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萧何

萧何是西汉一代开国贤相,他拥护刘邦起义,在楚汉战争中振抚巴、蜀、关中,保证战争人员和物资供应。同时,萧何眼光独到,为汉朝寻找到了一位战无不胜的大将韩信。他虽然没有亲临前线,但他的功劳仍然位冠群臣。汉朝建立之后,萧何仍然兢兢业业,更立社稷,制定律令,使战乱中的国家逐步走向正轨。萧何形象首先出现在《史记》中,随着《史记》的不断传播和接受,萧何形象的接受类型也日渐丰富和立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史记》中最早记载了西汉开国宰相萧何。萧何的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萧相国世家》,同时又零散地分布于汉初诸位人物传记中,如《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太史公自序》等,这些记载共同勾勒出丰满的萧何形象。萧何是一位眼光长远、见识卓越的政治家,虽和刘邦识于微时,却能敏锐地洞察时势,慧眼识英雄,坚定地辅佐刘邦。萧何在秦朝法律的基础上损益变化,制定法律,草创制度,为汉朝政权的稳定和正常运转奠定了基础。汉十一年,淮阴侯韩信反,萧何用计助吕后诛杀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诛杀功臣的举动引起纷纷议论,更加丰富了萧何人物形象。

《人物志·原序》中描写的萧何

慧眼识人是能力出众的标志之一。《人物志·原序》云:“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②耳目聪慧,才识过人,才能识英才于微时。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与那些独领风骚的英才豪杰传唱相始终的是才识过人的伯乐。萧何最先发现韩信的非凡勇略,为汉家江山寻找到了擎天一柱。然而,萧何眼光最独到之处还在于他在乱世中识别出了刘邦这个布衣天子。

萧何眼光过人

萧何见识过人之处不仅在于他为汉朝追到了一位战无不胜的大将,更在于他发现并坚定地支持了刘邦这位布衣天子。西方有句谚语叫“仆人眼中无英雄”,就像拿破仑曾自嘲,他的妻子根本无法想象像他这样一个对自己言听计从,指东不敢往西的人在战场上能有什么了不起的表现。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接触,通常会放大缺点,消除神秘和敬畏。而萧何却能敏锐地发现身边的英才。他凭借卓越的眼光与见识,看清了乱世中的豪杰刘邦,并多次维护,积极结交,引誉刘邦,使他声誉渐闻,最终成为沛县豪杰的领袖,最终被推举为沛公,领导沛县起义力量。

刘邦与韩信

在秦朝时,刘邦与萧何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萧何为沛“主吏掾”,主管人事、总务,是县令的左右手。刘邦是沛县泗水郡中的一个亭长,主要职责有追捕盗贼,维护辖区治安以及接待过往官差,护送过往官员。《史记》记载高祖“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刘邦年轻时游手好闲,轻侮慢人,好酒贪色,连他的父母也对他颇有微词。但他豁达大度,乐善好施,喜好交友,是一位“宽大长者”。

汉元年十月

汉元年十月(前206),刘邦率先领兵破秦入关。众位将领纷纷争抢财物,而“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萧何趁乱悄悄地将秦朝丞相府、御史府、太史署等部门的图书律令等资料搜集保存,完好地保存了秦朝的典章制度、法令以及天下关隘地形图、全国各地户口档案等资料,了解了全国各地的基本情况。《史记》记载“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萧何收秦图籍

宰相的职责在于协助皇帝,顺时而为,振抚国家,安定百姓。萧何通过秦朝图籍,对天下大势,地形险要、人口分布、税收多寡了然于胸,不仅在楚汉战争中为刘邦集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之后的西汉建国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萧何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明人张燧曾说:“李斯以焚书亡秦,萧何以收图籍兴汉。胜者之所用,败者之所局也。草莽角逐之时,见秦府库宫室之盛,即沛公不能不垂涎,何一刀笔吏,固已习国家体要如此,其器度有越人者。”高度赞扬了萧何收秦图籍这一事件。

法令制度

法令制度是保证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对于稳定社会、安定民心,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萧何定律令最终成于何时,《史记》中并未有明确记载。但可以明确的是,在他担任丞相,镇抚关中之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律令了。《史记·萧相国世家》云:“汉二年……何守关中……为法令约束。”律令的作用无疑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但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治理县邑,建立国家,使国家各机构能够按部就班地运行。刘邦先定巴、蜀,后取关中,巴、蜀地区和关中之地就成为他逐鹿天下的重要支持。

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萧何担任丞相,面临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稳定当地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同时征发人力物力,满足前线战争的需要。而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合理的法令来维护。刘邦初入关中,就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同时又发布了“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的命令。这既是当时战乱中的权宜之举,更充分尊重了关中地区长期形成的政治文化传统。留用秦法、秦吏,不改变既有的社会秩序,很好地减轻了人民的恐慌情绪,维持了地区的稳定,赢得了民心。

萧何与刘邦

萧何与刘邦识于微时,两人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初时,萧何积极为刘邦出谋划策,提高他的声望,并拥戴刘邦为沛公,使刘邦集团拥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在战争间,萧何振抚后方,稳定国家。楚汉战争结束后,萧何更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忠心于汉室。但即便如此,萧何仍不免遭到刘邦的多次怀疑。《史记》中共记载了三次刘邦对萧何的怀疑和试探。

《汉书》中记载的萧何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巨著。《史记》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而《汉书》则记载了汉高祖至王莽时期的历史,在记述武帝前的汉史时,不可避免地对《史记》有所承袭。当然,作为一部史学巨著,汉书显现了自身的特色。刘邦以布衣之身开创了汉朝四百年基业,这样的辉煌业绩和萧何的辅佐是分不开的。萧何匡扶汉室,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入秦收图籍、镇守关中、制定律令这三项事迹。

结语

楚汉战争中,汉军多次失利,却能够很快再次组织起新的军队,这都要归功于萧何兢兢业业治理后方。《汉书》中补充的多条政令,看似累赘,实则列出了萧何安抚民众,开发巴蜀的具体措施,也正是这种深得民心的政令使蜀汉民众成为汉军坚强的后盾。刘邦常年征战,“专属任何关中事”,因此,这些政令虽见载于《高帝纪》,但实际上是出自于丞相萧何。可见萧何是一位公正仁爱的宽大长者。

1.《大倩倩讲历史 汉初三杰之一,历史人物萧何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倩倩讲历史 汉初三杰之一,历史人物萧何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