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或许是中国历史上华夏除了春秋初年之外,最为低落的一段岁月了,随着西晋无为,后期八王之乱,中原战乱不堪,内附的少数民族揭竿而起,趁虚而入,很快就席卷华北,大批汉人衣冠南渡,迁居江南。而之后,众多民族南下,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多个割据政权,而留在北方的汉人则沦为这些少数民族奴役的工具,在大多数时候生活凄惨。
五胡十六国五胡政权大都比较残暴,以杀伐为主,以掠夺为乐,尤其是羯族,而羯族中尤以石虎为甚。这当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有些民族汉化比较深,有些民族汉化比较浅,比如氐族,本来聚居地就靠近汉族,而且自古以来就以农耕为主,所以自古以来都在汲取华夏的文化,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所以在民族政策上就很怀柔,羌族和氐族比较相近;再比如内附的匈奴,因为在中原居住了数十年,所以有有很大程度的汉化。鲜卑慕容氏,在东北地区崛起,从慕容廆开始就已经重用汉人,所以也有一定程度的汉化。而羯族,虽然长期居住中原,但是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给匈奴地主或者汉人地主当佃奴,所以没有机会学习文化,汉化程度就很低。
十六国末期因为汉化程度的差距,所以就有了各民族所建立政权就有了很大的区别,有的民族政策十分宽容,而有的则设立了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统治阶级对其它民族进行了残暴的剥削统治。当然,这也不绝对,有些君主理想广大,自然也就比较仁德。
那么,抛开五胡十六国的残暴和文明倒退不谈,我们说说五胡十六国时期那些可以算作明主的国君。所谓的明主,首先第一条就是要对百姓好,我们就以此作为明主选择基础,看看五胡十六国,可有一二明君?
苻坚1、苻坚(前秦)
五胡十六国成就最高的自然是苻坚时期的前秦,首先苻坚是汉文化的极度推崇者,苻坚时期,中原的礼教音乐及学术文化都是远高于以正统自居的东晋王朝的,更不逊昔日任何中原王朝。
苻坚乃是五胡十六国中的集大成者,因为出身氐族,所以本身就有很高程度的汉化基础,在掌权之后,苻坚更是重用王猛,兼容各民族,强力推行各民族汉化,以儒家学说治国。苻坚时期,成就极高,史称宣昭之治。
在政治上,前秦摒弃胡人野蛮嗜杀的恶习,推行法治;打压贵族势力,尽可能地剪除特权阶级;改革吏治,由民间推选孝悌、廉直、文学、政事等德才兼备人才进行考量,授以相应的官职。打击贪腐,肃清吏治;民族政策怀柔,接纳并安抚各族百姓,收纳流民。解散部落制度,在武力征服的地区,推行汉文化教育,比如拓跋鲜卑,其汉化进程中苻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秦时代文化风气在经济民生上,苻坚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努力发展生产,鼓励开垦,而且推行轻徭薄赋,致力于恢复经济,民心归复,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在军事上,西平定前凉,东灭前燕,南收纳梁州、益州,北平定代国和匈奴等部族,一时之间,前秦土地囊括天下十分之七。而且苻坚在平定列国之后,更是强推汉化,发展文化教学,开创宣昭之治,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
石勒2、石勒(后赵)
出身羯族的石勒,其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极富远见,对于汉文化相当喜爱,早年重用张宾等汉臣,从汉赵政权中一个小角色,转战河南河北,最终发迹于襄国和邺城,建立后赵,基本统一了北方。
石勒在政治上,重视吏治,愿意从谏,重用汉官,对羯族等少数民族的陋习有所抑制,广开纳贤之路。重视农业生产,面对连年战乱导致北方百姓农业生产生活凋敝,于是鼓励开垦,减轻租赋,中原在数十年战乱后得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和恢复。
在国家治理上,石勒摒弃了少数民族残暴嗜杀的本性,推行法治,依法治国,而且后赵在石勒时期,法治水平很高,执法而不拘泥于法,通情达理,缓和了紧张的局面。
在经济发展上,石勒面对大量北方民族南下,破坏了原有的规制,所以重新修订和统一了度量衡,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同时颁发禁酒令,鼓励生产发展,后赵在石勒时期,得以国富民强。
在文化教育上,石勒重视儒学,鼓励教育,在各地设立太学,在襄国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等十多间小学。更为重要的是,石勒选官标准是,由各级官吏推荐,然后石勒针对被推荐者进行考试,择优录取,成为隋唐大兴科举制度的一个先驱。
姚兴礼佛3、姚兴(后秦)
虽然姚兴并非苻坚和石勒这样雄才大略,致力于统一天下的君王。而且其人本身也有着众多缺点,更是领导者后秦崛起后迅速走向衰落。但是在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建设,致力于民生建设方面,姚兴可称为一代贤君。
与其父姚苌毫无政治远见相比,姚兴的才能远在姚苌之上。姚兴重用尹纬,在击败苻登之后,威震西秦和后凉,然后内迁百姓,充实关中人口,鼓励农业生产,蚕食东晋领土,后来攻占洛阳,国力骤然增强。
姚兴在社会稳定之后,加重对灾荒受难群众和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在朝廷推行节俭,崇尚清素,控制阶级矛盾,恢复关中经济发展。同时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严厉打击贪腐,重视军纪建设。
在文化教育上,姚兴重视儒学教育,兴办学校,从全国各地请儒学大师赴长安讲学,长安洛阳更是云集学子过万,一时间,后秦学风浓郁,成为当时难得的文化之乡。
乞伏国仁4、乞伏国仁(西秦)
乞伏国仁,陇西鲜卑族,早年追随苻坚,对前秦宣昭之治时期的政治经济等规制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前秦崩溃之后,乞伏国仁回归陇南故地,建立起割据政权西秦,也参照苻坚治国的思路治理西秦。
首先,乞伏国仁采取怀柔的民族政策,一时间,当地汉族、其它鲜卑部落相继归复,乞伏国仁国力迅速增强。然后乞伏国仁重视国内治理,选用贤能,重视人才,一时之间,西秦文官武将云集。
乞伏国仁针对陇南特色,一方面重视汉人发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也重视胡人发展牧业,西秦短期内便国富民强,成为陇南霸主。同时乞伏国仁本身有很大程度的汉化,所以也推行摒弃胡人野蛮的风格,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培养选拔治国人才。西秦成为了乱世之中的一方乐土,国泰民安,文化昌盛。
慕容皝5、慕容皝(前燕)
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乃是前燕崛起至关重要的一人,其重要程度远高于慕容廆和慕容儁。慕容皝雄才大略,不仅雄武刚毅,而且深受汉文化熏陶,乃是文武双全的顶级人才与超级领袖。
在军事上,慕容皝北破扶余和高句丽,大败慕容云,平定辽河平原。向西,击败宇文部鲜卑,驱散了其部众。向南,击败鲜卑段部,后来多次击败石虎北上的远征军,拓野数百里,完成了前燕从游牧部落到封建政权的转变。
慕容皝极其注重农桑,重视发展经济,收容从中原北迁的流民,下令所有移民和流民都实行屯田,由国家发给耕牛,鼓励农民耕田,并轻徭薄赋,使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此,前燕从后赵吸引了大批流民。这一点,慕容皝已经可以称为一位明主。
同时,慕容皝也相当重视教育,重视对慕容氏子弟的汉化培养,同时教授子弟们礼仪。引进汉族人才,重用封弈和阳婺等汉臣,慕容皝本人也非常喜爱文籍,勤于讲授,学徒甚众,达一千余人。亲自撰《太上章》、《典诫》十五篇,教授贵族子弟,并每月定期考察贵族子们学业,为慕容氏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慕容垂、慕容德等等。
刘渊6、刘渊(汉赵)
汉赵开国之君刘渊,其所有成就都比后来人石勒小一号,但是也算是一位明君。刘渊本人英武豁达,文武双全,擅长骑射,趁西晋八王之乱,脱离司马氏,回归左国城,之后进军并州,割据建国。
刘渊本人常年居住在洛阳,受汉化影响很深,刘渊本人重视汉文化,选贤才为己用,纳谏如流,恭俭勤劳,励精图治,而且刘渊反对民族屠杀,对占领区百姓很是怀柔,重视平民的利益,对民族融合有一定的功绩。
成汉前凉割据7、李雄(成汉)
成汉的开国之君,与苻坚一样,乃是氐族人,因为氐族人本就是农耕民族,所以汉化程度高,除了少部分习俗之外,几乎和汉人没有太多区别。李雄建立成汉之后,选贤任能,改变了氐族人原本的旧制,利用法律治理国家,同时宽免归附的各民族势力和流民,加以优待,在境内简省刑律法纪,很有声望。
李雄兴办学校,设置史官,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推崇汉学。同时很重视民生,轻徭薄赋,其赋税是一个成年男子每年交三斛谷,成年女子减半,每户调绸不过几丈,丝绵数两。当时天下大乱,唯有蜀中殷实富裕,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虽然成汉弱小,但李雄可称为明主是也。
前凉文化8、张轨(前凉)
前凉虽然为五胡十六国之一,但是其本身乃是汉人所创建的割据政权,在河西走廊和西域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建立起政权,更是不易。虽然张轨并非前凉的建立者,但是却可以称为前凉奠基者,在张轨时期,前凉已经实现了割据。
西晋末年,大部分士族南下,但是也有少部分士族北上,而前凉就是士族的北上聚集地。张轨同时收容关中流民,以宋配、阴充、泛瑗、阴澹为左右得力谋士,征召九郡贵族子弟五百人,建立学校,开始设置崇文祭酒。同时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一时之间,前凉大治,强盛一时,而且保存了大量优秀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1.《俇攘 五胡十六国虽乱,可也有一二明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俇攘 五胡十六国虽乱,可也有一二明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