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东城区,有一条非常有名的胡同,叫东交民巷。东交民巷全长1552米,是老北京最长的胡同之一。在清朝晚期,东交民巷的名字被频繁提起。作为使馆区,东交民巷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众多历史事件。

其实,东交民巷最初是一条售卖粮食的胡同。

元朝时期,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都已经建成了,而且是连在一起。只不过,那时候名字叫“江米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1293年,在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的主持下,通惠河修建竣工。通惠河连通了京杭大运河。此后,从南方一带运来的漕运米粮,就可以通过京杭大运河、通惠河运送到京城,供京城官民使用。许多粮商用船只将南方的粮食运到京城贩卖,船只停靠在船板胡同一带,粮食卸下来就地贩卖。久而久之,就在今天东交民巷、西交民巷形成了粮食买卖一条街。

那时候,人们将从江浙一带运来的大米叫“江米”,这条街也被称为了“江米巷”。

明朝时期,朝廷在正阳门和大明门之间修建了一条宽阔的街道,人们称为“棋盘街”。棋盘街恰好将江米巷从中间截断,变成了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

在明朝,由于通惠河屡遭淤塞,逐渐失去了通航作用,江米巷不再是粮食买卖一条街了。朝廷将礼部、鸿胪寺、会同馆迁移到江米巷。会同馆是接待外来各国宾客的机构,但江米巷的会同馆只负责接待安南、蒙古、朝鲜、缅甸使臣,人们便称之为“四夷馆”。到了清朝时期,“四夷馆”被改名为“四译馆”。

总之,江米巷从一条买卖粮食的胡同,变成了外来使臣络绎不绝的地方。人们根据“江米巷”的谐音,改为“交民巷”。东边的为东交民巷,西边的为西交民巷。

清朝时期,东交民巷变得热闹起来。东交民巷靠近皇城,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宗人府在内的“五部六府”都在东交民巷办公。达官贵人也在这里修建府邸,如淳亲王府、廉亲王府、裕亲王府、安郡王府四大王府。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清军一败涂地。英法联军还攻入了京城,放火烧掉了圆明园。1860年,清廷与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四国在京城派驻公使。经过一番选择,英国、法国、美国、俄国都在东交民巷寻找了一个地方,设立使馆。

其中,英国使馆设立在淳亲王府,法国使馆设立在安郡王府,美国使馆设立在一个美国人修建的私宅里,俄国使馆设立在御河桥西的一座教堂里。

1900年,发生了著名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6月20日,慈禧太后一声令下,清军和义和团联手进攻位于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因为清廷对使馆区采取“明攻暗保”的策略,导致清军和义和团的攻击屡次受挫,最终宣告失败。

当时京城里流传着一段民谚:“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反映的正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190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与西方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赔偿4.5亿两白银(分30年付款,本息9.8亿两白银)。《辛丑条约》第七款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由此,西方各国以东交民巷为核心,设立了一个庞大的使馆区。使馆区北到东长安街,南起东城根,西至东交民巷西口,东到崇文门大街,面积是原来使馆区的20倍。

《辛丑条约》第七款还规定“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西方各国随即根据这一规定,在东交民巷大兴土木,建造兵营,并在整个使馆区四周建起了一排高约6米的围墙,围墙上建有8座碉堡,并设铁门,派驻军队防守,不允许中国官民进入,俨然“国中之国”。

如今,东交民巷早已不是使馆区,而是一个有着各种风格建筑的街区,里面西洋小楼比肩而立,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各国使馆旧址,以及正金银行、花旗银行、东方汇理银行等银行旧址。

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一边参观西洋风格的建筑外观,一边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近代历史。

1.《勇哥读史 元朝时售卖粮食的东江米巷,怎么变成使馆云集的东交民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勇哥读史 元朝时售卖粮食的东江米巷,怎么变成使馆云集的东交民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