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治隆·唐宋》
古代的皇帝可是世间最高贵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着非常严苛的等级制度,皇帝的威严是一般人不能触犯的,哪怕是一品大官,权利滔天。但在皇帝面前,这些官员还是不敢轻易放肆。否则一声令下,不管你是谁都得身首异处了。
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顺皇帝的心意,然后一不下心就做了以下犯上的事。官员都是如此,古代平民身份低贱,对于皇帝大多发自内心的臣服。
但是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却出现了例外,朱元璋外出巡查时,被一老妇人辱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问清楚后,回忆起了一件往事。
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我国历史之上,经历了很多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几个非常出名的皇帝。这些皇帝之中有一个人的经历极为特殊,从乞丐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后世人甚至戏称他为“乞丐皇帝”。
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历经人世间的各种痛苦,从无依无靠的处境做到了天下权利最大的位置上,自然需要好好享受一下。
而当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以前的种种苦日子浮现眼前,那时的人看不起他,自己要饭时还被人赶,如今自己的身份无论去到哪里,都是人上人的境界。
他想体验一下被尊重的感觉,也想体验看到别人对他唯唯诺诺的样子,以前那些有钱人家,对自己嗤之以鼻,如今他们却要跪倒在自己面前。
朱元璋开始不断去民间和全国各地巡查,一方面去体恤百姓,一方面让自己体验一下风光的感觉。
巡查被人拦路
正如朱元璋所料,每次巡查时,自己每到一处,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表现出最尊敬的样子。而这种尊敬在他的前半生是没有出现过的,朱元璋非常满意这种四处巡回的出游,往往隔几年就要去巡查一次。
但是在一次巡查中,当皇帝的队伍经过南京秦淮区时,平民都跪伏在地上,迎接皇上的到来,只有一个老妇笔直地站在人群中,嘴里不停的叫骂四个字:忘恩负义。
旁边的官员一看,这人竟然以下犯上,准备把老妇人抓走,坐在轿子里的朱元璋听到,连忙阻止了手下,自己如今已经是皇帝身份,此人是谁,为何出言不逊,难道不怕被处死?
朱元璋走出轿子,看到了老妇人的长相,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脑海,此人莫非是韩成的亲人。
韩成曾经是跟随朱元璋立下不少功劳的一员大将,小时候朱元璋现实父母相继离世,只好与哥哥相依为命,后来朱元璋少年时,家乡又遭逢许久遇一次的大旱灾,大家都出去逃荒。
朱元璋和哥哥在逃难路上走散,一路乞讨来到了黄觉寺,在这里当了和尚,最起码不用担心吃饭问题。可是没过多久,寺庙也被旱灾影响,庙里的人也都开始逃难。无奈之下,朱元璋选择参军,因为军队里有着充足的食物供应。
手下为主而死
后来朱元璋立了一些战功,逐渐有了自己的手下,决定自己打拼,带着一伙兄弟独立门户。而韩成就是跟着他的一个将士,而且让朱元璋印象深刻的是,这个韩成在容貌和体型上和他有几分相似,隔远看仿佛同一人。
后来在朱元璋和陈友谅作战,不幸被打败,为了让兄弟们有一条活路,朱元璋决定自杀,这样陈友谅也不会再对其他人下手。此时韩成站了出来,他告诉朱元璋自己愿意替他赴死,请朱元璋带着其他人撤退,回去重整军力。
于是韩成就穿上朱元璋的衣服,被陈友谅的军队绞杀,而朱元璋则趁机带着其他人撤军。后来恢复元气后,一举打败陈友谅,最终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看到老妇人,朱元璋又想起了韩成,于是派手下去详细查问一下老妇人的身份。手下回报,此人是韩成的生母。
朱元璋脑海中过往记忆浮现,心中更是情感交集,直接下令把老妇人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韩成如果活到现在,肯定也能得到封赏,既然韩成已经没了,那这些就由他母亲来继承,与此同时给韩成也追加了高阳候的身份。
刚刚称帝时,其他人都封了官职,自己忘了韩成,确实是有错误,朱元璋还专门因此为韩母道歉。之后命人建造了高阳候府,让韩母住了进去。
参考资料:《治隆·唐宋》
1.《风萧品史 朱元璋外出巡查时,被一老妇人辱骂,朱元璋:您儿子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风萧品史 朱元璋外出巡查时,被一老妇人辱骂,朱元璋:您儿子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