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这是以血缘纽带为联系的宗法制度。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其他的诸侯国不仅要按时按量地向周天子进贡之外,如果有不听话的诸侯国周天子还能够派兵前去征讨。
可是我们看西周初年的时候发现周朝其实地盘也不算大,但是周公击败武庚叛乱,平定管叔和蔡叔,以及后来的诸多周王征伐各个夷狄的战争,会发现周王朝不仅仅是礼仪昌盛,其武功也是十分卓越的,相较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的东周,西周显然要霸气许多。
周平王建立东周以后,各个诸侯国就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春秋五霸的兴起,楚庄王前往洛阳询问九鼎轻重,虽然被王孙满驳斥的说不出话来,但是此时我们知道周王室的权威已经一步步的在下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周王朝已经没有了一支能打的军队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着其他诸侯国一举偷家攻灭了商朝,随后建立了周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周王朝可谓是煞费苦心,一方面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来拱卫京师,保住自己的地盘,在一个要有剩下的兵力来镇压殷商遗民的叛乱,那些跟着自己的小诸侯国也不可能不给人家好处,万一他们又联合起来把自己也推翻了怎么办,但是如果他们的势力太强,自己管不住,那么这个天下岂不是白打了。
在这个基础上,周王室是有着充足的兵力的,西周的军事建制是以师为单位的,当然了和我们现代化意义上的师是不同的,在《诗经》还有一些青铜器上的金文中常常会出现“西六师”、“殷八师”、“成周八师”这三个词,由此推断,周王朝的兵力大体是在22个师。
首先“西六师”这支部队早在灭商之前就已经建立,为西周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大雅·棫朴》中有“周王于迈,六师及之。”的句子就是来赞美周王的武功的。在西周建立以后,他被调来驻守镐京,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拱卫西周本土的安全,是周天子的警备队。“西六师”在西周早期出现的很是频繁,在《诗经》、《尚书》中都有提到,如《尚书顾命》中提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而“殷八师”这支部队的建立就是用来镇压殷商遗民叛乱的,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当时周成王还年幼,于是周公作为摄政王来全权辅佐周成王,而这一变故引起了管叔的不满,因为按照辈分而言自己是周公的哥哥,大哥伯邑考和二哥周武王都已经去世的情况下自己就是老大,不可能听你这个弟弟的调遣。
于是他就联合蔡叔和纣王后裔武庚掀起了一场叛乱,史称“三监之乱”。最后被周公率兵平定。有鉴于此周公封康叔于卫,然后招抚了部分殷民组建了“殷八师”,作用是用来镇压殷商遗民和东夷部落的反叛。
成周八师因常年戌守在成周而得名,是西周用来震慑南方的少数民族的。有了这三支武装力量,西周在早期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共主,上文提到了西周不仅自己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为了防范诸侯做大就要对他们的力量进行限制。
在《周礼》之中有记载: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样一来诸侯国的军事力量就明显的弱于周王室,也因此周王室能够镇压四方诸侯,不过要维持这样一种平衡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周遭的小国总是蠢蠢欲动,于是周王室就要派兵去镇压,而且周王朝因为分封制的缘故导致自己的地盘不会很大,于是在成康时期就出现了大规模的用兵,其用途就是扩张版图,虽然土地是打下来了,但是也消耗了很多的兵力。
周昭王在南征楚国之时就将西六师给全部葬送在了汉水,他自己也在汉水被淹死。这样一来西周的军事力量大受打击,使得周王室能够直接调动的部队就只剩下了殷八师,所以后来的周王出征就要调动其他诸侯的兵力,那么就要有相应的报酬,加上分封出去的土地,周王室的土地也越来越小,兵力也越来越少,属实是打肿脸充胖子,但是周王室还不能不做这个胖子,因为分封制就是他所创建的,他不能够带头破坏规矩,否则这个天下共主的位子就不保,那个时候诸侯群起而攻之,后果更加严重。
周王室的实力一步步的在削弱,到了周宣王时期情况就更加的严重了,“宣”这个谥号虽然是中兴的意思,我们也不能否定周宣王的政绩,但是他频繁的对外用兵直接将周王朝给葬送掉了,他三次用兵,结果都失败了,不仅如此,而且还葬送掉了西周的精锐部队,使得西周彻底地成为了光杆司令,后来周幽王虽然重新组建了军队,但是是用俘虏来充作兵员,忠诚心和战斗力可想而知,所以说在犬戎攻入镐京的时候,西周才没有还手之力。
1.《子夜说史 周朝初年,周天子为何说话很有底气?数数周王的军事力量就知道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子夜说史 周朝初年,周天子为何说话很有底气?数数周王的军事力量就知道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