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看了这么久的三国,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蜀国和魏国。他们两个国家不仅有很多的武将十分英勇还有很多有济世之才的谋士,所以感觉魏国和蜀国在三国的存在感很高。而作为三足鼎立的一足的东吴却给人一种存在感很低的感觉,说谋士,有周瑜鲁肃等人,说起猛将好像一时半会想不出一个名字。

说起东吴的将领什么黄盖、程普之类的虽然很厉害,但是好像没有一个能像五虎将或者魏国的五子良将那样出名的顶级名将。那么吴国真的没有这样顶级的一流猛将吗,其实是有的,这个人打败过黄忠但是一直不受到重用,孙权也避讳重用他,这个人就是太史慈。

有人会质疑说,太史慈在三国中的存在感很低,也没有什么出名的战绩,在全书中很少提及更没有很高的官职,这也能算得上顶级的猛将吗?其实太史慈出场的时候也是很早的,早年太史慈在黄巾之乱中就前去北海援助孔融,帮助孔融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圈,等到刘备来援最终帮助北海孔融解决了困难的处境。

我们都知道黄忠是一个老当益壮的将领不仅武功了得射术也是十分高明能够百步穿杨号称神射手。这个太史慈在射箭方面也是十分的精湛,他在北海战役中就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射术,据记载他在北海之战之中射得一手好箭,箭无虚发射杀了无数的敌人,让敌人在远处就闻风丧胆生怕丧命在太史慈的箭下。

后来太史慈投奔了当时的扬州刺史刘繇,刘繇与太史慈算得上是同乡,于是太史慈就被刘繇收入帐下。刚投奔刘繇的太史慈就遇到了一次建功的机会,但哪个是孙策率领大军来讨伐刘繇,太史慈奉命前去侦察敌情。当时太史慈就带了一个随行人员,而恰巧遭遇了孙策,当时孙策带着黄盖等猛将十余人,太史慈非但没有撤退,反而冲锋向前厮杀起来。

几人与太史慈在神亭打得不可开交难分胜负,一直打到了双方大军都赶到的时候才停手,双方罢兵。经过与孙策的这一战,二人都十分赏识对方,于是太史慈就有了跟随孙策的念头,还来更是毅然决然地跟随了孙策。等到刘繇死后,扬州的人马尽数被太史慈给拉拢投奔孙策麾下,可以说是壮大了孙策的实力。

都知道孙策和黄忠还有韩当等人都是猛将,太史慈以寡敌众还能打得有来有回不落下风,可以看出是十分勇猛的猛将了。这种人换做是别人一定会重用他,曹操绝对会让他担任先锋大将。但是太史慈来到江东后却不受重用,没有让他攻坚克敌而是让他守卫城池,所以他也就很少有机会建立战功名震三国。

当时他奉命被调遣到长沙抵御刘表军队的进攻,当时刘表手下有猛将刘磐和黄忠,他们二人都是十分勇猛的武将。在那一战中太史慈大显神威,先是轻松战败了大将刘磐获得了胜利。刘磐失败后黄忠和刘磐二人联手再战太史慈,但是他们二人依旧没能打赢太史慈,刘表草草收兵。太史慈挡住了刘表的攻势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有人会说是刘磐拖了黄忠的后腿,其实刘磐当时也是十分勇猛的将领,是刘表帐下的中郎将,若是没有本事是不可能被封为中郎将的。当时吕布帐下的中郎将是高顺而张辽只是一个副将而已,可以见得刘磐其实并不菜,而是太史慈比较强。

孙策能够派刚加入的太史慈镇守长沙就已经是对太史慈十足的信任了,但是很快孙策就死了,他的弟弟孙权继位。孙权对于太史慈是有忌惮的,担心太史慈自己带来的兵马会追随太史慈所以不敢让他领兵,因为毕竟太史慈不是土生土长的江东将领。

没有得到重用的太史慈在孙权继位后仍然担任与孙策生前安排的同样的官职,太史慈的才能无所施展十分郁闷,最终太史慈在四十一岁时就撒手人寰了。由于孙权不愿意使用自己哥哥重用的人,太史慈就被冷落了,壮志难酬,满腔报国志就这样呗耽误了。

结语:最终太史慈临死前十分不甘心,可大概也是因为怀才不遇才郁郁而终的吧。

1.《情感历史驿站 孙权麾下有一猛将,神射不亚于黄忠,武力不下于孙策,却被雪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情感历史驿站 孙权麾下有一猛将,神射不亚于黄忠,武力不下于孙策,却被雪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