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清军的和外国军队交战中,最先爆发的一场战斗就是雅克萨之战,在这场战斗中清军吃尽了苦头,在人数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是没有攻克沙俄的雅克萨城,最后还是依靠大炮和围困的战术,才使得沙俄的军队不得不谈判撤出这一地区。其中武器的差距已经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清军当时仍在用明代流传下来的火绳枪并且数量还较少,而俄国人已经装备了比较先进火枪,其质量和数量都在清军装备之上,所以在交战中清军并未获得足够的优势。最后还有依然人数和火炮优势围困了俄军的雅克萨城,逼迫其不得不谈判弃城而逃。第二次,俄军又故伎重施,派来了更多的人和武器,但是没有火炮,清军依然派出了数千的士兵和火炮加入战斗,使得战局呈现了焦灼状态,最后也是用围困的办法,城内的俄军在围困中大多死去,最后只剩了几十人,被迫和清军谈判,这样才有了雅克萨大捷,并和沙俄签订了划分边界的《尼布楚条约》。清军并未从中真正吸取教训,其火器装备依旧无变化。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雅克萨之战图

雅克萨之战的情况

这次战争的起因是公元1649年沙俄雅库茨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茨克出发,在本年末侵入了清朝的黑龙江区域,强占了这一地区的雅克萨城寨,遭到当地人民的抵抗。第二年他又再次带领上百人的士兵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同时不断派人在外捕捉人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这激起了地方百姓的强烈反抗,同求联系清廷要求对其进行打击。

公元1652年二月,在清廷的命令下,清军将领海包率所部进击,在乌扎拉村,打死了沙俄侵略者十人,打伤数十人。公元1658年六月,负责这一地区防务的宁古塔都统沙尔瑚达率战舰四十艘,和俄军在松花江下游作战,这次又歼敌二百多人。

后来康熙登基后,决定采取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策略,即发兵扼其来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龙江,建立城寨,与之对垒,另外破坏侵略军的农田,让它无法获得充足的粮食,又派官员对其予以严厉警告。

公元1685 年正月,为了彻底消灭这支侵略军,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在战斗中,清军使用火炮轰击,使得侵略军伤亡惨重,最终首领托尔布津要求谈判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这里。后俄军撤至尼布楚地区。

但是俄军撤离后还是贼心不死,企图纠集兵力再犯。同年秋,俄军派兵600人左右来增援尼布楚。为此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部再次窜到雅克萨。 次年七月,清廷派出2000多人军队进攻雅克萨城同时将城围困起来。八月,侵略军被清军围困后,因为得不到补给损失严重826人队伍, 最后只剩66人。迫于无奈,最终俄国摄政王索菲亚向清廷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至此战事正式结束。

战斗示意图

清军为何没有吸取战斗的教训

在这次战斗中清军并未吸取火枪等武器落后的教训,因为他们在这次战争中发现火炮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有足够的火炮对敌人进行攻击就可以取胜,并不需要装备大量的火器给士兵使用。

其次,清军士兵人数众多,如果每个人都换装新的火器,那么将是一大笔开销,在当时旧的火器还能使用的情况下,与其换成新式火器,不如多装备几门火炮,这样更加的划算。

清廷的陆军规模庞大,且清军当时最精锐的军队还是八旗兵,他们还是以骑射见长,而不是火器,使用火器装备最多的还是汉族的绿营兵和八旗部队中的汉军,这些都不是精锐,并且也不能给他们换成新式的火器,因为对满洲八旗来说是一种严重的隐患,并且这也是一笔数额巨大的开支。

投降上缴武器的侵略军图

综上所述,清军在和俄军作战的雅克萨之战中并未真正吸取教训,是因为清军发现利用火炮这样的重武器就可以战胜对方,再加上自己的人数优势,并不需要换成新的火器,要是需要最多在多造几门大炮就好了。

1.《公子品史 清军在和沙俄侵略军雅克萨之战中为何没有吸取装备差的教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公子品史 清军在和沙俄侵略军雅克萨之战中为何没有吸取装备差的教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