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经济决定着军事力量的发展程度,而军事实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地位与国力,所以国家经济间接影响各国家的大体发展方向,也与国家的存亡存在着一定关系,社会古代王朝对于经济发展格外看重,但对于怎样的经济制度会适应基本国情,这是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够推行的。

图1

汉代时期,统治者在经济建设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社会经济重心逐渐向庄园经济偏倚,很快,在国家的大力发展下,汉代的经济走向已经大体转入以庄园经济为主,甚至发展的影响程度可以说是影响了两汉的经济走向。

汉代庄园经济不仅在我国古代经济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两汉时期也存在着不小的影响,那么在汉代影响甚远的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最后的结局究竟是延续,还是灭亡的呢?

庄园经济的形成

一个国家经济的形成多半取决于朝代的更替,而在庄园经济出现之前,秦朝的土地是可以允许私有化和进行买卖,而汉朝作为自秦朝后的一个强国,秉承秦朝的制度,对于土地的管理也承接于秦朝,民间可以土地私有化,而民间也可以进行土地间的买卖交易。

图2

西汉政权建立后,朝廷为加强国力发展,从而不断发展经济,为鼓励民间对社会生产的热情,增加社会生产,朝廷想在经济建设中加强集权统治,巩固新的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便采取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经济发展。

西汉之初,由于当时百姓当中,农民处于绝大部分,在土地上的经济建设上对国家经济发展最为有利,汉高祖便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重点发展农业,以农为本,推动社会农业的发展,以此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社会生产力。

汉高祖不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还为提高军队战场杀敌的激情,便在军中颁布“论功赏田地”的政策,以此推动将士们在沙场对敌的士气,增加战斗力,也能够对农业进一步发展进行开拓,可谓是双赢。

朝廷对于民间土地的制度已经明确是土地私有化和可进行交易,此时,西汉时期的地主便瞅准其中的商机,大量收购土地,地主阶级囤积的土地达数百亩甚至上千亩,以此造成土地垄断的局面,让农民无地可种,但为生活必须向地主缴纳大量的农作物或者金钱换取土地的使用权。地主大量囤积土地形成了庄园经济的雏形。

图3

在庄园经济彻底形成时,还有一种经营属实是暴利,而该经营是商人主要的盈利方式——盐铁经营,商人对盐铁经营乐此不疲,而在汉武帝时期,对外不断发起战争,战争中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而本应该资助国家的商人却沉浸在敛财的过程中,汉武帝为削弱商业的发展,一怒之下便下令,将利润暴利的盐铁经营收归国有,以充盈国库。

商人失去暴利的盐铁经营后,便将敛财目光放在土地经济上,庄园经济在商人与地主阶级的购买与囤积下,农民所得到的土地极少,所缴纳的“租田费”更是高的离谱,对于想利用农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的西汉,此时反而在颁布土地私有化和可买卖交易制度后适得其反,经济不增反降,造成西汉没有经济发展军事力量,从而导致国力的下降。

数年后,在商人与地主阶级的在土地兼并下,庄园经济迅速形成,统治者意识到社会经济在退步,想要避免土地的兼并,便开始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废除土地私有化和可进行买卖,恢复过去的“均田制”,并将土地合理分给农民,诏令下达后,此举动得到百姓的支持。

图4

但此时的庄园经济已经相当成熟,商人与地主不断利用大量的土地积累钱财,借此不断发展自己的规模,很快在当地积攒了属于商人与地主的势力,具备一定的军事实力,此时与其说是商人与地主,不如说是地方豪强。

其实,朝廷也能制定增加赋税对豪强势力的削弱,但对于本就被豪强压榨的农民来说,赋税的增加必定使农民入不敷出,造成连生存的最基本保障都没有,必然会造成民怨,随时会引起农民阶级的起义。

考虑如此便不能增加赋税对豪强的实力进行削弱,在颁布诏令的内容时,涉及到了各豪强的利益,在这些豪强的威胁压迫下,朝廷只能收回诏令,统治者向豪强妥协,造成豪强的自我膨胀,一度威胁到国家安全,持续在发展自己的势力,割据一方,在经济方面进行保持垄断局面,国家无法发展,当地豪强势力越来越强,国家也越来越管控不了这些豪强,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力的空虚,不断加速西汉的灭亡。

庄园经济的鼎峰

西汉末年,在朝廷对土地制度的推行下,令豪强为虎作伥,发展至令朝廷都为之妥协的地步,此时的庄园经济达到完全成熟的时期。东汉时期,庄园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究竟是为何呢?

图5

之所以庄园经济在东汉时期达到了顶峰,是由于在此时期的东汉急需发展经济的手段,庄园经济的存在,令朝廷眼前一亮,可以以庄园经济为主要的经济建设方向,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

西汉时期,为发展农业经济,朝廷不断开始研究农具的制造,为此在西汉时期,出现冶铁工艺,在西汉中期时,利用鼓风技术加快冶铁速度和炼炉容积的扩大,形状的改进及炉型品种的增多、开始用煤作燃料,开始大量为农业提供更为高效的种植工具。

东汉时期,经过改良冶铁技术所锻造出的铁农具,还有牛耕技术都广泛应用于庄园中,而当时的地主豪强在西汉时期处于中原地区,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豪强逐渐向靠近水源且土地肥沃的地区进行迁移,而符合土地肥沃与水源发达的地区则是南方与北方沿江地区。

很快,国家支持地主豪强迁移南下,地主庄园经济很快蔓延至全国,而不仅仅限制与中原地区,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也不再限服务于中原地区,而是在全国之中开始运用,此时地主庄园经济相比与西汉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可谓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图6

庄园经济在国家的推行土地国家所有制下,达成了很有成效的国力提升,国家对豪强势力进行削弱,加以国家参与控制庄园经济,在国家的控制发展下,庄园经济也达到了巅峰,冶铁工艺和农耕技术在东汉时期得到大力的发展,使土地生产大大提高,庄园地主的经济水平也稳步上升,经济能力也甚是强大。

东汉时期,封建政府实行呛箧薄赋的政策,但农民仍然是深受苦难在其中。汉明帝时期,颁布以区种发进行缴纳税款,但却不如人意,地方豪强将沉重的赋税加在农民头上,造成更为严重的贫富差距,但随后在朝廷的把控下,政府保证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积极鼓励社会生产,增加国家经济水平。

在朝廷的改革下,农民的暗无天日的日子算是到了头,协调后的地主庄园经济迎来了安定盛世,但正是如此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使豪强并不满足与当前在土地上的垄断,此刻的豪强野心越发明显,开始对其他的行业生起垄断发展的心思。

豪强开始在朝廷政府的支持下,对商业进军,开始对外贸易农作物,行业进行销售农作物等商业交易;甚至豪强在渔业上也开始进行交易,以庄园经济收获的经济购买船只、捕捞网等打渔工具,开始在渔业上发展,并大量承包海域,进行垄断式经济手段。

图7

此时的地主庄园农业真正开始广泛与全国,涉及各行各业,这才造成了地主庄园经济的巅峰,也是东汉发展至巅峰的时刻。

地主庄园经济的影响

对于豪强统治着庄园经济,一是统治者在治理方面的不为所动,不能将豪强的势力发展扼制在萌芽之中,这才造成了豪强势力发展过大,甚至具备对国家的威胁性;而是统治阶级没有把控社会经济的动向,给豪强以“空子”可钻,最后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在东汉时期,朝廷需要建设经济,从影响最为深远的庄园经济入手,将土地制度改革为土地国家所有制,积极保证农民的利用,只有这样才能鼓起农民对社会生产的热情,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开始削弱地主豪强的势力,对于豪强的把控更为严格,东汉朝廷明白,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允许被单独的一个阶级所威胁而妥协,必须由国家统治者进行领导。

豪强的势力强大没错,但东汉朝廷并没有向其妥协,而是加重赋税,达到对豪强的把控,只有把控这些强大的势力,所谓的经济建设的成果才属于国家。

图8

只有国家对经济建设进行大局掌控,才能够将经济把握在手中,一旦放手,指挥适得其反,对于两汉的地主庄园经济是生存也好,是灭亡也罢,一个好的经济手段会使国家繁荣昌盛,不利的经济手段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所唾弃。

结语:

在西汉的土地改革推行下,庄园经济由此运营而生,但朝廷并未对其进行把控,出现地主豪强的土地兼并,并妥协,造成民间贫富差距极大,地方豪强势力增大,也造成国力的空虚,而在东汉时期,统治者保护阶级的利益,参与经济发展方向,使得农民与地主之间矛盾缓解,使得庄园经济发展飞快。

西汉因庄园经济而分崩离析,东汉因庄园经济繁荣强盛,其中便是对于经济建设的把控力与政治格局远见上的不同。

参考文献:

《后汉书·樊宏传》

《政论》

1.《啊格说历史 细说汉代的地主庄园经济——是立国之本,还是亡国之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啊格说历史 细说汉代的地主庄园经济——是立国之本,还是亡国之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