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代的农业生产比较落后,完全依赖于老天爷的眷顾,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农民们尚且吃不饱饭,一旦遇到灾年更会饿殍遍地。

自古以来古人就特别重视勤俭节约,并将其当做一种道德品质,不断教育下一代要深刻的意识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诗人李绅创作的《悯农二首》,更是道出了农民的辛苦和珍惜粮食的重要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国摆脱粮食危机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而已,大家更要珍惜粮食,并做到餐餐光盘。说到这里,古代就有一位商人,冒死从国外偷回一根藤,拯救中国3亿多人口,至今仍被纪念。

一、古代商人陈振龙

陈振龙出生于1543年家乡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青桥村。他大约二十岁的时候中了秀才,不过后来却连乡试都没通过,他见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希望破灭,于是便弃学从商。

如果不是这样恐怕我国就少了一位“甘薯之父”。大家平时吃的红薯,并非是我国的农作物,虽然现在比较常见,但早在500多年前却并没有在我国栽种的经历。

但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巧合,如果陈振龙通过了科举考试,那么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陈振龙的家乡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当地人基本上都是渔民。

也有能力比较强的人,出海去东南亚各国经商,而放弃科举考试的陈振龙,早在万历年间跟随家乡的商船,一起来到了东南亚吕宋岛,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

对于一个心高气傲的读书人而言,经商不仅是“下九流”而且也不适合他,所以陈振龙只能和别人学习做买卖的技巧。

虽然他的经商经验并没有长进,但却发现了一个足以拯救中国老百姓的秘密。他发现吕宋当地有一种比较神奇的农作物,它就是生长在沙地里的“朱薯”。

据陈振龙观察,当地的农民基本上都以种植朱薯为生,后来他通过询问当地农民得知,朱薯是非常好种植的农作物。

由于朱薯不挑地、不挑水,所以即使生长在干燥的沙土里,也依然可以长势喜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农作物的产量极高,而且烹饪方法也很简单。

待到朱薯成熟之际,只要从土地里挖出来,然后用清水洗干净之后放入锅里,无论蒸煮都可以轻松熟透。

口感方面软糯、细腻、甘甜,吃起来就像糯米糕一样香甜,其实,朱薯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甘薯,又可以称为地瓜、红薯等。

陈振龙意识到了这种农作物的重要性,一旦他能将朱薯带回中国,那么家乡父老乃至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也就不用在年头不好的时候挨饿了。

但他的这种想法太天真了,因为根据吕宋的法律规定,朱薯等农作物不允许私自带出国境,否则一旦被抓就要砍头。

但作为读书人的陈振龙,并没有被这个困难吓倒,他想出了一条妙计,并且成功将朱薯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二、陈振龙偷带朱薯回国

那么陈振龙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原来他利用商船回国的机会,将“朱薯藤”绞入吸水绳中,这样在外观上根本分辨不出来。

他就这样瞒天过海地,将这颗救命稻草“偷渡”回福州了。有他早在吕宋的时候,就已经和当地人学习了栽种朱薯的方法,所以回国后便开始在老家尝试着栽种。

让他喜出望外的是竟然成功了,于是陈振龙将一根根朱薯藤,推广到整个长乐县,当地的农民最开始虽然半信半疑,但一件事的出现让他们彻底放心了。

陈振龙在家乡推广种植朱薯的第二年,福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害,但唯独福州长乐县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没有挨饿。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栽种的朱薯,不仅实现了吃饱肚子的愿望,而且还避免了大规模的流亡。后来陈振龙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将种植朱薯的好处告诉了他。

金学曾听后赶紧派人开始大规模推广朱薯种植技术,于是舶来品朱薯成为了老百姓的救命口粮,人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薯”。

结 语

吃饭问题一直都困扰着人类,就算在 科技时代也依然有人饿肚子。虽然现在中国人不用再为饿肚子而担忧了。

但做人却不能忘本,像陈振龙这样的伟人,应该被牢牢地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因为没有像他们这样的人,或许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要饿肚子,不过中国人已经牢牢地端住了饭碗。

1.《历史芷天 商人陈振龙:冒死从国外偷回1根藤,拯救3亿人口,至今仍被纪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芷天 商人陈振龙:冒死从国外偷回1根藤,拯救3亿人口,至今仍被纪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