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1月22日,张作霖帐下的五虎大将郭松龄在滦州发动叛乱,率7万奉军精锐反攻奉天。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奉系内战,最终以郭松龄夫妇被处决落下帷幕。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郭松龄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他倒戈反奉是爱国行为,是为了打倒张作霖,改革东北;也有人说他狼子野心,恩将仇报,是为了取张代之;真相究竟是怎样的?郭松龄到底是一个 怎样的人,他倒戈反奉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郭松龄,字茂辰,奉天辽阳人,据说是名将郭子仪的后人。他经常穿着一身布军服,因为长得像白俄兵一样高大,因此很多人称呼他“郭鬼子”。

除了长相以外,他的性格似乎更符合这个称号。五虎将当中,张宗昌人称狗肉将军,做事毫无原则;李景林醉心武当剑法,人称武当剑仙;韩麟春不拘小节,颇有智谋;姜登选做事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唯有郭松龄为人机敏狡诈,城府很深。

郭松龄早年间在朱庆澜手下做事。后来又曾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失败后返回奉天。毫无疑问,张氏父子是郭松龄的恩人,在他穷困潦倒时,是张氏父子给了他一个机会。

张作霖任命他做了陆军讲武堂的战术教官,期间和张学良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张学良看重他的才能,极力推荐下,张作霖也开始对他委以重任。

当然,郭松龄的几次表现也确实让张学良很满意。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大败,唯有郭松龄和张学良率领的东路军第二梯队取得了战绩,在山海关与数倍直军展开血战,这才换来奉直和谈的机会。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在张学良的激励下,郭松龄更是带人从九门口,一路打到了秦皇岛,可谓战绩卓著。

战后,张作霖论功行赏,结果却让立下大功的郭松龄大失所望。杨宇霆出任江苏督办,姜登选出任安徽督办,“士官派”都成了封疆大吏,自己却什么没有捞着,这让郭松龄的内心极度不平衡。在那个时候,郭松龄也许就已经萌生了反奉的念头。

这次奉系“分赃”表面上是有些不公平,但实际上内有玄机。张作霖觉得,自己现在打下的江山,将来都是要留给张学良的,到时候郭松龄想要什么职位不都可以。因为张学良的缘故,张作霖也十分信任郭松龄,将奉军7万精锐部队全部交给他掌握。可让张作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五虎大将会倒戈反奉。

郭松龄暗中联系冯玉祥和李景林,三方结成反奉同盟。确保后顾无忧后,郭松龄于1925年11月22日在滦州通电劝张作霖下野,查办杨宇霆,拥护张学良为总司令,公开举兵反奉。当然,郭松龄纯粹是假借张学良的名义拉拢人心罢了,根本没有想要拥护他。当时,同为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回奉天途径滦州车站,他想要去劝解郭松龄,郭松龄非但不听,反而公报私仇,命人枪杀了他。

当时,郭松龄进军很快,12月5日就攻克了锦州,奉天近在咫尺,张作霖都已经做好了下野的准备。然而,刚愎自用的郭松龄先是后院起火,盟友冯玉祥不但没有派兵支持,反而向李景林发动袭击,导致两个盟友全都没用上,自己还要分兵防止冯玉祥偷袭;随后,吴俊升的骑兵偷袭白旗堡,摧毁了郭松龄的弹药库,导致其再无后方补给;当时日本人也找到了郭松龄,表示如果接受他们的条件,会立即派兵支持郭松龄,虽然郭松龄出于民族大义,拒绝了日本人,可是从军事角度来看,他的这一举动并不明智,导致日本人完全倾向于张作霖,更是直接派兵进行干预;当郭松龄节节推进时,阚朝玺等人也想加入反奉的队伍,可郭松龄自以为是,根本瞧不上人家,直接导致这些人重新回到张作霖帐下。这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巨流河一战,郭松龄大败,被奉军抓到后,随即枪决。

纵观这场战争全程,我们可看出,郭松龄鼠目寸光,虽然借助张学良掌握了奉军精锐,却把扳倒张作霖取而代之想得太过简单;其次,为人心胸狭窄,公报私仇,杀害姜登选;再则,刚愎自用,觉得阚朝玺等人都是乌合之众,拒绝他人归附;最后,忘恩负义,张氏父子对其有知遇之恩,换来的却是恩将仇报,十足的伪君子,小人。

参考文献:《郭松龄倒戈反奉事件初探》、《张作霖捕杀郭松龄的六封电报》

1.《七哥评史书 郭松龄率7万精锐倒戈反奉,张作霖已做好下野准备,为何还是惨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七哥评史书 郭松龄率7万精锐倒戈反奉,张作霖已做好下野准备,为何还是惨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