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开创基业、称帝建国始,至思宗(怀宗、毅宗)朱由检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煤山自缢止,一共是十七朝(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十六帝(太祖、惠宗、成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代宗、英宗重祚、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为什么大明有十七朝、却只有十六位皇帝呢?上面已经写明了:英宗是重祚,两次当皇帝,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所以,就造成了十七朝、十六帝这样的情况。

在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六年里(不含南明),大明一共有六处皇帝陵寝,分别为:

一、明皇陵

在太祖登基建国之前的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还只是“吴王”的太祖就开始在自己的家乡濠州(安徽凤阳)城南为去世二十多年的父母及兄嫂、侄子等亲人修建陵寝。至太祖登基后的洪武二年(1369年),陵寝地宫大体完工,太祖之父仁祖淳皇帝、母淳皇后、兄长南昌王、盱眙王、临淮王并王妃等都被葬入其中。太祖最初赐陵名为“英陵”,后来改为更直接的“皇陵”。

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皇陵地面建筑全部竣工,太祖曾三次前往谒陵,并命皇太子及诸王多次前往凤阳祀陵,祭拜先祖。“明皇陵”也是大明第一座‘皇帝陵寝’。

二、明祖陵

太祖在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大明后,追封四代祖先为皇帝,除了父亲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为仁祖淳皇帝、并安葬于濠州皇陵外,太祖还追尊自己的高祖朱百六为德祖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懿祖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不大明当时刚刚立国,百废待兴,所以德祖、懿祖、熙祖的陵寝暂时没有动工。

洪武十九年(1386年),国家已经安定,社会经济也大体恢复,安葬仁祖的皇陵也建造好了,于是太祖开始为高祖父、曾祖父、祖父修建陵寝。经过一番寻找,太祖在其祖父的实际葬地——中都凤阳府泗州盱眙县(江苏盱眙)开建“明祖陵”,作为高祖、曾祖、祖父的陵寝(衣冠冢)。经过三十多年的续建,永乐十一年(1413年),成祖朱棣为祖陵修造了棂星门及围墙,大明第二座皇帝陵寝“明祖陵”最终落成。

三、明孝陵

洪武十四年(1381年),太祖已经五十四岁,年过半百,需要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了。于是,他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选址,为自己及皇后修造百年后的陵寝。李新经过多方寻找后,确定了京师(南京)东面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一块风水宝地,奏报太祖钦定后,便开建陵寝。

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马皇后去世,此时帝陵地宫已经完工,于是马皇后被先期葬入帝陵内,不闭宫门,以待太祖将来百年后合葬。因为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皇后”(当时太祖尚未驾崩,所以马皇后的“孝慈高皇后”谥号当时还没有系帝谥“高”),而太祖也标榜“以孝治天下”,所以这座帝后合葬陵寝就被赐名为“孝陵”,这是大明第三座皇帝陵寝。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成祖朱棣给父亲的陵寝建立了“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标志着孝陵地面建筑全部建成(后世之所以称明太祖陵寝为“明孝陵”,是因为在清朝时,清世祖的陵寝也叫“孝陵”,为了加以区别,所以明太祖的陵寝被加了个“明”字,称为“明孝陵”)。

四、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这十三位皇帝陵寝群的合称,位于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占地面积大约一百多平方公里。

当初“靖难之役”获胜后,从侄子建文帝手里夺取了皇位的明成祖(太宗)朱棣因为自己起家的大本营在顺天府(北京),统治的基础也在北方,而北方的防务关系着大明的存亡,于是成祖有意迁都顺天。所以永乐五年(1407年)成祖徐皇后(仁孝皇后)去世后,成祖并未效法父皇在京师(南京)为自己和皇后选择陵寝地址,而是按照江西术士廖均卿的建议,去顺天府周围选择陵址。

廖均卿经过勘探后上奏成祖,说顺天府昌平县北有“吉壤”,名黄土山,且“天门山拱震垣,地户水流囚谢”,是上佳的风水宝地。于是成祖决定就在此为自己及徐皇后建造陵寝,并赐黄土山名为“天寿山”。永乐七年(1409年),帝陵开建,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地宫建成,徐皇后被先期葬入地宫。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驾崩,也被安葬于天寿山皇陵内,继位的仁宗朱高炽给父母合葬陵命名为“长陵”。至宣德二年(1427年),长陵地面建筑基本完工,这是明十三陵中的第一座帝陵,也是十三陵的主陵。此后二百多年里,成祖的后世子孙中,一共有十二位皇帝被先后葬入天寿山陵区,陪伴在他的身旁。

五、明显陵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宪宗第四子兴王朱祐杬薨逝于藩地湖广安陆州(湖北钟祥),他的侄子武宗朱厚照给四叔赐谥号“献”,称“兴献王”,并命礼部、宗人府按亲王规制坟园制度,给兴献王在安陆州松林山选定了吉地,建造墓园。正德十五年(1520年),园寝落成,葬兴献王于内。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十一岁的明武宗正德帝因病驾崩,身后没有子嗣,同时也没有亲兄弟可以承继皇位。于是,在内阁首辅杨廷和和皇太后张氏的主持下,时年十六岁(虚岁)、还在服父丧的兴献王世子朱厚熜以“位次最近、伦序当立”的名义,被接进京师,幸运的继承了堂兄武宗皇帝的皇位,成为大明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

世宗即位后,因为统嗣问题(就是以谁为皇考)和文臣们产生了激烈矛盾,并凭借皇帝身份和文臣们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大礼议”之争,因为不涉及本文重点,这里就不加以详述了。总之,世宗即位后,先后给生父兴献王朱佑杬加尊“兴献帝”、“献皇帝”、“皇考恭穆献皇帝”等尊号。最终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世宗给父亲加尊谥号“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神主升袝太庙,位在武宗之上。兴王朱佑杬去世二十年后,在儿子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全套皇帝的礼制和尊荣(虽然是在身后),并进入了太庙,得以和祖宗们一起接受后世子孙的供奉。

兴献王从正德十六年(1521年)六月被儿子追尊为“兴献帝”后,他的亲王园寝就开始按照帝陵的规制不断升级改建。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兴献王园寝更换黄琉璃瓦,并修筑神路。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兴献王被上尊号“献皇帝”的同时,他的园寝正式更名为显陵。嘉靖四年(1525年),显陵兴建新的玄宫及宝城,并用一座高大的平台(瑶台)将新宝城与之前的旧王坟宝城连接起来,这种规制,在明代所有帝陵中是唯一的特殊格局。

嘉靖十七年(1538年),世宗生母章圣皇太后蒋氏薨逝,世宗“欲迎皇考梓宫迁于天寿山”,和母亲合葬,以便自己日后祭拜,于是遣钦天监官员在天寿山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准备将显陵从承天府迁到北方。但世宗在嘉靖十八年(1539年)南巡承天府拜祭显陵后返京视察大峪山在建陵寝时,将大峪山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了比较,认为“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即显陵所在的松林山,世宗即位后改名)完美”,决定“奉慈驾南袝”(将蒋太后灵柩送回承天府安葬)。五月,世宗派勋戚京山侯崔元护送蒋太后的灵柩南归,七月抵达承天府后,蒋太后同睿宗合葬于显陵的新玄宫内。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九月,显陵的地面建筑扩建工程才最后完工,这是大明在南方修造的最后一座帝陵(不含南明)。

前文已经说过,大明一共十七朝、十六代皇帝,除了太祖是葬在南京的孝陵,惠宗因“靖难之役”败于四叔成祖而失踪、无实际陵寝之外,成祖北迁后尚有十四位皇帝,但在京师天寿山陵寝区内,却只有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这十三座皇帝陵寝。那么,少了的那一位皇帝是谁,他的皇陵又在哪里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大明第六座皇陵——“景泰陵”。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几乎颠覆了大明社稷的“土木堡之变”爆发,被权宦王振蛊惑着亲征瓦剌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获,随军的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五十余名大臣战死,五十万大军损失殆尽。

此后瓦剌裹挟着英宗破关攻入北直隶等地,并抵达京师郊外,想要以英宗为要挟,逼迫大明做出“城下之盟”。在于谦等主战派大臣的坚持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在危急时刻被拥立为帝,以稳固人心,英宗被遥尊为太上皇。朱祁钰即大明第七代皇帝——景泰帝(代宗)。

在景泰帝和于谦等主战大臣的全力策划和齐心指挥下,大明君臣上下同心、京师军民士气高涨,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至二十,这十天内,明军将入寇的瓦剌军对京师的进攻一一挫败,迫使瓦剌在无计可施之下带着已经是太上皇的英宗撤兵返回了塞外,随后向大明派出使者要求议和,这场大明立国以来所遭遇的最严峻危机终于得以消除。

景泰帝在危急时刻承担起重任,以皇帝的身份力挽狂澜打退了瓦剌的进攻,确实是为大明社稷立下了大功。当时那样兵临城下的紧急情况,让他没有时间去想其他事情,首要任务是打败瓦剌的入寇,稳定社稷为先。所以他对尊兄长英宗为太上皇、继续以侄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等事情都没有太大异议。

但在击退瓦剌,局面恢复安定、而自己也坐稳了皇位后,景泰帝出于对皇位的眷恋和对英宗的猜忌,其实内心是不大愿意迎回英宗的,那样的话两个皇帝同尊,实在是很尴尬。但是公开表示不迎回太上皇又不行,所以景泰帝只得派出使者和瓦剌议和,做做样子给天下臣民看一下。但使者出发时,景泰帝对他们下达的议和指令极为模糊,只嘱咐议和,没有安排迎回英宗之事,诏书中也没有提及奉迎太上皇返回。

可是让景泰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议和使者右都御史杨善和工部侍郎赵荣的努力下(尤其是杨善,他出于对英宗当年恩德赏识的回报、还有借机一搏的的心思,在没有获得景泰帝拨付钱物及事先同意的情况下,变卖了自家的家产和田地,准备了一批钱财,用于和瓦剌谈判时赎回英宗所用),瓦剌首领也先被他们忽悠得飘飘然如成仙一般,再加上杨善准备的不薄钱财金帛,也先稀里糊涂就答应了杨善等人将英宗返还大明、两国达成和议的请求。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二,“北迤”了一年之久的英宗在和议达成后,被瓦剌放归返回大明。八月十五,距离土木之变一周年的时候,英宗一行人从京师安定门入城,回到了他阔别一年的京师。

景泰帝没想到弄巧成拙,杨善他们居然真的把太上皇给迎回来了,心里实在别扭极了,但在表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于是,景泰帝打起精神,亲自到皇宫东安门外迎接兄长返回,史书中记载兄弟俩见面时热泪盈眶,嘘寒问暖,互致问候,兄友弟恭的场景很是感人。但英宗和景泰帝内心中是怎么想的,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出于皇权的排他性和独尊心理,景泰帝内心充满了对英宗的猜忌和提防,生怕这个太上皇会凭借前皇帝的身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或者和往日的旧臣们暗中勾连策划、夺回大统。所以,在英宗返回不久后,景泰帝就将兄长“荣养”在南宫之中,隔绝了他和外界的联系,以防他卷土重来。

此后七年间,疑心病作祟的景泰帝对在南宫内形同“软禁”的兄长、太上皇英宗加派守卫、时刻提防、以免其交通外界,对自己的皇位产生威胁。英宗在南宫中生活窘迫,如同高级囚徒一般不得自由,除了生母皇太后孙氏可以时时前来看望外,和其他人基本断绝了来往,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七年多的“隐居”生涯。

如果一切情况都正常的话,英宗就将以“太上皇”的身份,默默无闻地“终老”于南宫之中,然后以远远低于皇帝仪制的规模安葬了事,后来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的“裕陵”位置,再也不可能是他的了。

可之后的事情就是那么的不正常,或者说诡异,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景泰帝经过一番殚精竭虑的策划,好不容易才取得阁臣们的支持,废黜了英宗长子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亲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但朱见济却无福承受,刚刚当了一年多的皇太子,就在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病夭,导致储位空虚。并且景泰帝在这以后再也没有生出子嗣,大明国本迟迟不能确立。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重即将不起,大明社稷一时间陷入了无人继承的境地。

关键时刻,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司设监太监曹吉祥等有别有用心的臣子为了夺取“拥立之功”,经过周密策划后决心铤而走险,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晚率私兵千余人直闯南宫,簇拥着提前得到消息的英宗,登上准备好的御辇,直奔皇城奉天殿。

诸人至东华门后,守门士卒见有人无故闯们便出声喝止,英宗亲自大声回应:“朕太上皇也!”士卒们见到太上皇后不敢阻挡,英宗得以入东华门、登奉天殿,进入殿内。事先守候在奉天殿的曹吉祥则早就准备好了接应事宜,率部分內官太监叩拜于奉天殿前,山呼万岁,并命乐队开始奏乐,钟鼓齐鸣。

当时恰逢早朝,百官已经入宫准备朝拜皇帝,听到鼓乐声后还以为是景泰帝临朝,于是不明就里的群臣纷纷拜伏于殿前,按照仪式叩拜山呼,英宗则端坐奉天殿御座上,坦然接受朝臣参拜。这时有大臣发现不对,居然是太上皇坐在殿上接受叩拜,正在大家迟疑踌躇之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当先入殿,徐有贞并大声喝道:“诸臣工,太上皇已经复位,前来觐见!”

诸臣面面相觑,迟疑片刻后,还是按照各自官职大小,在奉天殿内外三跪九叩,朝觐“复位”的英宗。距土木之变七年多之后,英宗再次夺回了皇位。这就是大明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夺门之变”。

其实“夺门之变”发生时,景泰帝已经多日不能下床,躺在深宫内的病榻上苦苦捱日子而已,当“太上皇复位”的消息传到后宫时,气息奄奄的景泰帝无计可施,只是木然地说:“好,好!”,此后便不再开口说话。

英宗复位后,立即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年),却忘记了在复位诏书中写上“废黜”景泰帝的内容,一时间大明居然同时有两个皇帝在位,闹出了大笑话!

等到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总算反应过来的英宗虽然羞恼异常,但复位诏书已经无法更改,无奈之下只得以生母孙太后(景泰帝嫡母、宣宗皇后)的名义下旨,斥责景泰帝“不孝、不弟、不仁、不义、恬不知省,拒谏饰非;......,”,然后“遂废”,将景泰帝废为郕王,并迁到皇宫外的西苑软禁。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下旬,本来处于重病中的景泰帝没有像英宗所希望的那样病情逐渐加重、即刻病危,然后顺理成章的“驾薨”,反而渐渐好转了起来!他的身体居然有所恢复,下床走动的情况都已经出现。

得知弟弟的病居然要好了的消息后,英宗顿时深感不安。为了避免意外之事发生,一向有“妇人之仁”名声的英宗在犹豫了几天之后,为了避免死灰复燃,终于狠下心来,决定消除隐患。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十九,英宗暗地里命內官监太监蒋安夜赴西苑,把身体刚刚恢复的景泰帝朱祁钰用锦帛活活勒死在寝宫内,景泰帝遇害时,年二十九岁。

当初景泰帝在位时,曾经废黜了原配汪皇后,改立皇太子朱见济的生母杭氏为皇后。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朱见济病夭后,杭皇后的身心也深受打击,乃至一病不起,于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薨逝。

按照传统,大明历代皇帝(北迁后)的陵寝都要在昌平天寿山皇陵区内选址,之前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都是选址于天寿山。而英宗继位时还年轻(只有八岁),不必着急修造陵墓,直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出征被俘时,他也没有在天寿山内选址修造皇陵。

景泰帝登基后,同样因为年轻而不需要匆忙修建陵墓,所以他一直没有在昌平皇陵区内选址动工。但景泰七年(1456年)杭皇后薨逝后,必须修建陵寝以安葬皇后,同时自己百年之后也将安葬于此,所以景泰帝在景泰七年下诏命钦天监在天寿山下挑选吉壤,作为自己和杭皇后的合葬陵寝。

得到景泰帝诏命后,钦天监马上行动,在天寿山南麓找寻吉地。最终,在仁宗献陵左侧大约一里处,钦天监找到了一处上好吉地,作为初选地址上报给景泰帝。在看过地势和风水草图后,景泰帝钦定了钦天监上报的陵址,命工部会同昌平守陵护军立即开工,在天寿山陵区内修造自己和杭皇后的合葬陵。

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皇陵地宫完工,当月杭皇后就被安葬进地宫,此时景泰帝尚在世,所以陵墓没有取名,只以“寿陵”作为代称。据史料记载,寿陵“建筑雄伟,明楼高耸,可与长陵、献陵相拟,犹胜景陵。”就是说景泰帝的陵寝修造得高大气派,和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差不多,比宣宗的景陵更加宏伟壮丽。

景泰帝在天顺元年(1457年)被“废黜”、然后不明不白地“薨逝”于西苑后,复位的英宗自然不可能再把他葬入天寿山皇陵区内那座“寿陵”内了。英宗给弟弟赐了个“戾”字恶谥,称其为“郕戾王”,然后勉强以亲王之礼把他安葬在京西金山(玉泉山)皇族陵寝区内,称“郕戾王坟”。

而天寿山皇陵区内景泰帝自己的寿陵,则被英宗在天顺元年(1457年)五月下诏命工部尚书赵荣率军队加以拆除,地面建筑全部被摧毁,夷为平地;而地下的玄宫和安葬其中的杭皇后尸骨,则按照英宗诏令中“尽毁之”的命令,一并毁去了。从此,天寿山下这座原本雄伟宏大的皇陵旧址上草木丛生、瓦砾满地,,一片荒芜凄凉景象,昌平的皇陵护军们称这里为“景泰洼”。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驾崩,临终前遗命皇太子朱见深(即宪宗)为自己在天寿山皇陵区内选择吉地建陵,并再三嘱咐不得使用被毁的郕王寿陵原址。宪宗登基后在离“景泰洼”大约一里半的地方寻找到了吉地,随后修造陵墓作为父皇的陵寝,即英宗的“裕陵”。

宪宗登基后,出于平息朝野议论、凝聚人心的目的,在成化十一年(1475年)下诏恢复了叔父景泰帝的帝号,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重新修整玉泉山的景泰帝陵寝,改“郕戾王坟”为“帝陵”,这就是大明第六处皇陵——景泰陵。

但实际上,宪宗对景泰帝陵寝的修饰仅仅只是略加修缮维护而已,,陵寝的地面建筑依旧是王陵规模,主殿、配殿的琉璃瓦还是绿瓦,陵碑也立在了宫门外偏东的位置(王陵规制),这个时候的景泰陵徒具帝陵之名,实际还是王陵。而和其他大明皇帝相比,景泰帝只有“恭仁康定景皇帝”这五个字的谥号,并且没有庙号,不能进太庙享受后世子孙的供奉。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三月,世宗路过玉泉山,特地拜谒景泰陵。在拜谒过景泰帝后,世宗认为景泰陵不符合帝陵的体制,有碍朝野观瞻。于是世宗下诏将景泰陵诸殿都改为黄瓦覆盖在,并于陵门之外、大门之内的正中位置新建陵寝碑亭,将原本在大门左侧的陵碑移到亭中,这样,景泰陵才略具了皇陵制度,不过规模还是不能和天寿山皇陵区内其他皇帝的陵寝相比。此后一直到明亡,景泰陵再也没有改建和增饰,这是大明历代皇陵中,一个特殊的例子。

历史长河在不断流淌,从英宗的裕陵之后,天寿山皇陵内先后又修造了宪宗的茂陵、孝宗的泰陵、武宗的康陵、世宗的永陵、穆宗的昭陵、神宗的定陵。而历代皇帝在建陵时,均不约而同地避开了“景泰洼”,在天寿山其他各处修建陵寝。

景泰帝去世一百六十三年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五十八岁的明神宗朱翊钧驾崩,皇太子朱常洛经过二十年漫长等待,终于熬过暗淡的储君生涯,摆脱了如履薄冰、时刻担忧的生活,于八月初一继位为帝,这就是大明第十四代皇帝——明光宗。

光宗即位之初颇想有一番振作,但他自青年时期就心情压抑、品性怯懦,这导致他身体羸弱、容易被外病侵蚀,到继位时已经未老先衰了。再加上神宗驾崩后光宗以嗣君身份举哀致祭,要主持繁琐冗长的葬礼和祭奠礼仪十分辛苦,所以登基后光宗的身体更加虚弱不堪。

与此同时,因“夺嫡”之事和光宗积怨颇深的神宗宠妃郑贵妃(已经升级为皇太妃)在光宗继位之后心中十分担忧和害怕,唯恐光宗会报复自己,为了示好和示弱,郑氏给光宗送去了自己宫里的八个美女服侍其日常生活,表示敬畏服软之意。

光宗登基还没几天,为皇太子时的懦弱、谦卑的心态还来不及调整,在突如其来的美色引诱下自然把持不住,于是乎本来就千疮百孔的身体迅速透支,登基后不过十来天,光宗就病势沉疴,卧床不起了。

为了保命,重病中的光宗病急乱投医,误服了内臣崔文升所进泻药,以及鸿胪寺丞李可灼奉上的“仙丹红丸”,使得病情更加雪上加霜、无可挽回。至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三十,即位才二十九天的明光宗朱常洛,还没有真正享受过皇帝的尊贵和权力,就在油尽灯枯的无奈之中溘然长逝,年仅三十九岁。

光宗驾崩后,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重臣奉遗诏辅佐皇长子登基,承继大统。九月初六,皇长子朱由校在辅臣们的拥戴下于奉天门继位,即大明第十五代皇帝——明熹宗。

泰昌元年(1620年,这一年八月前称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称泰昌元年)十月,年轻的熹宗主持仪式将皇祖神宗皇帝、嫡祖母孝端皇后(神宗皇后)、祖母孝靖皇后(光宗生母)合葬于天寿山陵区内的定陵后,再下诏命钦天监尽快在陵区为父亲光宗皇帝和早逝的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挑选吉壤,修造合葬陵寝。

当时,天寿山皇陵区内因为已经先后葬入了十位皇帝,拥挤得很,上佳吉壤已经不多,钦天监在短时间内无法为光宗卜选到上好吉地,为了不使大行皇帝久久不得入土为安,礼部、钦天监、工部诸司在商议后向熹宗联合上疏,请求将一百六十三年前被平毁的原景泰帝寿陵所在处“景泰洼”,作为大行皇帝的万年吉地。

为了说服熹宗,钦天监和礼部还特别向熹宗进言,说“景泰洼”位于天寿山南麓下,在仁宗的献陵和英宗的裕陵之间,距离成祖的长陵也不远,确实是地势极好的风水宝地,当年被毁实在是因为景泰帝无福消受,并不是风水气运的问题。

熹宗听完奏疏、并御览了预定地址的草图后也很满意,最终同意把“景泰洼”清理改建后作为父皇的陵寝。同时,熹宗还特赐陵名为“庆陵”,并从内帑中拨付一百五十万两作为修造费用。

天启元年(1621年)正月十九,沉寂了一百六十三年的“景泰洼”,在更换了“庆陵”的新名称后正式动工重建。七月二十九,地宫完工,九月,光宗皇帝、孝元皇后、孝和皇后灵柩安葬进地宫中。之后庆陵的地面建筑继续修造,至天启六年(1626年)才最终完成,其建筑采用了昭陵(穆宗)和献陵(仁宗)的形制,十分精美宏大,天寿山下的历代皇陵中,庆陵属于上等规制。荒废了一百多年的“景泰洼”,就此改头换面成为了光宗的“庆陵”,它肃穆森然、光洁齐整,松柏参天,恢复了它“上佳吉壤、风水宝地”的原来面目,成为天寿山皇陵区内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后,加上熹宗的德陵以及思宗的思陵,昌平天寿山下的大明皇陵终于形成了“十三陵”的最后规模,而原本要葬在天寿山下的景泰帝,却因为“夺门之变”而失去了应有的身后待遇,只能孤零零地栖身于玉泉山下偏僻之地的“景泰陵”中,陵寝旧址也被后世子孙占用。直到他去世一百八十八年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帝朱由崧为七世叔祖景泰帝朱祁钰上庙号“代宗”,增谥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这才使得景泰帝达到了其他大明历代皇帝的身后待遇和太庙内的尊崇仪制,而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

1.《伯虎42 成祖迁都之后,大明有十四代皇帝,为何天寿山只有十三座帝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伯虎42 成祖迁都之后,大明有十四代皇帝,为何天寿山只有十三座帝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