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注重清淡的世风,占据西晋时代的主导地位。于是,有人将清淡进一步热门化、官僚化。这时的清淡名士精英已明显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已谈不上什么思想了,纯粹是为清淡而清淡。另一部分人,实际上是为了名声和实力而淡。王衍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崇尚虚无,清淡误国

王衍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是司马遹的太子妃,一个女儿嫁给了当时独揽大权的贾皇后的侄子贾谧。王衍一生可谓官运享通,他做过太子的人,历任黄门侍郎、尚书令、中书令、尚书、仆射太尉,威势煊赫。那些想升官发财的士人都把他当成了楷模。小时候的王衍,娇生惯养,细皮嫩肉,长得秀美,而且非常聪明。“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见了他,忍不住赞叹了很久,说:“什么样的妇入,生下如此漂亮的孩子!但是将来害天下百姓的,很可能就是这个人。”王衍很能伪装,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显得淡定从容。

每次与人谈玄,他都故意露出手腕,挥动用白皙温润的玉做成的尾手柄,显得非常高雅。再加上他皮肤白哲,长得帅气,二者相映生辉,超凡脱俗,让人赞叹不已。王衍思维敏捷,辩司马遹利,善于应变,遇到老庄理论中认为不的义理,便随口加以更改。能将黑的说成白的,正的说成反的,错的说成对的。因此、他总能在清淡中克敌制胜,保持不败。当然,话说多了难免有不到位的地方,他能随时发觉,随口改正,自圆其说,且衔接不露痕迹。古时抄书,遇到抄错字需要改正时,用一种叫“雌黄”的东西。

所以世人称王衍“口中黄”。“信口雌黄”这个成语就来自于此。王衍特别虚伪,即便在家里也装腔作势,显摆清高。他老婆郭氏仗着是皇后贾南风的亲成,拼命搜刮钱财。对于夫人的贪梦,王表现出不屑的样子。为了显示自己的清高,他在任何场合下从来不说“钱”这个字。一次,郭氏趁王衍熟睡的时候,让人用钱绕着床撒了一圈。王衍早晨醒来看到满地的钱后,对侍女说:“把阿堵物拿开!”阿堵物是当时的口语,意思是这个、这些。从此,阿堵物也被当作钱财的代名词。

300年,宫廷发生了太子司马被软禁一事,作为岳父的王衍,居然奏请皇帝解除女儿的婚事,贾皇后随即批复。女儿王惠风一路大哭回家,路人皆为之流泪。司马通致书妻子和王衍,陈述被诬陷的过程,请求王为其申冤。王衍为了自保竟隐瞒不报。自私虚伪谷噬了他的良知,对任何入包括他的女儿,他已毫无人情味。王衍虽然身居要职,但他不考虑国家安危,只想方设法保全自己。史书称“行虽居宰轴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靠着一张嘴皮子,左右朝政,一切为自己打算。

他名声很高,却不是因为有多大的政绩,而是因他的清淡和善保,他的一生就是四个醒目的大字:自私自利。当东海王司马越攫取了朝政大权的时候,王衍趁机向司马越建议:“如今朝廷局势混乱,全靠地方支撑,因此一定要选择可靠的、能够担当重任之能臣,任地方长官。”司马越认为他说得很对,便问道:“你认为可以派谁?”王衍立即回道:“王澄乃大名士,可以让他担任荆州刺史;王敦声望也很高,可以让他担任青州刺史。王澄、王敦赴任时,王衍毫不掩饰地对他们说:“荆州有长江、汉水之天险,青州有靠大海之险要。”

“皆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稳固基地。你二人在外面镇守,我在朝廷,可以称得上狡兔三窟了。”310年农历十月,羯族人石勒率叛军长驱直入进攻洛川。接着,举兵渡过黄河,攻占了宛城。洛阳不保,司马越和王衍带领四万精兵向东南撤退。大军至项城,司马越病死,他将西晋的军国大事全权委托给了王衍。王衍见贼寇横行,局势混乱,便以不堪胜任为由推让给襄阳王司马范,但司马范也拒不接受。最终,大家共举王为元帅,王衍才不得不接受。虽然狡兔有三窟,但王衍还是难免一死。

石勒得知司马越的死讯后,便率领轻装骑兵追击司马越的灵车,在宁平城将晋军击败,王衍等一批王公大臣被俘。石勒向王衍询问晋朝失败的原因,王衍不愧是谈玄高手。他从杨骏专权、贾后乱政、“八王之乱”谈起,陈述西晋祸败的惨痛教训。大讲天下兴亡的经验,有条不素,娓娓道来。石勒听得津津有味。王衍趁机为自己推脱,说自己不过一介书生,信奉老庄,淡泊无为,从政是身不由己的事,随波逐流而已。为保性命,他讨好石軌道:“现在晋朝大乱,即将灭亡,将军乃盖世英雄,何不早早称帝。”

“我王衍怎么说也是晋朝一大臣,有吾之扶助,定能干一番大事业!”石勒不吃这一套,将桌子一拍,指着王衍呵斥道:“你年轻之时就爬上朝廷高位,居然还说自己没有当官的欲望?晋朝现在乱成这个样子,难道说你没有责任?我看扰乱天下之人就是你!”石勒决意杀死王衍,但令不可用刀杀,于是,士兵推倒土墙砸死了王衍。绝境来临,鸟语发悲,人言趋善。王衍临死的时候,对周围的人说:“真后悔呀!我等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要是不整天搞那些空谈,而是一心匡正天下,为苍生做点实事,怎么也不能到这个地步!”

死时五十六岁王衍的清淡姿态,迎合了当时浮躁、空虚的社会心理,使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因而累居显职。遂使后进之士,莫不景幕效仿,矜高浮诞,遂成风气焉。士族名士,皆以政事为俗务,宅心事外。成天手持尾,谈玄论无,高谈阔论。朝廷官员以不过问行政事务为荣,地方官员以不过问人民疾苦为荣,法官以不过问诉讼为荣,将领以不过问军事为荣,“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每天乐此不疲的就是清淡。

从皇帝到官员,都不遗余力地捞钱,不择手段地享受挥霍。试想,让这样的一群腐败奢侈的人掌舵,甩袖清淡的名土拉纤,西晋这艘满载着虚伪、荒淫、压榨、怨气的航船,在历史的长河中又能航行多远呢?

疼爱痴儿,立为太子

晋武帝司马炎的荒淫无道、奢侈腐化、污浊不堪,使得世风日下。同时,司马炎还做了一件后果最为严重的荒唐事,他把一个智力发育不健全的儿子司马衷立为太子。司马炎生有二十六个儿子,有八个儿子早死。长子两岁时天折,次子司马衷九岁时理所当然地被立为皇太子。司马衷呆痴愚笨,七八岁的时候还不认识几个字,怎么教也教不会。司马炎请了几位大臣当老师,时间不长,他们都辞职了,乃“朽木不可雕也”。这位司马衷到底呆痴到什么程度呢?

《晋书惠帝纪》记载:一次他在华林园玩要,突然听到池塘里的蛤蟆正欢快地叫着,司马衷问身边的侍从说:“你们说这乱叫的东西是为公事叫呢还是为私事叫呢?”弄得身边的人个个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其中个侍从故意以愚对愚地答道:“在公家里叫的,就是为公事,在私家里叫的就是为私事。”司马衷觉得有道理,大为赞赏。有一年,全国各地都在闹饥荒,很多百姓被活活饿死了。有人向司马衷报告此事,他听了却反问道:“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喝肉粥呢?”

这就是后来的“肉糜帝”。由此可见司马衷的确是一个愚钝的人。史书中说:“其蒙蔽皆此类也。”“蒙蔽”就是愚昧无知之意。司马衷如果生于平常百姓家,他可以平平淡淡与世无争地度过生,可惜他生在帝王家,如果让他锦衣玉食,那是他的福分,是苍天的眷顾。然而,他那个腐败透顶的爹偏偏让他当皇帝,对他来说,宝座得来全不费功夫,可他坐在那里真是百分之百地不合适。知子莫若父。对司马衷,司马炎私下也犯嘀咕,知道儿子“不堪奉大统”,也曾想废黜另立。

封建社会帝王家天下,撤换太子,说是国事,其实就是皇上家事。于是,司马炎向太子的生母、皇后杨艳征询意见。杨艳,其父杨文宗,为魏国通事郎,祖先事汉,四世为三公。杨皇后自小聪慧,擅长书法,精于女红,而且肌肤细腻。有看相的人见其相貌之后,言其享有极贵。时为晋王的司马昭信之,将杨艳聘为世子司马炎之妻。如果司马炎不是做了皇帝,他绝对是高禁金枝。杨艳与司马炎成亲后大受宠爱,生有司马轨、司马衷、司马三个皇子与平阳、新丰、阳平三位公主。

司马炎称帝后,虽然纳妃众多,但对杨皇后仍非常尊重。在“母以子为贵”的封建时代,换太子关系到自己及其家族的地位,所以杨皇后表示坚决反对,言称:祖宗传下的规矩是立嫡以长不以贤,这是西周后传承皇位的原则。立司马衷为太子符合祖上的规定,怎么能随意换呢?司马炎一时无言。杨皇后见司马炎犹豫不决,便找到自己的表妹赵桀,让她吹吹枕边风。赵桀貌美风流、柔情似水,也是司马炎钟爱的女人。赵氏得了杨皇后的好处,便为司马衷说好话。

“太子只不过是幼时贪玩,不长进而已。小时候就显露出超常能力之人毕竟是少数。太子大智若愚,将来必成大器,定能继承大统。”耳朵根软的司马炎被枕边风一吹,也就把换太子的事搁了下来。274年农历七月,杨皇后病危。她不瞑目,最放不下的是自己死后,再立皇后,太子地位会变。司马炎得知杨皇后病危,来到明光殿的病榻前,看着多年夫妻的杨皇后已处于弥留之际,心中甚感哀伤。夫妻恩爱的场景一幕幕浮现眼前,他禁不住鸣咽起来。

束手无策的御医们呆呆地立在一旁,官女、太监们个个垂首而立,大气不敢出一口。一会儿,杨皇后突然苏醒过来,苍白的面频上泛起红晕,无神的眼晴也溢出了光彩。御医们赶紧临榻探视,侍女们急着捧药送水。司马炎心里明白,皇后这是回光返照,夫妻诀别在即,慌忙坐到病榻旁边,将皇后的头放在自己膝上,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前额、面,潸然泪下。杨皇后依偎在武帝怀中安静如睡,显然是对这诀别时分格外珍惜。她紧握司马炎的手,说:“叔父骏女芷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官。”

言罢,悲泣不止。泣不成声的司马炎,只是一个劲地点头。杨皇后似乎再也无憾事,轻轻合上了眼睛,握着司马炎的双手陡然松开,重重地落在司马炎的双膝之上,时年三十七岁。两年零三个月后,276年农历十月丁卯日,司马炎不忘杨艳枕膝临终之言。册立其叔父之女杨芷为皇后,史称武悼皇后。至此,司马炎为了不负杨艳的遗愿,打消了换太子的念头。虽说君王家天下,毕竟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君王的贤与不司马遹,关系到悠悠苍生的福祉。太子不能荷天下之大任,很快满朝文武都认识到这个问题。

关于太子的废立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太子感到失望与否定。但太子废立关乎国家兴亡、言者的身家性命,谁又敢妄言?虽不敢乱说,但朝臣们还是不甘心,便小心谨慎地来了一番劝谏。侍中和峤劝司马炎说:“皇太子有古人淳朴之风,但是现在的世道人心险恶、虚伪狡诈。”“恐怕太子料理不了陛下这份家业!”司马炎眼皮没抬,默然不答。还有一次,司马炎召集百官在凌云台宴饮。司空、太子少傳卫瓘假装喝醉,走到武帝御座前,抚摸着御座,欲言又止,拐弯抹角地说:“此座可惜!”言外之意是说,大晋国这么好的一座江山。

让一个痴儿执掌太可惜,干脆把他废了吧!司马炎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故意装糊涂语带双关:“你真的喝多了!”卫从此不言,他从中悟出了司马炎的弦外之音,不要再过问此事到一边凉快去吧,这事不该你们来操心。让愚钝的太子做皇帝,怎样让朝野上下心悦诚服、真心拥戴,让他们俯首帖耳?得想法把太子聪明有的形象树起来,以说服心怀异议的朝廷官员。司马炎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司马炎对太子进行了一次考核。他把东宫里的大小官员都召到官里来喝酒。

把一些难以处理的国事写在纸上密封送到东宫,立等太子写出处理方案。司马衷一看,一脸茫然,不知该怎么办。太子妃贾南风急了,她明白能不能答好试题意味着什么,赶紧请人代答。没想到这人引经据典,写得文绉绉。侍从后妃的给使张泓一看,这个不行,太子哪有这么大学问,博览古今,一看就是假的,定会露馅,不能送,送了非挨骂不可。不如写些实在的话,把问题说明白就成。贾南风一听有道理,便让张泓起草,太子抄,抄完后送给司马炎看。

司马炎一看,龙颜大悦,行啊,条理清楚,先给太子少傅卫瓘看。卫瓘恭恭敬敬拿在手里,慢慢地读着。他是太子少傅,太了解这位学生的水平了,今天怎么突然长进了,答得如此顺当?他越想越觉得蹊跷,脸上的表情显得很不自然。读完了,他什么话也没说。不过,那些讨好司马炎的大臣,听完之后赞叹“太子进步太快了”,竟高呼“万岁”,庆贺起来。当时,皇太子的老丈人贾充也在现场,目睹这一切,回到家后,便派人告诉贾南风事情经过。贾南风至此恨透了卫瓘,决定找机会报复。

如果司马炎真正要考察太子,为什么不把他叫到自己跟前面试呢?自己的儿子是聪明还是笨拙,谁能比做父亲的了解?司马炎知道,关于太子白痴的笑话,多半是东的僚属们传出去的。他故意纵容贾南风弄虚作假编造答案,目的就是为了堵住这些僚属的口。司马炎坚持传位给自己的亲生愚儿,就得继续自欺欺人。一天,司马炎对中书令和峤与中书监荀勖说:“听说太子最近学识有长进了,你俩去看看究竟如何?”他俩回来后,荀勖满口赞扬,逢迎的话讲个不尽,司马炎笑在嘴边,喜在心里。

和峤却直愣愣地说:“还和以前一个样。”司马炎当时就变了脸色,一用衣袖,转身进了内宫。对太子的事,从此再无人敢对司马炎说真话。经过这一件事,中书令和峤对中书监荀勖的虚伪谄媚非常厌恶。中书监和中书令是中书省的最高官员,两者职务相当。但中书监位次稍高。原先二人上朝退朝,都坐在一辆牛车上。但现在和峤一见荀勖就两眼冒火,一上车就大模大样地坐在正中间。荀勖随后来到,一看自己屁股没地方搁了,心中有数。红着脸找了另外的车坐。从此以后,历任的中书令和中书监再也不同车上朝退朝了。

虽然百官们大都担心这个白痴太子今后怎么坐天下、理朝政,但还是有一些居心测的大臣,尤其是司马炎的老丈人杨骏,巴不得有这么一个白痴,这样他们今后就可以大权独揽,胡作非为了。司马炎却因疼爱痴儿,看不透杨骏这伙人的险恶心肠。杨骏,就是当年皇后杨艳死前,向司马炎推荐的继位皇后杨芷的父亲,这时他官为侍中、车骑将军,逐步掌握了朝廷的实权。杨骏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镇军大将军胡奋对他说:“你依仗女儿是皇后,就可以这么骄横了吗?”

“你瞧,从古至今,同皇上结亲的权臣,开头不可一世,最后有几个不被满门抄斩的?”杨骏反问道:“你女儿不也嫁到皇家吗?”胡奋说:“我的女儿不过是给你女儿做婢女,那算得了什么?”杨骏没话说,但也不把这些劝告放在心上。

结语

关于太子的废立问题,已经不只是司马家的家事,而是几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和斗争。许多朝臣已牵扯进来。太子妃贾南风的家族、皇后杨芷的家族,还有贾、杨两家的党羽荀勖等人,他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当然不容许太子的地位动摇。

1.《川流文史 明知司马衷很傻,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还要坚持立他为太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川流文史 明知司马衷很傻,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还要坚持立他为太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