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芥末老生(作者原创授权)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十月,围困樊城(今襄阳市樊城区)的关羽营寨中,突然收到了前来解围的曹军射来的传单(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说孙权已经派兵去偷袭南郡了,关羽对这个传单的真实性极为怀疑。

在他看来,刘备和孙权两家虽然有矛盾, 但是现在还远没有到一触即发的状态。

而且接替生病的吕蒙新上任的江东都督陆逊,不久前刚刚给他寄来了一封言辞谦恭诚恳的信,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祝贺,怎么可能突然就翻脸了。

再说,南郡的治所江陵城(今湖北省荆州市) 的城防坚固异常 ,江东军队这种以绝对优势兵力去打合肥,结果都被杀得屁滚尿流的战五渣,没个三年两载根本别想能打下来。

现在攻克樊城在望,形势大好,这份传单很有可能就是曹军使的疑兵之计,所以,关羽并未再与理睬,继续指挥围困曹军。

然而不久之后,他就收到了后方传来的噩耗,南郡全境已经被江东军队占领,江陵城也丢了,将士们的家眷都落入了敌手。

原来曹军传单里说的都是真的,吕蒙生病退休、陆逊谦恭卑辞都是针对他的欺骗手段,他落入了一个精心策划的圈套!

后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01:关羽威震华夏

早在二个月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八月,关羽俘虏了于禁和他率领的将近三万人马之后,曹军在襄阳(今襄阳市襄城区)、樊城一带的防线被分割包围几近崩溃,被称作曹操所有将官之中勇武排名第一的曹仁,被围困在了樊城几欲弃城而逃,吕常被围困在了襄阳,徐晃率军躲在阳陵陂(今襄阳市襄城区北)避而不战,而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相继投降。

襄阳以北就是南阳盆地,出了盆地,那一带可就都是曹操老巢了,受前线战况的影响,曹操的大后方与此同时也接连出现了大动荡。

曹操的大本营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发生了未遂政变导致几千人被杀;在梁(今河南汝州市南)、郏(今河南郏县)、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等地又有大规模叛乱发生,叛乱的队伍纷纷向关羽效忠、接受他的领导,在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以南不断袭扰,与关羽遥相呼应。

一时间,关羽风头无两,声威震动华夏,曹操阵营中上下惊怖、士气颓丧,曹操无奈之下就想要立即让献帝刘协迁都以避锋芒。

02:司马懿的攻心计和孙十万的投名状

然而,此时丞相军司马司马懿和丞相主簿西曹属蒋济却提出了不同意见:“刘备和孙权的关系,其实早已经貌合神离了。现在关羽获胜后势力急剧膨胀,必然不会是孙权所愿意看到的。您不妨马上派人去找孙权谈判,用承诺把长江以南地区都割让给他为条件,让他去偷袭关羽的后方,他一定会同意。关羽的后方一旦遭到孙权的偷袭,必然会立刻回军救援,那么樊城的包围也就会自动解除,曹仁也就得救了。”曹操听了这个现代版的围魏救赵之计后深以为然,立即派人去联络孙权。

“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操从之。

十月,孙权在收到曹操的提议后,果然立刻递上了他的投名状,保证一定会尽快进攻关羽的后方。

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

那孙权到底为什么会同意背叛与刘备结成的抗曹联盟呢?这是因为,把长江以南地区全部收入囊中最符合他当前的战略利益,而且他背刺关羽也是有前科的。

早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孙权就曾经靠偷袭抢占了关羽控制下的荆州零陵郡、长沙郡,如果不是刘备为了要全力防备曹操从汉中进攻益州,不得不捏着鼻子将荆州的地盘与孙权沿湘江东西分治的话,当时两家就要刀兵相见了。

在刘备这边占了便宜,打算一展雄风逐鹿中原的孙权,却在随后进攻合肥的时候,被张辽送上了孙十万的“威名”,赤壁之战大胜的光环被砸的粉粉碎。

惨败之后,面对曹军的水战能力弱、而江东军队陆战能力更弱的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既然北上已经无望,孙权在吕蒙的劝说下,决定改变战略,要向西推进夺取关羽控制的荆州其余三郡,占据江陵这个战略要冲,全据长江,实现长江防线一体化。

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易为守也。

从那时起,他二人就已经开始日夜暗自谋划,要在将来的某一天,挥刀刺向盟友的后背。现在收到了曹操主动递过来的橄榄枝,孙权怎能不喜出望外!

03: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后人说起关羽,很多都是一边倒的认为,正是因为他狂傲自大,对外疏于防范、对内刻薄无情,才给了孙权一个机会,在他出兵攻打曹仁的时候,利用他的疏忽大意,偷偷袭取了荆州。

估计二爷地下有知,听到这些话,也只得暗自摇头苦笑说:“对对对,你们说的都对,是我‘大意’了,没有闪。”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这些看法是多么的荒谬,对关羽的误解有多深。

关羽作为刘备麾下最重要的将领,被曹操阵营和孙权阵营称作“有万人之敌也”,“勇冠三军而为将”,“为世虎臣”,“梗亮有雄气”,“实熊虎也”,“有国士之风”,都对他极为忌惮。关羽坐镇荆州,一直被江东的将领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早在鲁肃刚刚接替周瑜的时候,吕蒙就曾经献上了好几条专门针对关羽的计谋。再后来,孙权甚至派人直接去找关羽,要替他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亲。

权尝为其子求婚于羽,羽骂其使,不许婚,权由是怒。

很多人都幼稚地认为,正是由于关羽太过强硬、有失礼仪、不懂外交,粗暴拒婚激怒了孙权、破坏了孙刘联盟,才最终导致孙权后来必欲夺荆州除关羽而后快,在他们的眼里,似乎只要双方多喝两杯酒、多说几句客套话就能避免所有阴谋诡计和刀兵相向了一样。殊不知求亲这件事,其实就是孙权极为阴险的一招棋。

早在刘备刚刚入川的时候,孙权就肆无忌惮地把妹妹公然接回了江东,如果真是为了两家团结考虑,那再把妹妹给刘备送回去就好了呀,何必退而求其次的要给儿子娶关羽的女儿呢?

再有,按照当时的政治生态和伦理来说,“为人臣者无外交”的观念,在那个时代早已经深入人心。诸葛瑾、诸葛亮这两个多年不见的亲兄弟为了避嫌,此前在成都会面的时候都不曾私下相聚一叙亲情,更何况像联姻这么关系重大的事情呢?

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对于像孙权和关羽这样身份的人来说,子女的婚姻,早已不能看做类似民间吾有麒麟儿欲寻贤妇配之,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即便当事人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在外人眼里看来这就是非常明显的俩家积极靠拢的信号,在那个士族门阀、官员贵族靠着彼此通婚联姻结成根深蒂固同盟关系的年代,这就是另一场类似孙权曾经向刘备“进妹固好”的政治联姻。

孙权为他的儿子,直接向作为刘备集团坐镇荆州一把手的关羽求亲,不但非常失礼而且还是一个用心极其险恶的举动,充满了拉拢、策反和离间的用意。

从孙权的角度来说,如果关羽应允了这门亲事,那当然最好,二人之间就可以视为联盟关系了,长江上游的安全问题也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将来假以时日把关羽拉入自己的阵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关羽不答应这门亲事也无所谓,只要对此事稍加炒作,让远在四川的刘备因此对关羽心生猜忌,他二人之间哪怕只出现些许裂痕,那得益的当然也是江东。

不管对提亲这事儿怎么反应,婉拒也好,或者主动向刘备汇报、征求意见也罢,只要关羽不是当时立刻破口大骂地怼回去,那么将来在有心人的故意渲染之下,都会使刘备产生疑虑。而刘关之间一旦因此有了隔阂或矛盾,不论是关羽被调任还是被削权,就都给了孙权觊觎荆州的机会。

这个道理,就像隔壁的金家小妹可以在哥哥的授意下嫁给金毛大统领,而崔将军却绝不敢让他儿子娶伊万卡一样。

也正是因为立刻就看透了孙权的这点儿小心思,关羽才骂其使,不许婚。

因此,遭拒婚也绝不是孙权去背刺关羽的理由,利益才是。

不过,忽视了在地缘政治条件下关羽拒绝孙权主动要求联姻的根本原因,幼稚肤浅地认为关羽是性格孤傲也就罢了,毕竟就如老柯里昂所说的那样,有人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的本质 。

但更为离奇的是,近来居然还有人把关羽为女拒婚,解读成为他是因为承受不了与孙权门第不对等的现实,才这么干的。这真可谓是言不经理,秽杂虚缪,荒谬绝伦,为了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真是可笑又可鄙。

04大意从来没有过,有的只是内鬼

在外交斡旋达到目的之后,曹操立即从各地征调大军,火速赶往樊城前线围攻关羽。曹操为了给孙权进攻关羽的行动解除后顾之忧,还特意极为体贴地把在合肥的张辽等人全都迅速调往樊城,“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合肥对孙权几乎不设防了。而他自己也终于离开了长安,亲自前往洛阳(今河南洛阳市)督阵。

至此,关羽这次牵制性进攻的战略目标已经圆满的超额完成了。将来,如果曹操的十几万兵马全都赶到樊城与他进行会战,他即便寡不敌众,但是依旧可以凭借水军的优势全身而退。

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县)的将军士仁、这位刘备的老乡,驻守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这位刘备的二舅哥,面对前来偷袭的江东军队不战而降了!

士仁

那么他二人为什么会投降?

难道是路途太远,关羽根本来不及回援?

那怎么可能!襄阳与江陵之间是500里的坦途,不用十天即可全军回师,更不用说先头部队急行军的话,所需要的时间就更短了。同时,关羽的水军完全控制着汉水,可以轻易地阻挡住曹军的追击,顺利地撤军,毫无崩盘之虞。

难道是留下的守备兵力太少,使得士仁、糜芳根本无法坚持到关羽回援?

那怎么可能!当初,吕蒙正是因为知道“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才煞费苦心地诈称病重,让孙权命陆逊接替他的职务,来降低关羽的戒备心理,虽然“羽果信之”,但却“稍撤兵以赴樊”,只是抽调走了很少一部分部队去支援樊城前线,依旧留下了足够的防守兵力,足见关羽用兵的老成持重,没有留下丝毫破绽。

难道是公安和江陵的城防不够坚固,无法抵御强攻?

那怎么可能!在湘水划界后,关羽除了沿着长江修建了许多观察哨所,对江东实施警戒之外,还重新加固了江陵城,此时的江陵城称为要塞也毫不夸张。

水经注卷三十四:旧城,关羽所筑。羽北围曹仁,吕蒙袭而据之。羽曰: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

难道是士仁和糜芳的能力太差,根本阻挡不了江东军队的进攻?

那怎么可能!首先,二人随刘备征战了几十年,对于军事作战了然于胸,更何况他们驻守在公安和江陵多年,熟悉情况,是有主场之利的守城作战又不是外出打野,无论如何不会没有一战之力。

其次,无论他二人是否具备领兵作战的能力,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有一条兵法是亘古不变的:十则围之。吕蒙和陆逊率领的偷袭部队都是乘船而来的轻步兵,不单兵力不占优势、能携带攻城的重装备也必然极少,再加上他们更是不善陆战,怎么会有能力强攻坚城?如果一味强攻只能是自寻死路而已。一旦关羽的大部队回援,在内外夹击之下,江东军队必然立刻崩盘。

再有,此时况且还有一大批的文官武将在一起协同防守荆州三郡,比如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荆州治中潘濬、荆州主薄廖化、荆州议曹从事王甫、零陵北部都尉习珍、宜都太守樊友、武陵从事樊伷、将军詹晏、陈凤等等,这些人都是极有才干的,完全可以协助士仁和糜竺两人作战。

即便当士仁投降之后,吕蒙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大举推进,而是一路冒充士仁的部曲到了江陵,生怕暴露。而且哪怕是在糜芳开城投降之后,江陵城里依然出现了针对吕蒙的伏击。可以说,为了应对意外, 留守部队实际上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难道只是因为士仁和糜芳他二人“素皆嫌羽轻己”,就要至关羽于死地?

那怎么可能!作为资历比他俩还深、地位比他俩还高、功勋远超他俩的关羽,为什么“素轻”他俩,无非是觉得他俩是依靠裙带关系才能受重用罢了,然后平时给几个白眼、甩两句闲话,如此而已,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况且,将领之间存在矛盾的并非只是在关羽身上独有,比如,曹操麾下的乐进、张辽和李典平时关系极为恶劣,都是见面就恨不得拔刀互捅的那种。但是,当孙十万兵临城下之时,他们立刻就捐弃前嫌、一致对外、并肩杀敌了。

如果仇怨如此之深的他们都能做到一致对敌,那为什么只是被“素轻”的士仁和糜芳就不行呢?

难道是因为“羽言还当治之”就把他俩吓住了,“咸怀惧不安”,以为关羽非要杀他们不可吗?

那怎么可能!大战将至,下属却烧了军粮器械,这么严重的过错,领导批评警告一下都不可以么?那你叫关羽以后还怎么带兵打仗?

关羽如果真要治罪的话,当时就可以立即凭借假节钺的权力直接去杀人了,何必还这么不轻不重地说句“回去再算账”呢。这对他俩分明既是警告又是给了一个台阶:赶紧把后面该干的事儿给我干好了,老子在前边这是打仗呢,别再给我掉链子了。在权力场里浸淫多年,他俩怎么可能连这话里的意思都听不懂。

既然这些可能导致投降的原因都被排除了,那为何他二人还是一刀未动、一箭未放就大开城门投降了?

武器军粮、物资装备是打仗的关键,而在关羽出征之前,军械库居然失火,大量军备物资被烧毁。为什么这把火早不烧晚不烧,偏偏赶上出征的时候烧?因为那些“被烧的”物资早已经没有了,早就被偷偷地变卖了,它们早已经变成了钱进了负责管理物资的糜芳的口袋,大火,只是为了掩盖这些物资消失的事实而已。

糜芳可能确实也听懂了关羽不会深究他的潜台词,但可怕的是,他可能真的是无论如何也补不上这个巨大的亏空了,他应该是没有预料到这场战会打这么久,关羽不但大胜而且还要继续接着打,这已经完全超乎他的预料。

有句话叫钱能解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如果只是贪墨了钱财,那都是可以想办法退回去或者补上的,不就是钱吗?

但是粮食和军械装备没了,那可就是真没了,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去弄来能供应几万人的粮草和武器装备,那就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也弄不来,花钱也买不来。而一旦真要是因为军粮和军需装备的问题贻误了战机,那可就是重罪了。

罪行将要败露的巨贪为了保命会给自己找后路,就会暗中寻求外部庇护,进而被敌对势力收买和控制。糜芳就是这样暗地里偷偷地投靠了孙权。

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

“乱自上作”,关键岗位上的最关键的少数人一旦出了问题,对系统的破坏就是毁灭性的,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俯拾皆是。

于是,江东部队“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 。

于是,自己人的出卖使得无比坚固的城防沦为虚设,江东军队就此不废一刀一枪就占领了关羽的大本营。

于是,“袭取其将士家属,羽士众一旦瓦解”。

于是,关羽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内,在这个由孙权、曹操和内鬼联手制造的杀局之下,从巅峰直接跌入深谷,再也没能站起来。

1.《白马晋一 武圣的坠落:关羽失荆州背后的暗涌?吴主孙权潜藏祸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马晋一 武圣的坠落:关羽失荆州背后的暗涌?吴主孙权潜藏祸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