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国中将吴克华来说,1930年算得上是很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的年初,吴克华还在信江的红军军校学习。一天清晨,他奉命扛着梭镖在村外站哨。正巧,蒋军戴岳部及赣东北8个县的民团分兵6路进攻磨盘山。远处传来阵阵枪响,而吴克华没有实战经验,以为是别的声音,直到值班班长跑来,让他回校汇报敌情才恍然大悟。

回到村内,吴克华发现队伍已经集合完毕,随后就跟着部队撤出了吴家墩,战斗任务由刚扩编的独立团负责。历过半个多月的战斗,独立团终于粉碎了蒋军的攻势。吴克华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战争。

结束学习训练后,吴克华被派到独立团特务连担任教员。发放武器时,他从连长手中接过了一支仅有半截枪管的“老套筒”。望着锈迹斑斑的步枪,吴克华依然十分高兴。毕竟,当时特务连的不少战士还扛着梭镖、大刀呢,自己能扛着一支打子弹的枪,在赣东北的红军里算是“精锐”了,再怎么破,也好歹是把枪嘛。

【周建屏(1892-1938),云南宣威人,红军赣东北根据地创始人之一,1938年因旧伤复发不幸逝于河北平山,享年46岁】

当时,独立团团长是周建屏,北伐时期曾担任过营长,实战经验丰富。在他的领导下,独立团频频与民团、蒋军正规武装交战,胜仗是一个接一个。吴克华先后参加过莲塘、团林、鸣口等战斗,但都没有打出大的杀敌战果。这是因为子弹从他那半截枪管打出后,没飞多远就落地。而且,每次战斗发给吴克华的子弹都只有4颗,一打完就要拼刺刀,所以没能给他创造多少杀敌战果,也在情理之中。

就是这样一把旧枪,还险些毁了吴克华的前程。

一天凌晨,部队刚行军至露营地,吴克华累得不行,倒头睡下。醒来时,突然发现俘虏兵出身的班长正在厉声质问他,他环顾四周,才知道大事不妙:自己那半截子“老套筒”不见了!

平时,部队要求战士无论何时都要枪不离身。吴克华自然也不敢怠慢,一直是枕着枪背带休息。一听见班长叫他,便条件反射般地向枕下摸去,根本没摸到东西。

吴克华睡意全无,在地铺附近四处寻找,也没发现枪的踪影。他以为是班长、战友跟他开玩笑,急忙向众人求助,请他们别开玩笑,赶紧把枪拿出来。

可是他看到战友们的眼神,就知道没人跟他开玩笑。当时独立团明确规定,枪就是生命,丢掉手中武器,是要受严厉处理的。吴克华急得哭了出来,解释说自己是头枕枪带休息,门口又有站哨的,怎么会丢枪?但上级没有听他的解释,将他扣了起来,随后又送到后方关禁闭。

这时,有一个人及时出现,最终还吴克华清白,他就是方志敏。

方志敏接到关于吴克华丢枪的报告后,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一个小娃娃身处军营,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丢枪?他决定彻查“丢枪案”。经过仔细调查和审理,终于查出了原委:那半截“老套筒”并没有丢,是被俘虏兵出身的班长顺走了。此人当时准备携枪逃跑,索性将吴克华的枪一并背上,好去蒋军那里邀功请赏。结果在后来的一次作战中,他擅自脱队找敌人,在路上因背着两把枪引起特务连哨兵警觉,随即被击毙。

【博物馆中陈列的“老套筒”】

【方志敏烈士与《可爱的中国》】

在方家墩召开的大会上,吴克华被当场释放,重新归队。事后,方志敏还特地找到吴克华,提醒他说,枪虽然不是他偷的,但他疏忽丢失了武器,也有一定责任,在后面的战斗中要好好表现。重回特务连,吴克华振作起来,训练和作战表现突出,很快提为副班长。

吴克华始终记得自己在“兵之初”犯的错误,认为自己麻痹大意,疏于防范。也正是靠这种反思精神,吴克华不断进步,最终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战将。

(加盟作者:铁锤杰克)

1.《战旗视界 开国中将丢枪关禁闭,方志敏亲自查案,洗去冤情予以鼓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战旗视界 开国中将丢枪关禁闭,方志敏亲自查案,洗去冤情予以鼓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