州的江陵郡不还,自此刘备占领整个荆州。随后消灭刘璋的势力,占据益州。又从曹军手里夺回汉中,并派关羽在荆州孤军北伐曹操。关羽被孙权袭杀,荆州回到孙权手中。自此曹操盘踞北方、刘备退回四川、孙权割据长江下游,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赤壁之战后12年,曹操带着无尽的遗憾死去。他未看到南北一统,也未看到天下归心。那么问题来了,曹操雄踞北方、执掌天下,完全可以称帝。为何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自己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当了皇帝呢?我们下期再聊:曹操为何不称帝?

1.《里也漏着一两 不一样的曹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里也漏着一两 不一样的曹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