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刘伯承元帅的军事理论水平之高,那是人尽共知的,在孩子的教育,那也是成绩斐然,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少将,可谓是虎父无犬子。
很多人会说,作为元帅之子,从小所能得到的资源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多,其实不然。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元帅等人最为痛恨的就是搞特殊,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教育,尤为严格。
如刘伯承元帅的长子刘太行,就是一位从未受过父亲“照顾”的红二代。
刘太行出生于1939年,正是抗战最为紧张的时期。刘太行出生后,刘伯承元帅因战事紧张,无法到后方照看,只抽空给其夫人写了一封问候信,在信的末尾,特意注明:孩子生下来就叫太行。
太行太行,指的正是当年的太行抗日根据地,如此大气磅礴的名字,可见刘伯承元帅对其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刘太行的童年虽算不上无忧无虑,但却被照顾得很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刘伯承元帅经常会因为任务四处跑,无暇顾及孩子。因此,刘太行从小就是在徐向前、杨尚昆、朱老总等人的轮流照顾下长大的。所以有些时候,刘太行还会管朱老总叫“朱爸爸”。
后来,刘太行慢慢长大,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有战友就建议刘伯承成立一所干部学校,让领导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谁知刘伯承一听就怒了:“只有领导在打仗吗?普通战士牺牲了多少?他们的子弟难道就因为父亲级别低,就不能上干部子弟的学校?”
就这样,刘太行被送到了一个农村的学校。在其记忆中,那所学校只有一间土屋,连张像样的桌椅都没有,可见刘伯承元帅从小就对刘太行极为严格。
刘太行长大后,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从南京到东北,坐绿皮火车至少要两天的时间,可刘太行没有因为自己是元帅之子就搞特殊,没有买软卧,也没有买硬卧,而是买了一张硬座票。
有的同学心疼刘太行,就想办法给他弄了一张硬卧票,却被刘太行严词拒绝,并要求同学赶紧将票退掉。就这样,刘太行与许多哈军工的新生一样,一路颠簸了三十多个小时才到达哈尔滨。这一路上,他与新生们打成一片,也没人知道,这个愿意坐三十多个小时硬座的年轻人,竟是刘伯承元帅的儿子。
在哈军工读书期间,刘伯承元帅每月都会用毛笔给儿子写信,时刻关心他的成长。据刘太行同志回忆,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朴实,就是教育他要听党的话,听学校的话,不搞特殊,遵纪守法,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服务等等。
就连刘伯承元帅临终前,也一直叮嘱孩子们,要自食其力,实实在在为国家,为人民做些好事。
从哈军工毕业之后的刘太行,曾先后经历了农场劳动、下部队锻炼等,直到九一三事件结束后,他才被调回北京工作。
不久后,他进入空军雷达研究所,并在此兢兢业业工作了整整15年。期间,他牢记父亲的教导,从不搞特殊,从不偷懒,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后来,他还担任了装甲兵部队作战部副部长、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等职,后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如今的刘太行同志已82岁高龄了,但他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为祖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余热。如此拳拳之心,令人肃然起敬。最后,祝愿刘太行同志身体健康,日月昌明!
1.《乔沐说 元帅之子刘太行,毕业于哈军工,曾在空军雷达研究所工作15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乔沐说 元帅之子刘太行,毕业于哈军工,曾在空军雷达研究所工作15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