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长期耽于享乐,不理朝政的汉灵帝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但是对他来说还有许多事情没有解决。其中就包括自己死后东汉王朝继承人的问题,尽管在备选的两个儿子中,他更加偏爱小儿子刘协。但在汉朝四百年中长时间占据意识形态核心的儒学,显然不能允许汉灵帝行使废长立幼的权力,于是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汉灵帝只得后退一步,与自己的大舅哥大将军何进达成协议。希望能在长子刘辩即位的情况下,至少维持住东汉王朝的统治直到其成年。然后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汉灵帝万万没想到他所看重并且倚靠为助力的大将军何进,最后竟然非常轻易地就丢掉了自身的权柄,甚至于直接在政变中被暗杀。那么何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又会最终栽倒在政治斗争中呢?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何进虽然出身低,但绝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无能之辈”。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点,其一是汉灵帝在镇压黄巾之乱的过程中,最先想到并且委任以最高权柄的心腹重臣就是何进。从这里可以看出何进在之前的表现不能说是非常拉胯的,否则汉灵帝也不是个傻子,不可能真的启用废物来应对国家突发的大型危机。而何进在整个黄巾之乱平定的指挥过程中表现也中规中矩,重用皇甫嵩、朱儁和卢植三人,严格按照汉灵帝的部署行事,这一切足够证明何进本身的执行力很强。

其二是,在黄巾之乱平定后直到灵帝去世的数年间,何进在朝廷内部联络士族共同对抗汉灵帝所宠信的宦官,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自己的威望抬升。另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后来称雄一方的袁绍或者曹操,都曾经在何进手下担任幕僚,而他们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能甘心在何进手下做事,至少说明了他们都认可何进本身的能力。

但是在这些表象之下,何进的几个致命弱点,也随着他地位的不断抬升暴露出来。首先是何进这个人目光短浅,他看到了眼前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去认真思索在这些问题以外的处理方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宦官问题,众所周知东汉王朝常年重用宦官,甚至于宦官成为了维持皇权统治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这种情况的诞生本身是有其客观历史条件的,尤其是跟何进所处的外戚身份有很大关系。甚至可以说最早的东汉皇帝重用宦官,就是为了应对外戚专权的挑战。结果何进面对这种情况竟然把自己跟宦官的政治矛盾看做是可以缓和甚至于达成共识的,这种近乎于政治小白的神操作,直接将何进送进了坟场,最后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能够蒙骗过何进,确实跟何进始终没有意识到敌我矛盾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是何进这个人做事情优柔寡断,根本不存在那种杀伐果决的决断能力。是,作为外戚,在很多时候也许并不需要板起一张脸提防所有人,但何进所处的局面和面临的危险他自己竟然一点都意识不到。时而听信别人的劝告准备放过宦官势力,时而又准备痛下杀手把他们彻底清理干净,这种首鼠两端的作风注定了即使何进身边的很多人也逐渐开始对他失去信心,尤其是当后来何进竟然准备迎接以董卓为首的西凉军阀进入京城之时更是如此。外藩不能入京几乎是历朝历代的共识,尤其是手中握有兵权且首都的政治秩序大乱,没有权利主心骨的情况之下更是如此。但何进要处理宦官竟然用了这种可能直接把自身势力都一起带走的阴间招数,简直可以说脑残到了极致。

由此可见,何进之死完全来源于自身能力的拉胯,总体来说何进并不具备挽救危局的力量,他此前借助一切方式巩固和提升威望,处于一种非常深刻的不安全感。但是当这种不安全感被何进自身的地位缓解后,他就不会再去思考自己下面的处境,而是沉浸在这种“老子天下第一”的自满氛围中,对于这样一个人,无论外界用尽各种方式去提醒和帮助他,结果都会一样惨淡。可以说何进本身的性格弱点,是造成最终他死于非命的根本原因。宦官能够诛杀他,想必也是因为对他的了解而决定赌一把。

1.《焚音史记 大将军何进之死完全来源于自身能力的拉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焚音史记 大将军何进之死完全来源于自身能力的拉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