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即兴作诗,似乎只有作诗才能表现出当时的环境和心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作诗的天赋。

我们熟知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苏轼等这些都是鼎鼎大名的大诗人,他们流传下来的诗都被人们反复鉴赏。

足以看出这些诗人们在古代就已经受人追捧了,不然不可能把他们的诗流传成百上千年,即便这些诗人都很有才华,但他们一生作诗颇多,不可能首首都广为流传。

一个诗人一生能有一首诗被人们记住,就已经很荣幸了,而这些大诗人他们可不止一两首,而是数十首。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课本里,我们总能看到这些诗人的巨作,能被录入学生课本中的诗一定是被所有人认可的存在。

历朝历代这么多诗人中,似乎很少能看见堪比这些大诗人的皇帝,要知道皇帝都是才华横溢,他们或许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很有一套,但在作诗上确实略逊一筹,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写诗狂魔”乾隆。

“写诗狂魔”乾隆有多疯狂

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清朝皇帝应该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皇帝,或许是最接近现代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总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这三位皇帝中,乾隆应该是最特殊的,因为他的种种行为都与众不同,比如乾隆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和康熙雍正的简约风完全不一样。

其次乾隆非常喜欢盖章,遇见自己喜欢的字画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鉴赏一下盖一个章,久而久之这些字画上面全部都是乾隆的章,所以乾隆也被称为“盖章狂魔”。

除此之外乾隆还特别喜欢作诗,他几乎每一天都要作诗几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要知道《全唐诗》两千多位作者也才做了四万多首诗。

“写诗狂魔”乾隆只管写诗不管其他,以至于乾隆几乎没有一首诗让众人皆知,也不知道乾隆该哭还是该笑。

一些以乾隆为主角的影视剧中,也完美表现出了这一点,或许是乾隆不像其他诗人那样游历四方,所以难以写出脍炙人口的好诗。

作诗四万首,唯有一首进了课本,最后一句还是纪晓岚“补”的

乾隆一生一共写了四万多首诗,但是没有一首是人们能脱口而出的,唯独有一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这首诗就是《飞雪》。

据说乾隆有一次带着臣子们微服私访,来到了西湖边凑巧的是天空下起了大学,乾隆触景生情,便开始作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乾隆卡壳了。

为了避免尴尬,身旁的臣子们开始想办法,纪晓岚才华横溢立马补救,给乾隆的这首诗“补上”了最后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

确实这最后一句才是点睛之笔,若没有这一句整首诗就失去了亮点,前三句都在描绘雪下得很大,最后一句雪花掉落了雪白的芦花中,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纪晓岚的及时补救,让乾隆脱离了尴尬,也让这首诗一下子亮眼了很多,或许是因为足够简单又表现出了大雪纷飞的场景,所以录入了小学课本,让孩子们都能鉴赏。

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应该重质不重量,就像乾隆所写的四万多首诗中,唯独这一首进了课本,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还是别人帮忙补的。

若乾隆能在空闲之余好好作诗,或许能有几首流传下来,可惜骄傲的乾隆皇帝偏偏认为自己才华横溢,略微思索就能作出流芳百世的诗,没想到恰恰相反。

皇帝虽多,但像乾隆这样的确实少,明明不是很擅长但偏偏就不信邪,这种精神不知道该赞扬还是该嘲笑。

不过乾隆作诗不太行,但在处理国家大事上还是很有一套的,不然也不可能让整个清朝发展到康乾盛世的最高峰。

参考资料:《清史稿》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1.《三史看鉴 乾隆作诗4万首,只有1首进了课本,最后一句还是纪晓岚“补”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史看鉴 乾隆作诗4万首,只有1首进了课本,最后一句还是纪晓岚“补”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