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2年,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更进一步。但就在曹操满心欢喜的时刻,荀彧的当场反对给了他当头一棒。
《三国志·卷十》有载,“(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这么老功臣的反对,使得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一事难以进展下去,因此曹操心中有所不平。在同年进攻东吴的孙权时,平常都留在大后方筹备的荀彧,被曹操叫到谯郡劳军。等荀彧到达后,曹操把他扣留在军中。
等曹军进至濡须,荀彧因病而留在了寿春,最后忧虑而亡。
《三国志》有载,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 ...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
但是,在范晔《后汉书·荀彧传》,以及裴注引《魏氏春秋》中的不同,荀彧在反对曹操后,被曹操所不喜,并送给了荀彧一个空食盒。曹操这是在向荀彧说,现在他的大后方已经稳固,就算没有荀彧在也一定安定。
而你荀彧要吃饭,我曹操送你一个食盒,而里面却没有饭菜。这么一来,食盒就没有能够发挥其原本的作用,最后该怎么办你荀彧自己掂量。
《魏氏春秋》有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荀彧见到这一个空食盒,心中也明白了曹操的心思,更知道曹操欲要加封九锡一事已经不是他能够阻止得了。于是,便喝了毒药酒而亡了。
尽管对于荀彧的死亡不尽相同,但其中的共同点,就是荀彧都反对曹操进爵,最后才导致曹操恼羞成怒的。那么,荀彧辅佐曹操这么多年,为曹魏的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何会在关键时刻,直接出面反对曹操呢?
其实,荀彧之所以反对曹操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主要就是荀彧一直忠于汉室。而荀彧之所以辅佐曹操,也是曲线救国,待时而动的一种手段而已。
荀彧和关羽一样,都是那种忠于汉室的人。在汉灵帝驾崩后,天下大乱,各诸侯相互兼并。当时,董卓率领西凉军入京,祸乱朝纲,东汉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而摆在这些忠于汉室的人面前的主要问题,就是以何种方式去挽救汉室。
而对此,皇甫嵩选择的是忠于皇命。皇甫嵩是东汉的名将,手上掌握着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而且威望极高。当时董卓十分忌惮皇甫嵩,于是他以汉帝的名义来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实则是为了解除皇甫嵩的兵权。
皇甫嵩忠于皇命,尽管知道这是董卓的阳谋,但还是选择了遵从。也因此,汉献帝丢失了一股有生力量,也助长了董卓的嚣张气焰。而后来的司徒王允,以及朱儁等人,依旧没能够力挽狂澜。
当时的汉室之名被权臣所窃,荀彧也是看到了皇甫嵩,以及王允等人的道路不成功之后,选择了择所归附,待时而动。也就是说,荀彧选择的是曲线救国,想要先依附在一个有实力,而且对汉室也比较认可的诸侯麾下,出谋划策帮助这一诸侯壮大,成为保护汉室的力量。
等到时势稳定之后,再利用时机来取代这一诸侯,从而真正的匡扶汉室。纵观当时的众多诸侯,荀彧最初选择的是袁绍,但可惜的是袁绍并没有匡扶汉室之心,而且优柔寡断,难以成事。
相对的,曹操当时的确是忠于汉室,在势力弱小的时候,就敢率军和董卓一军对战。至于刘备,当时还是无名之辈,荀彧也不认识他。所以,荀彧最后还是选择了依附曹操。当荀彧前来投靠时,曹操还很高兴的他是“吾之子房”。
《后汉书·荀彧传》有载,“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
荀彧这一位“王佐之才”的到来,一定程度上也壮大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举荐了戏志才,郭嘉等谋士。而且还向曹操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谋划,而这一谋略,并不是说荀彧不忠于汉室。
恰恰相反,当时汉帝流离失所,周边都是野心之辈,如果落入他人手中,汉献帝之命并不担保。这么一来,还不如让曹操去迎天子,就算是情况再坏,也有回旋之地。
但可惜的是,随着曹操的实力壮大,曹操的野心也逐渐变大,开始有了取代汉室的心思。而且,随着三分天下,孙刘的联盟,让曹操一时间也难以平定天下。荀彧在其中看不到希望,在年纪越来越大之后,也不免有了悲观的想法。
最后,荀彧反对了曹操,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1.《书生历史说 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为何在关键时刻反对曹操进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书生历史说 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为何在关键时刻反对曹操进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