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史记·项羽本纪》。
这一句话出现后,成了反抗秦朝暴政最好的代言词,在历史推进的过程当中,这也成为了一种信仰,而又不可思议的跟历史相吻合。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虽然出身贵族,但他幼年时,楚国就被灭亡了,项羽就跟着叔父项梁读书学剑,项羽身高八尺,才气过人,在同族当中颇有名望。
况且项羽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重瞳。
重瞳就是一个眼睛有两个瞳孔,在上古传说当中重瞳子都是圣人的象征,项羽又是楚人,他似乎也成为了天下众望所归的反抗者。
然而在反秦当中,半道又杀出了一个刘邦,他从一个泗水亭长被拥立为沛公,并在沛县起兵,一路攻城掠地,又招募了谋士、良将。刘邦跟项羽也成为了反秦当中最大的两支势力。
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定下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的协定,刘邦听从了张良之计,一边采取游说政策,一边攻秦,刘邦势如破竹,直接挺进了咸阳附近的蓝田,他以招降为由,引赵高弑杀秦二世,逼得子婴献上了传国玉玺,秦国就此灭亡。
刘邦进入咸阳被偌大的宫殿吸引,张良就跟他说了项羽的事,一听项羽,刘邦顿时醒悟了过来,退兵到灞上,等待时机。
此时的项羽也打败了章邯,领兵直奔关中,项羽手中握有40万的精兵,而刘邦只有10万人,两人在兵力上面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范增已经意识到了刘邦日后必然是一个大患,他就劝项羽除掉刘邦。为此就有了鸿门宴。
项羽邀请刘邦赴宴,让刘邦深感大难临头,张良让他不要太担心,他去跟项伯说一下情。
张良不仅有恩于项伯,刘邦还跟项伯结为了儿女亲家,项伯回到军营之后,就劝说项羽放弃刺杀刘邦,还说刘邦先入关中,是为我们扫平了障碍,我们应该要好好对待他才是。
听了项伯的话,项羽左右摇摆不定。
在鸿门宴上,刘邦再次放低了姿态,先是给项羽道歉,又表示项羽听信了小人的谗言,项羽一听觉得有点道理,心中就更加不想杀刘邦了,反倒是范增一直都在示意项羽,眼看项羽不愿下杀手,范增就让项庄进入营帐中舞剑助兴,借着这个机会刺杀刘邦。
项伯一看也起身舞剑,护住了刘邦,张良又让樊哙冲入帐下,以言语相激,项羽这一听,觉得有理,不仅放弃了刺杀刘邦,还礼待有加,刘邦又借着上厕所的机会逃走了,留下了张良处理后事,并奉上了一对玉斗。
范增拿过玉斗,放在地上用剑敲碎了它,痛心疾首的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无疑决定了楚汉相争的历史走向,若是项羽能够狠心一点杀掉刘邦,汉朝的江山都可能会易主。
从鸿门宴这件事上也能看出项羽了一些性格特征,他有些狂妄自大,任人唯亲,明知道刘邦可能是一个后患,但还是听信项伯的话,却忽略了范增。范增因为这件事也是气得辞官回乡。
刘邦对项羽了这种性格,也曾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项羽也正是因为过度的任人唯亲,不愿重用其余的人才,这才导致身边的良将、谋士越来越少,韩信早年投奔项梁、项羽,他多次给项羽献计,但项羽不予采纳,韩信又投靠了刘邦,虽然刘邦也不重用韩信,但在萧何的举荐下,官拜大将。
项羽之勇就像是一块磁铁,吸引了不少的人,然而走到他的身边,才明白自己难一展宏图,范增走了、陈平也走了,韩信最后还是走了,楚汉争霸一决雌雄之时,就只剩下项羽一个人,此消彼长,项羽必败。
1.《睿历史 鸿门宴中,刘邦已经威胁到了项羽,项羽为什么还要放走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睿历史 鸿门宴中,刘邦已经威胁到了项羽,项羽为什么还要放走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