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封建王朝新建之时,都会迎来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变革。而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稳固统治,稳固天子的权利。

朱元璋当年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按理来说,朱元璋作为布衣出生,对统治阶层的矛盾是颇有了解,自然懂得民心如水这个道理。

然而在朱元璋执政的35年,就制造出了洪武三案:空印案、蓝玉案、胡惟庸案,共牵扯到三万多的朝廷勋贵,其手段残忍,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动荡。那他做这些事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说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有谋逆之心?只不过是认为这群弟兄太能干了,怕功高盖主,也因为宫廷内水太深,怕驾鹤西去后自己的后代把握不住。

另外,朱元璋平生最痛恨的是腐败,对贪官的惩治更是达到了封建王朝之最。因为朱元璋是布衣出生,所以成了皇帝后就变得生性多疑。在他看来,朝廷中的官员都是贪污腐败的人,而历代王朝大多都是因奸臣误了国。因此,他就动用各种手段,想方设法找出官员贪污的证据,并将他们送上断头台。

洪武年间官员的俸禄都很低,所以想让生活过得舒坦些,就得冒险去做贪污的事,最后就要被砍头,而如果贪污完了辞官不干,又得被检查,照样要砍头,所以洪武年的官员确实难当。有些官员还是科举取士时选的人才,谁也不曾想,自己寒窗苦读十年,步入仕途后却偏偏碰到了这样的皇帝。

虽然说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当了皇帝后,也时常会研究《孟子》、《论语》等书。然而在读《孟子》的时候,朱元璋却大发雷霆,甚至决定将孟子的牌位移出孔庙,并骂道:“老匹夫,如若在世间,我定要你千刀万剐。”。这是怎么回事?

《孟子》中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元璋怒的正是这句话。什么叫君为轻,什么叫民为贵,按照孟子的意思,老百姓因不满朝廷而造反是天经地义,甚至是凌驾于天子之上,这可了得?尽管朱元璋也当过农民,但如今贵为天子,自然受不了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

孟子此话的本义是要统治者重视天下百姓,顺民心者得天下。不过从皇帝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却有许多层不同的含义。天子说爱百姓,那是正当;读书人说爱百姓,那是蛊惑人心:老百姓说爱百姓,那是要起兵了。

孟子何许人,读书人的祖宗,后人尊其为“亚圣”。那如果天下的政客或者读书人都跟着孟子的思想来,恐怕天天都要在朝廷上唱反调,所以朱元璋才会一气之下将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庙,也是对天下人的一个警示:这是我老朱家的天下,谁来也不好使。

而从《孟子》一书中,老朱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人的影响力在社稷中是极度重要的。接着,老朱又做了这样的决定:要从思想层面上去控制读书人。于是他将朱熹的名望推到至高,并以朱熹的思想作为科举的中心,渐渐就形成了让读书人无比厌恶的八股取士制度。

可惜事与愿违,明朝的政客和官员在这种文化的沐浴下,反而变得个性十足,和皇帝对骂也成了光荣之事。

1.《遥与河 仅因《孟子》中的一句话,朱元璋大怒下令:将此人的牌位移出孔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遥与河 仅因《孟子》中的一句话,朱元璋大怒下令:将此人的牌位移出孔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