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中原历代王朝都是由无数文臣武将所共同支撑的。
那么在这无数的文臣武将中,有着两位功臣都对国家有着卓越的贡献,但最后的结局却令人窒息。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6.baidu.com/feed/5882b2b7d0a20cf474774c498922ed3eadaf9971.jpeg?token=82a4a309e967b08f7a54a94c7b3afbd9)
首先要说的便是大明的于谦。
于谦对大明有着怎样的贡献,毫不夸张地说,他给大明续了百年的国运。
如果没有于谦,大明很可能在土木堡之变后就一蹶不振。
从此一个庞大王朝很可能身死道消。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2.baidu.com/feed/738b4710b912c8fc4797633d0328344dd788218a.jpeg?token=b3ba5fd468b9a62bafd7bef2c2e2143d)
当时明朝的贪官比比皆是,于谦的存在就如一道天之雷霆一般,压得贪官们喘不过气。
对大明贪污腐败的风气有着天神下凡一般的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改善了冗官、冗军等现象。
他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
他主张大明军士要随机应变,还创立了团营之制,团营制度对后来明朝的兵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6.baidu.com/feed/9358d109b3de9c82630085736aad260218d8439d.jpeg?token=20ed6f2d90917aa4abcdcf7e187ea367)
相信大家都读过《石灰吟》这精神高昂的诗词吧。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于谦在狱中题下的千古名诗。
从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于谦正直的臣子精神,其精神我们远观百年前的诗词也能一睹风采。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4.baidu.com/feed/7c1ed21b0ef41bd5753e8409aff127c338db3d96.jpeg?token=bd4e05609faa95a3fddd67e1398be18c)
《明史》曾说:“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可见于谦在大明的历史中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到了土木堡之时,于谦力挽狂澜,拯救大明子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毫不夸张地说,他为大明续了百年的命运。
可惜的是一代忠臣最终被推上了断头台,令子民伤心,国家悲痛,后世铭记。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4.baidu.com/feed/8435e5dde71190efe2daeb27ca373b1efcfa60dd.jpeg?token=ddca2bfc334312b1a13ca00d039a36ad)
其次要说的便是大清朝的于成龙。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7.baidu.com/feed/8718367adab44aed50b767e54c372109a08bfbef.jpeg?token=2a8e76a0b321e0f9909a6e9c43722fdf)
于成龙对大清子民的贡献就如天上的繁星一般无法数清,两次被加身卓越称号。
一生寒苦为民,最终成为了一代功臣。
于成龙的结局与于谦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古代王朝,不乏像于谦,于成龙这样的贤良,最终结局却千差百异。
只能说在古代不良因素太多,而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太平盛世。
1.《凉川说历史 两大盖世功臣。一卓越加身,一惨遭横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凉川说历史 两大盖世功臣。一卓越加身,一惨遭横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