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过为了平息舆论,唐宪宗并没有下令彻查。连皇帝都没有过问,底下的大臣自然不便声张,可是白居易为人正直,却是上表主张缉拿真凶,一些对其不满的人,开始群起攻之,认为他越职言事,而唐宪宗也没有多问,下令把白居易贬到了江州(江西省九江市)。
白居易的被贬其实是很冤,可是作为臣子,他不得不接受,在江州生活了很多年,并且那里也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譬如其中的《琵琶行》、《大林寺桃花》都是写于那一时期。在作品中白居易悲天悯人,同时也诉说着个人的悲伤,以及在诗作中讽刺了当时的权贵。
直到公元828年(大和二年),已经56岁高龄的白居易才回到洛阳,在那里遇到了同样很不幸的刘禹锡,两人可谓是同病相怜。刘禹锡也是很“倒霉”,早年间和白居易一样名气很大,在读书人中有着极高的声望,并且还结识了改革派的领军人物王叔文,以及当时另一位大诗人柳宗元,几个年轻人开始致力于改革,但是最终改革并没有进行下去,所有的人全部被贬到外地。
白居易与刘禹锡相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对于现实的感知,还有对于人生的看法,应当说是一样。在洛阳生活的那段时间,两人经常出门游玩,并且还时常诗词唱和,使得两个人的友谊成为了千古佳话。在白居易的这首《代迎春花招刘郎中》一诗中,便是高度赞美了刘禹锡高尚的品格,还有其过人的才华,整首诗意境高远,写得很有韵味,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正是由于彼此都有过被贬的经历,再加上刘禹锡始终是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挑战,这一点让白居易很感动,于是在这首诗中,他直接表达了个人的观点,认为刘禹锡的品格无人能及。其实读刘禹锡的诗就能够感受到,在他很多的作品中,同样有着讽刺的意味。即使是被贬外地,也依旧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并且还时常在作品中以更为深沉的口吻来阐述观点。
刘郎中即刘禹锡,因其曾官主客郎中,于是有了刘郎中的称号,而且也被称为“诗豪”,其才华可以比肩白居易。那在这首诗中,正是高度赞美了其高尚的品格,仅仅是开篇就写得很真诚,“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幸亏与公竹同处,并且种在同一个地方,从而保持了高尚的品格,不愿意与桃花为伍,自然不会一同绽放,彼此都有相对独立的空间。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最后这两句写得就更巧妙,同时也是进一步地赞美了刘禹锡;杏园哪里敢妨碍你的离去?没有花之时,你可以再回来看一看。白居易是很少赞美别人,可是在他的心目中,刘禹锡是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另外其高尚的品格,也是让他很敬佩。
白居易和刘禹锡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而且两个人的友谊也是很深厚,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们在洛阳重逢,并且彼此都很欣赏对方,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两人惺惺相惜。整首诗也是特点,从开篇到最后一句,无不流露出一种深厚的友谊,以及白居易对于刘禹锡的敬佩之情。
1.《尘世晓书僮 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赠诗,仅第一句短短的七个字,写得就很感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尘世晓书僮 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赠诗,仅第一句短短的七个字,写得就很感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