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很多,其中,以才能为选拔标准的科举制是影响最大的,比起其他根据血缘、家族等为条件的选拔制度,古代“科举制”的推行使得民间大行读书之风,大大降低了做官的门槛,以广纳贤才为基准,还有广为流传的“一门三进士”之说,比如苏轼父子三人,他们也是最早被人们传颂称赞的“三进士”,不过这种概率都是少之又少,一朝中有一个典例都算“高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氛围好的环境也容易培养出人才,孟母三迁就是一个例子,在中国湖南,就有一个“学霸村”,走出了600多名大学生,128个硕士和26位博士。
01
深柳读书堂,在湖南浏阳一个村落中,有一面“博士墙”,这面墙上记录了村子里走出的26位博士生的名字,激励着村中的孩子们学习奋发。据了解,这座墙是村民们自愿出资建立的,她屹立在最显眼的村子中央,这就是秧田村,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学霸村”。
初入秧田村,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学霸孵化地”,它坐落在湘水江畔,村内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田间土地和农村屋舍,充满了浓浓的田园气息,这个村子里共有六千口人看上去,却在这荒凉的深山中,孕育了阵阵书香,因此也被人冠以了“博士村”的称号。
乍眼一看,秧田村像其他普通的村子一样,建立至今这个村落已经绵延了七百年历史,新中国建立至今,教育的普及也改变了村中人的命运,教育灌输给孩子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鼓励着孩子们走出乡村,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其实,早在清朝之际,村中就出了一位举人,名为彭子栓,他曾变卖家中田地为村子建了一座书院,希望更多的孩子能读上书,后来,其他富裕的乡绅听说了他的行为,十分感动,于是纷纷捐赠钱财,在全村人的一致努力下,“文广书院”建成了,所以,在当时人们就埋下了对教育文化看重的种子。
02
这座古朴的书院也从清朝起保存至今,俨然是村中的一支文化标杆,对于知识和教育的重视也随之流传下来。上世纪中后期摧残之风过后,高考制度得到了恢复,村内当时也很贫穷,但父母们却不放弃任何让孩子们接触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孩子们也没有辜负家长的期望、村中文化的熏陶,659名大学生不乏重点大学,甚至清华北大的学子。
来到秧田村,所见的大多村民都是文化不高的淳朴农民,然而,就是这些农民用汗水和锄头给孩子们挥出了一条路:书中自有黄金屋。在这里,读书上进的思想是家家户户的主流,从老一辈口中说出来最有分量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念书。
不得不说,这个道理家家户户都知道,可说来容易做来难,真到了学习与工作养家的分叉口时,大多家庭都宁肯保守选择,打工挣钱或下地干活都是“实在”的成果,而读书却是一个漫长的“投资”,因此,早些年的农村中,都是孩子大了就退学回家,很少有家庭把学习教育贯彻到最后。
03
这座有着七百多年风雨经历的小村庄,自封建社会中就有着寒门贵子的风气,人们愿意重视并传承这种耕读文化,在当地还坐落着“罗氏宗祠”,祠中上书:勤耕重教、尚学进取。
有的人靠身价赢在起跑线上,有的人却以平凡之身做不平凡之事,虽出身贫寒,却精神高尚,正是最初的先辈们,留下了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得以让孩子们在村落文化的熏陶下,有力却不野蛮地生长着,才能让一个小小的村落诞生出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才俊。
结语
一个村落的精神面貌就在这些人文建设中凸显出来,一面“博士墙”讲述着当初寒门学子的蜕变过程,也使得这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村庄全国闻名,在一众乡烟袅袅的麦田上彰显出夺目的光辉。其实,秧田村也是湖南耕读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缘于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村民们薪火流传的对于知识与教育的渴望和尊重,坚持让孩子们有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正是这份难能可贵的坚持,让“崇文”思想之火熊熊燃烧。以小见大,这里的村民们以身作则,用代代相传的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好家风、好民风与好乡风能让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小村庄乘上奇迹列车,让耕读文化源远流长。
1.《南书房 湖南一个“学霸村”,走出128名硕士、26名博士,村民基本是农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书房 湖南一个“学霸村”,走出128名硕士、26名博士,村民基本是农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