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后台留言想要了解南馆陶的城墙。其实南馆陶的城墙在馆陶县历史上的各种志书以及资料中记载很少,少到连最基本的数据也没有。本文只能从对比、推论等角度尝试还原一下南馆陶的城墙。

南馆陶城墙规模有多大

从各地历史上的地方志书记载来看,南馆陶城墙并不算正式的城墙,仅是一堵又高又厚的“土围子”,也就是所谓的圩墙,并不像正式的城墙那样有城门楼、垛口等设施,墙上应该不能行人。除此之外,墙外还有一圈护城河。

网络上土围子的照片

之所以说南馆陶的城墙仅是圩墙,是从能否有没有被县志记载得出的结论,如果是正规的城池,就应该被明清县志“城池”条目里记载。而事实是这个记载并没有。所以南馆陶的城墙应该和张官寨、浅口等镇一样,仅仅是拥有具备一定防御功能的圩墙,而不是城墙。

南馆陶的圩墙规模不算太小,比起县城北馆陶来说在长度上也差不太多

明清时的北馆陶城墙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进行了重修。完工后的城池周围五里,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护城河,深宽皆三丈。

北馆陶城墙周长

而南馆陶城墙在卫星图上测得长度约近2公里,仅比县城的城墙短了1华里。这样的规模比起县内的其他镇来说要大很多。

南馆陶城墙周长

南馆陶城墙是何时有的?

很大概率是南馆陶初建时就有了,在《大运河时空》过去的文章里曾经介绍过南馆陶最早是建设于元朝,是元朝“站赤”系统的一站。

元朝时所建的南馆陶站

有人或许认为南馆陶以东近在咫尺的东古城是馆陶金朝以前的县城,从而认为东古城就是南馆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两者之间直线距离大约有2公里,虽然今天看起来距离不算远,但在古代因为交通方式的落后,这段距离并不算近,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南馆陶和东古城之间还有孝子村、太平街两个村。此外,在元朝时东古城是民间的大镇,而南馆陶则是官方设施。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南馆陶老街一带的卫星图

当然在元朝初建站赤系统“南馆陶站”时,应该是考虑了附近东古城是个大镇的因素,有足够的人力和物产供给南馆陶站的需要,因此在东古城以西4里的御河(今卫河)两岸建设了“南馆陶站”。到了明朝,南馆陶更加繁华,设有巡检司、陶山水驿、递运所等设施。到了清朝,虽然明朝时期的巡检司、陶山水驿、递运所被废除,但也是漕运系统的一部分。如此的要害之地,是需要防御设施的,南馆陶的城墙很大的可能就在元朝初建时就有了。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卫星图上南馆陶、东古城一带的卫星图,可见两地之间还有俩村

南馆陶的城墙是什么时候拆除的

极有可能和北馆陶城墙的命运一样,在战争动乱年间屡遭战火,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日军驻守之地,敌我双方争夺频繁造成极大破坏,最后在1947、1948年的“拆城墙运动”中被拆除殆尽。今天我们在老街一带看到政府街南侧、永济路东侧有些老房子的地基特别高,那就是曾经南馆陶城墙留下的最后痕迹。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1.《大运河时空 冀鲁交界的一个县,元朝时在运河边建了一个城,这个城却不是县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运河时空 冀鲁交界的一个县,元朝时在运河边建了一个城,这个城却不是县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