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全家登上了回国的邮轮。面对码头上记者询问是否再回美国,钱学森严肃地说:
“我不会再回来,我找不到理由再回来,这是我想了很长时间才做的决定。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钱学森回国后,在党中央、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的关心下,取得了耀眼的成就,他是公认的“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王”和“中国航天之父”。关于钱学森的贡献,有一段评价非常到位,那是他获得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多年以来,国人对钱学森的了解,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宁愿枪毙他,也不愿让他离开美国,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是美国人说的,他就是钱学森好友、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
钱学森从1950年提出要回国,立即遭到美国当局的阻拦,直到1955年9月才被放行。钱学森为何能回国,中国政府在这里面发挥着多大作用?又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一切要从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说起。
钱学森回国受阻后,我国政府立即向美国发出抗议,民间也有不少声音要求释放钱学森。当时中美处于对峙状态,钱学森始终无法回国,一个契机很快出现了。事实上,当时美国阻止很多留学生回国。
1954年4月,为解决朝鲜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苏、美、英、法以及相关国家在日内瓦召开会议。不久前,志愿军还和美军在朝鲜战场厮杀。中国政府派出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他率领庞大代表团与美国代表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周恩来通过高超的外交手段,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也大大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在美国扣押钱学森等留学生的同时,我国政府也拘押了不少美国人,包括朝鲜战争的美军战俘、秘密潜入大陆的间谍等人。
美国代表希望能将这些人争取回国,但他们不愿直接跟周恩来接触,因为直接谈判意味着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非常清楚美国代表的心态,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全力争取钱学森等留学生回国。
就在此时,英国驻华代办杜威廉受美国政府委托,秘密约见周恩来。杜威廉向周恩来传达美方希望释放美军俘虏的请求,还提供了一份人员的名单。周恩来敏锐觉察到这是一个机会,他做了两方面准备,以争取主动权。
首先,周恩来指示我方代表团成员黄华发表谈话,强烈谴责美国政府释放中国侨民和留学生,并暗示我方愿意就扣押的美国人员与美方代表进行直接谈判;其次,周恩来派出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直接与美方代表、副国务卿约翰逊展开初步谈判。这一方案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批准。
我方对约翰逊并不陌生,他曾是解放战争爆发前夕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工作,还参加过板门店谈判。从1954年6月5日到6月21日,中美双方代表进行了进行三次会谈。第一次会谈,地点同样选择日内瓦会议举办地国联大厦。
这次并不像是会谈,会谈的房间只是一个休息室,里面只有沙发和茶几。当王炳南等人抵达时,约翰逊主动找他握手,双方闲谈了半个小时左右,没有涉及双方关心的实质问题,双方只是约定下一次会谈的时间。
第二会谈是由我方提出会谈地点,还是选择在国联大厦,不过房间里有一张长桌子。双方对面而坐后,约翰逊直接递过来一张纸,上面写着美方要求中方释放人员的名单。
王炳南看后直接说:“只要我们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诚意,你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你应该也知道,自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有1400多名美国侨民离开了中国。”
换到我方代表提出要求,王炳南说:“立即停止扣留中国学生,恢复他们有随时离开美国返回中国的权力。”约翰逊一听直接沉默,过了很久表示这是按照美国的法律。早在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出于私利确实颁布了一项法律,阻止已经受过火箭、原子能以及武器设计等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如果违反将处以5000美元的罚款或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这项规定显然不合理,是美国霸权主义的集中体现,王炳南直接给予批评,要求美方无条件废除这样的规定。第二次会谈涉及到双方关注的核心问题,但是还是未能更进一步。鉴于前两次会谈无疾而终,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定从大局出发,准备先做出一些让步。
日内瓦会议结束后,中美之间还有进一步谈判的想法,于是双方决定进行领事级会谈。为了进一步表达中国对中美会谈的诚意,我方同意先释放4个被俘虏的美军飞行员。对于中国这一举动,美方表示欢迎。
1955年4月,王炳南出任中国驻波兰特命全权大使。7月的一天,王炳南接到外交部的一份电报。电报内容大概是说:美国通过英国从中斡旋,向我方建议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几天后,王炳南被任命为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方首级代表的正式通知。
中美双方将举行大使级会谈的消息一公布,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瞬间成为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7月底,王炳南率领代表团抵达瑞士首都伯尔尼。一下火车,王炳南就被闻讯而来的记者团团围住。
当记者询问王炳南对此行的期待时,他面对众多记者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说:
“中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我们不想和美国打仗。周总理在亚非会议中,早已经表达我国的对美国的态度,中美双方应该用谈判方式来缓和目前的紧张形势。如果双方都抱着一样的诚意,我坚信这次会谈不仅能遣返侨民问题,而且还能进一步缓和中美关系之间的紧张局势。”
对于这次会谈的目的,一开始双方就有很大的差距。我方认为应该重点讨论台湾等问题,而美国只想先释放被中国扣押的美国俘虏,并要求中国声明不对台湾使用武力。美国的要求直接触及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为了让这次谈判,周恩来指示先谈彼此遣返侨民问题,双方一开始就唇枪舌战。
王炳南充分预测到谈判的困难,8月1日双方第一次会谈开始,美方代表还是老面孔,以约翰逊为首席代表。一坐下,王炳南就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宣读了我国政府决定释放11名飞行员的决定,还告知他们当天就将抵达香港。王炳南后来回忆时说: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中、苏、美、英、法五大国首脑参加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之后,中美大使级会谈于1955年8月1日开始,周恩来一方面下令在7月提前释放抗美援朝时被我方俘虏的美国阿诺德等11名间谍(俘虏),一方面派人同美方交涉钱学森回国事宜。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也于8月1日允许钱学森回国。”
王炳南的回忆其实忽略了一点,就是钱学森的一封求援信发挥很大作用。第一次谈判中,当王炳南提出释放钱学森等留学生时,约翰逊回避这个问题,只是一直称这是美国法律的规定,“自己无能无力。”
第一次会谈无果而终,双方约定第二天上午再次举行会谈。第二次会谈持续了一个小时,双方提交了遣返人员的名单,我方提交的名单中有了钱学森的名字。约翰逊一看,表示没有证据表明钱学森等留学生“旅居美国的中国人想回去”。
王炳南立即拿出一封钱学森的亲笔信,对约翰逊的言辞直接给予驳斥。在铁的事实面前,约翰逊表示此事要报告美国政府。8月4日,美国政府取消了对钱学森的监禁,允许他回国。那么,这是一份什么信件呢?
1955年5月一天,钱学森从一本中国画册里看到一张照片,自己的太师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跟毛泽东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五一劳动节的群众游行队伍。钱学森对陈叔通太熟悉了,他跟自己父亲钱均夫是好友、老乡。
自从1950年提出回国遭到美国当局阻止后,钱学森与国内通信中断,所寄出的信件都会受到严格检查。如今知道自己太师父身份特殊,如果他能帮助自己回国,那回国一定有希望,钱学森决定写一封亲笔求助信。
为了避免这封信被扣下,钱学森先是打了一个草稿,然后由蒋英反手书写,写在烟盒纸上,夹在寄给蒋英在比利时的妹妹蒋华信中。这个计划非常成功,美方人员未能认出信件的真正内容。
与这封信一同寄出的还有一张小简报,那是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钱学森——加州理工学院著名的火箭专家,(1953年)3月5日在洛杉矶被命令驱逐回中国,但同时又被命令不许离开美国,因为他的离去‘不利于美国的最高利益’。”
蒋英妹妹蒋华收到姐夫求援信,打开一看,只见烟盒纸上写着:
叔通太老师先生:自1947年9月拜别后未通信,然自报章期刊上见到老先生为人民服务及努力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佩服!学森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然而世界情势上有更重要更迫急的问题等待解决,学森等人的处境是不能用来诉苦的。学森这几年中唯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
但是现在报纸上说中美交换被拘留人之可能,而美方又说谎,谓中国学生愿意回国者皆已放回,我们不免焦急。我政府千万不可信他们的话,除去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从学森所知者,即有郭永怀一家,其他尚不知道确实姓名。这些人不回来,美国人是不能释放的。当然我政府是明白的,美政府的说谎是骗不了的。然而我们在长期等待释放,心急如火,唯恐错过机会,请老先生原谅,请政府原谅!附上《纽约时报》旧闻一节,为学森五年来在美之处境。
在无限期望中祝您康健钱学森谨上1955年6月15日
蒋华一看此事非同小可,第一时间寄回中国,很快这封信送到了陈叔通手中。陈叔通则第一时间将信送到周恩来手中,“这真是太好了,这封信完全可以驳倒美国代表的谎言!”周恩来请外交部第一时间把这封信送到王炳南手中。
王炳南则当场宣读了钱学森的亲笔信以及那张简报,义正言辞地说:“请你们看看,既然美国政府早在去年4月就发布了公告,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还在今年6月写信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回国呢?这说明你们阻止他回国。”
王炳南继续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中国留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自由受到了你们严重的侵害!”美方代表没想到我方有这样的有力证据,加上前面已经释放15名俘虏,这就在国际舆论上占据了举动。
约翰逊无言以对,只能向美国政府报告此事。很快,美国国防部给美国国务院提供了一份备忘录,大意如下:国防部撤回反对钱学森回国的意见,如果钱学森要求出境签证,同意释放他。现在国务院正在和中国进行谈判,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做出释放他。
这份备忘录中还有一项关键内容,就是美国军方认为钱学森的知识“老旧”,这些知识在苏联、中国等共产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常识。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允许他回国。有人就好奇了,美国既然如此看重钱学森,为何不采取暗杀呢?
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早已看穿一切,他曾说:“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钱学森接到允许他回国的通知这个时间点非常关键,因为美国当局一宣布释放钱学森回国,这边11名美国俘虏就抵达了香港。
这是一个筹码,或者说中国提出的条件,让美国当局根本无法拒绝也不敢拒绝。这是周恩来高超的外交手段,用11名美国俘虏来交换,这事全世界都知道。要知道当时美苏处于冷战状态,双方不仅是军事上的对峙,还在意识形态、外交、文化、教育、舆论等方面全方面对抗。
大家想象一下,全世界都知道中国释放了11名美国俘虏,钱学森本人也渴望回国,美国当局也公开表示释放钱学森。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还要暗杀他,到时全世界如何看待当时的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是二战的最大获利国,几乎最顶尖人才都涌入美国,结果迎来了科技发展的最高峰。美国前总统里根就说过,“我们是一个由外来移民组成的国家。我们的国力源于自己的移民传统和我们欢迎的异乡侨客。这一点为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及。”
罗斯福总统就非常有远见,他询问国家科技局局长:“战争结束以后,我们要做些什么?”于是,国家科技局很快提交了一份名为《科学技术—无止境的边疆》的报告。于是,美国把吸引全世界最顶尖人才定为国策。
以纳粹德国为例,二战之前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总人数是美国的3倍,这科学家在战后几乎都去了美国。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就是施行不分种族、不分国籍的人才引进战略,成功吸收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从原子弹、氢弹、火箭、战机等研发,到最后阿波罗登月的实现,这些最顶尖技术领域的突破,外来科学家都充当着极其关键的角色。在这样的的背景下,这些科学家如果想离开美国就遭到暗杀,那后面还有人会敢来美国吗?
当时美国有大量前纳粹德国的科学家,这些人肯定会担心,自己如果因种种原因回国时遭到暗杀?所以总体来看,就以美国当局的整体考虑,暗杀钱学森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释放他的损失。
另外,如果美国当局知道钱学森后来取得的成就,估计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直接暗杀他,但是无人能有穿越时空看透一切的能力。谨以此文致敬钱学森!
1.《解读有趣的历史 当年为了救钱学森回国,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中方的筹码太诱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解读有趣的历史 当年为了救钱学森回国,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中方的筹码太诱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