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的浙江状元沈晦,记忆力超群又才高气傲,他曾多次对人说:“自古及今,天下只有三个货真价实的秀才,孔大头孔夫子算一个,王安石、苏轼合算一个,加我沈晦。仅此三个而已!”

宣和六年(1124年),沈晦被点为状元,他是北宋最后一位状元。

不久,沈晦奉命陪肃王赵枢出使金国,住在燕山的怜忠寺里。

一日,两人在寺内游览,偶然发现一通唐代的石碑。碑文多为对偶句,共约三千余言。

沈晦有心要把碑文背出来,显显本事,便连着朗诵了两三遍。

肃王赵枢却连看也不看,一边听他朗诵,一边在周围转来转去,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回到住处之后,沈晦立即取出纸笔,把那通碑文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地方就空着。

也亏了他,三千多字的碑文,通篇只空下14个字。

写完之后,沈晦很得意地拿给肃王看。

赵枢看了看,拿起笔来把14个空缺的字全补上,还改正了沈晦写错的四五处。然后不动声色地放下笔,一点也沒有得意之色。

沈晦拿起纸来一看,不禁大惊失色,从心里佩服肃王的记忆力和沉稳风度。

从此,沈晦大大收敛了他骄傲自负、自吹自擂的毛病。

博闻强记、文思敏捷、下笔千言,是历代状元们的本事。但是皇帝及考官,有时候并不欣赏才高气傲、锋芒毕露的这类才子。

宋太宗就很反感以快为荣的才子们,曾经严厉打压过这种华而不实的风气。

因为急需大量人才充实官员队伍,北宋初期频频举行科举考试,而殿试都以最先交卷且无纰漏的考生为状元。

宋初三十年间产生的22位状元,都是因抢先交卷而夺魁。

淳化三年(992年),又要举行会试了。

这科应试者共1.3万人,这样的空前盛况,是有科举以来未曾有过的。

趁着这一次超大规模的会试、殿试,宋太宗命令考官们要治一治争先交卷的浮华之徒。

会试考三场。

第一场考试,年仅17岁的江南考生钱易,不到中午已经做完答卷,得意洋洋地第一个交卷出了场。

考官们心照不宣,矫枉过正地连卷子都不看,用红笔一抹,当作废卷子拋弃在一旁,并取消了他参加第二、三场考试的资格。

三场会试结束,文才颇佳却速度较慢的河南考生孙何当拿了第一。

“快手”们对此很不服气,一个叫李庶几的召集一批通过会试的考生,聚集在京城一家饼子店进行写作比赛,扬言谁在厨师烙好一张大饼的时间内完成一韵诗,谁就是高手,就可能在接下来的殿试中一举夺魁。

消息传开,太宗和大臣们对这些人更加反感。

殿试时,太宗亲自拟了一道冷僻的题目,从《庄子·寓言》中摘出“卮言日出”四个字作为赋题,想压一压“快手们”的气焰。

殿试开场了。

李庶几还没有完全弄明题意,就急忙下笔写了一篇,别人还在苦思冥想时,他就抢先交了卷。

其他“快手”一见,也争先恐后匆匆写完,交卷出场。

李庶几很得意,以为这回状元是十拿九稳了,加上他的崇拜者纷纷吹捧,他更加自我陶醉,还没等传胪、张榜,他就让仆人大肆张罗,为庆贺自己状元及第作准备。

太宗得知后大怒,下令将李庶几和他的同伴们从及第进士中除名,并且罚他们两科之内不许参加殿试。

最后的结果,抢先交卷的纷纷落马,“文思苦迟”而“文理可观”的孙何中了状元。

孙何在开封府府试、礼部省试和殿试皆为第一,成为宋代科举中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

从此,以答卷的迟速决定名次的习惯就被取消了。

淳化三年(992年)这一科的殿试,在科举史上意义重大。不仅打压了以快为荣的浮躁之风,还在科举史上第一次采取了“糊名考试”的办法。

另外,这一科,总共录取353名进士,却有302名一甲,空前绝后。

1.《他年相望史海钩沉 科举史上第一次“糊名考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他年相望史海钩沉 科举史上第一次“糊名考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