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郑维山将军戎马半生,建国后任63军军长第19兵团副司令员,可谓身居高位。

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谁知他辉煌的背后付出了多少,18年没有回过家乡。如今亲人安在,他全然不知。但更让他愧疚万分的是,他回乡后,乡亲们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这让一个铮铮铁汉,郑维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郑维山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来自家乡的一封紧急信,为何这么急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就在不久前,毛主席签发了一份命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队在和平时期,在不妨碍军事任务的条件下,应有计划地参加农业和工业的生产,帮助国家的建设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郑维山率领的63军在结束了解放大西北的辉煌征程后,由宁夏撤回到陕西三原县。一边抢修陇海铁路宝鸡段,一路赴黄龙山垦荒种地。

就在郑维山正为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增砖添瓦之时。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封信,这封信是河南新县人民政府写来的。虽然郑维山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信阳人,但他心里还是泛起嘀咕:

“以前没听说有个新县啊,是不是搞错了?”

但郑维山一看收信人确实是“郑维山”。就在郑维山纳闷之际,杨得志打来了电话,让他去修路,他放下信就走了。

这一走就是两天时间,两天之后深夜回家的郑维山,突然发现妻子孙景波正在伏案写啥东西,轻声问道:“写啥呢?”

孙景波说:“给你家里写封回信。”

郑维山不解,上前一看究竟,只见郑维山的脸色突然大变,沉思片刻,立即抓起电话打给杨得志,接线员说杨司令已经睡了。

但郑维山不依不饶说:“我有急事,请他接电话。”

接线员自然不敢怠慢,但究竟是发生了何事让郑维山如此“兴师动众”。

杨得志睡梦中被接线员叫醒,他拿起电话就问:“谁呀?”

郑维山:“我是郑维山。”

杨得志问:“什么事。”

郑维山:“请假回老家看看。”

杨得志非常理解,郑维山18年没有回家了,此时想回家看看,合情合理。但他不解地问:“老伙计呀,你怎么请个假也火急火燎啊!”

郑维山依然没有解释,他说:“四个大人,两个小孩。”他只是催杨得志赶紧给他买火车票,先到武汉。

杨得志答:“知道了,快睡吧。”

说完这话句,但杨得志却睡不着了。因为他获悉李先念被任命湖北省委书记,而郑维山偏偏要买票到武汉。

众所周知,郑维山和李先念是生死之交,在河西走廊上,他们曾共同战斗过。而郑维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会不会被“挖走”。

第二天一大早,郑维山交代完工作就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及两名警卫员直奔西安。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杨得志

杨得志一见面就问:“老伙计呀,是不是你的老政委李先念当了湖北省委书记,急着让你回去呀?”

其实,这事郑维山还真不知道,他一脸惊讶地说:“有这回事?”

杨得志急了说:“回家总得有个理由吧。你说说,让我怎么向彭老总报告?”

见状,郑维山立即将新县政府来的信交给杨得志看。看完信,杨得志表情凝重,他立即给彭德怀打电话为郑维山请假,并立即派人买了6张卧铺,并让秘书为他们准备好了路上吃的食物。

那么,这封信到底写了什么?

回乡路上,将军心事重重

拿到火车票,郑维山一刻也没停就赶往火车站。但到了火车站,谁知郑维山却把6个卧铺换成了6个硬座。

硬座车厢又吵又闹,乱哄哄的,两个女儿,一个3岁,一个1岁,她们显然很难适应这种环境,一会就又哭又闹。

但这一切,郑维山毫无察觉,他望着窗外,心早已飞走。

说归心似箭也好,说近乡情怯也好,但郑维山的心是矛盾重重,一路上他一句话也没说。他正为信上写的事发愁。

原来新县来的这一封信并非家信,而是讲的一件公事。

河南新县,原名是经扶县,1947年,刘邓大军取得新集战役的胜利后,有人提议将经扶县改名为“伯承县”。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刘伯承

刘伯承说:“我们共产党不兴这个。这个是有历史意义的县,如今获得了新生,我看就叫‘新县’吧。”

从此就有了新县,当然这一切郑维山并不知晓,在他的记忆里,“经扶县”这三个字是刻骨铭心的。其实,这里面记载着一段历史,而新县政府的来信,正和此事有关。

1930年,蒋介石正忙于中原大战,无暇顾及红军。鄂豫皖地区红军在此时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这年3月份的一天,郑维山带着70多名赤卫队员参加了红军。他们被编在了红1军1师1团1营,营长正是许世友。

许世友正愁没兵,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他笑得合不拢嘴,问郑维山:“你是哪儿的?”

郑维山答:“屋脊洼的。”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郑维山

的确,不仅郑维山是屋脊洼的,就连他带来的这70名赤卫队员也全部是屋脊洼附近的,都是他的家乡人。

许世友答:“俺是田铺的,咱们是老乡。”

此后,郑维山便跟着许世友老大哥和徐向前首长从普通士兵做起,一路冲杀。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郑维山同许世友等老将合影

1931年,鄂豫皖红军取得双桥镇大捷,7小时全歼国民党第34师,并俘敌5000多人。

在战斗中,郑维山表现特别英勇,独自一人俘获炮兵一名,山炮一门、炮弹30多发。王树声团长颁发嘉奖令:“这小子有种!”

同时许他三天假,回家看老娘。郑维山一口气跑回了家,但只住了一晚,第二天天刚亮就他就急着回部队。

他娘拉着他的手说:“贵生啊,在家多住一天不行吗?”

郑维山说:“等把国民党打垮了,俺就回来。到那时候,俺天天在家孝敬您。”

说完话,郑维山打起背包就上路了,他娘看着他的背景抹眼泪。

这一走就是18年,但对一个老人家而言,18年意味着什么呢?

1932年,蒋介石调集30万人,围攻鄂豫皖根据地,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指挥,导致反围剿失败,红四军被迫向西转移。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刘峙

红军走后,刘峙指挥部队占领鄂豫皖首府新集,为加强控制,特将附近16个乡镇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新的行政区。蒋介石根据刘峙的字经扶,就将此地命名为经扶县。

从此,郑维山及他所带出来的70名赤卫队员就彻底离开了家乡。

从长征到西路军喋血河西走廊,直到建立新中国。

如今,一想起这他从家乡父老手中带出的这70名赤卫队员,郑维山的心中就五味杂陈。

而这封信中,正是说的这70名赤卫队员的事。新县正在进行土改,土改中就涉及到分地的事,对这70名赤卫队员应该怎么分地呢?

由于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再加上西路军兵败河西。这些消息传回家乡,红四方面军战士家属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有的甚至按逃兵、反革命家属处理。

当时,这些事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如今新中国成立了,再次碰到了这个问题。70名赤卫队员下落不明,但乡亲们都听说郑维山当了大官,想请他证明,并了解孩子们的下落。

正是为此,新县政府才写信给郑维山,希望能了解一些情况。信是寄给中央军委的,经过层层转交才到达郑维山手中的。

信中提到一点,让郑维山几乎落泪。70名赤卫队员之一的黄英祥,他的70多岁的老母,念儿心切,为了打听儿子下落,独自翻山越岭来到新县县城,路上差点让狼咬死。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

黄英祥,曾任红88师265团政委,是郑维山的生死战友,在同马家军的最后一次决战中,他中弹倒在地上,郑维山抱他在怀里,他对郑维山说:“郑政委……我不行了……枪里还有几答子弹……”

而在黄英祥牺牲的前几天,他还给郑维山念叨他的老娘,7年未见,不知健在否?

而此刻,郑维山想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黄英祥,而是红88师5000多名像黄英祥一样的战友,决不能让英雄们及其家属们背负不白之冤。

这也是郑维山心情沉重,十万火急的原因。如果他们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郑维山觉得他对不起牺牲的西路军战士们。

郑维山心急如焚,火车走了两天两夜才到达武汉。他一见到李先念就紧紧抱在一起,两人热泪盈眶。

李先念说:“活着就好啊!”

这句包含深情的话,当然是指河西走廊上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但郑维山此刻顾不了这么多,他恨不得马上飞回家乡。李先念了解郑维山,他没有强留,马上调来一辆吉普车和一辆卡车,并派一个排兵力护送,同时送上10袋大米和面粉。

郑维山马不停蹄的又向家乡赶去。

近乡情更怯,心里剧煎熬

路过红安县,他让人将两袋大米和10块钱交给了两位烈士的家属。

孙景波此时才明白郑维山将卧铺换成硬座的原因了。但她不明白一向爱兵如子的丈夫为何不亲自上门慰问烈士家属呢?

她疑惑地问丈夫:“你咋不去啊?”

郑维山说:

我想了一路,不能让大家知道我回来了。要不然,见了他们,我咋回答?要是大家伙儿知道红88师的人回来了,烈士们的家属肯定都会跑来问我,我还能走得脱啊?

郑维山为了不引起注意,将车队留在了新县县城,自己带着家人步行几十里山路回家。由于下雪路滑,他用框子挑着一对年幼的女儿。但郑维山回来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屋脊洼的乡亲们听说郑维山回来了,纷纷冒着风雪跑到村口迎接,将郑维山前呼后拥地带到了他的老屋。

郑维山的老屋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没有床,没有任何家具。邻居七手八脚地抱了一堆稻草,铺了一个地铺,这就是郑维山一家休息的地方。

孙景波连忙拿了一些糖果分给了乡亲们。走了几十里山里,郑维山有些饿了,他喊二妹郑竹青:“弄些吃的,我饿了。”

郑维山见郑竹青低头不语,有着疑惑,乡亲们连忙说道:“家里没米了,赶快去借点儿。”

这时,郑维山才意识到家里的现状,多亏他回到带米了,否则一家人得饿肚子了。郑维山让警卫员下山去扛米。

那么,郑维山的老母亲老父亲到底去了哪里?

父母已入土,为烈士担责

说话间,新县县长刘名榜来了。刘名榜也是一名老党员老革命。1938年,他就曾就任中共经扶县县委书记。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刘名榜

为何刘名榜会突然来访?原来他从县城的车队中打听到是郑维山回来了。

刘名榜一见面就说:“可把你给盼回来了!”

郑维山说:“收到你们的信,我就急着赶回来了。”

的确如此,郑维山一刻也没有停留,他的回乡对刘名榜也如一场及时雨。他有太多的疑问想问问郑维山。

刘名榜说:“也该回来看看了。”

郑维山说:“是啊,做梦都想回来。”

没有人不思念故土的,郑维山回乡后连家里情况都未来得及问,父母是否健在他也不清楚。

刘名榜问郑维山:“你家的情况,家里人都给你说没?”

郑维山:“还没顾上。”

因为郑维山此次回乡的初衷并非为了家人,因此他心里想的都是那70名赤卫队员及他们的家属。

郑维山离开家乡后,刘名榜却一直都在家乡干革命,对于郑维山的家人情况,刘名榜非常清楚。

从刘名榜的口中,郑维山也了解到了家人的情况。

自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撤走后,国民党占领了这一区域,实行“三光”政策,留守人员被迫转移。

同时还有两千多支枪却无法转移,只能就地隐藏,屋脊洼山高路险,刘名榜决定将这批枪送到屋脊洼村藏好。郑维山的父亲主动接受了这个任务,一夜之间,他将枪藏在了山洞和池塘里。

此事似乎神鬼不知,就此结束,但不料大难降临到了郑维山的父亲头上。

当地有一个教书先生,他倒生出很多疑问,并且还有一个“有心人”。

他得知红军大部队撤走时,红军兵工厂并没有运出多少武器。而且国民党组织搜查,却一直一无所获。他分析这批枪一定是藏在了屋脊洼村。

一个教书先生为何有如此心机,原来这个叫谢东山的教书先生却并非他的真实身份。他是黄埔五期生,从学校毕业后以教书先生的名义,长期在鄂豫皖根据地潜伏。

根据这一特务提供的消息,敌人几次前来搜查,搜山、烧房都一无所获。最后,他们将身为屋脊洼村农会主席的郑维山的父亲抓了起来,严刑拷打,直到腿被打断,也死活不招。

后来,郑维山的父亲被刘名榜组织人员营救出来,但却因伤势过重牺牲了。

但这批枪得以保全,后来红25军扩军就用的这一批武器。

郑维山听完对这个特务很气愤,他问:“谢东山呢?”

刘名榜说:“前不久才抓到这个坏蛋,被我处决了。”

但当前最紧迫的是如何对待那70名赤卫队员及其家属。

刘名榜说:

新县正在土改,但遇到一个难题,优抚对象很难确定。你知道新县是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据我们初步统计,新县战争年代共牺牲5万多人,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一万两千多人。还有好多人参加了红军,至今下落不明。尤其是红四方面军和西路军这部分人,有人说,他们为革命牺牲了,算烈士;也有人说,他们跟着张国焘搞分裂失败了,算逃兵、算叛徒。……而这其实就包括你参军时带走的那70多人。他们的家属、亲人,成天眼泪汪汪地等着啊!干革命20多年了,多难的事我都闯过来了,但这一次,我没法子了。你回来了,一定得帮我解决这个难题。

郑维山说:“烈士已含恨九泉,我们决不能再让他们的家属和亲人背黑锅。那70多人有一部到了王树声的30军,有一部编入30军红88师,我敢保证红88师的战士没有一个是叛徒,就连马家军的俘虏中也没找到红88师的人。……”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

郑维山

郑维山的意见是,凡红88师的战士一律按烈士对待。个别伤残流散回家的,按伤残军人对待。

最后刘名榜说:“凡参加红军,失去联系的,其家属先按革命军属对待,以后有错,再纠正。”

郑维山听后说:“好!大胆弄吧。”

解决了这件大事,郑维山才带着妻子孙景波到父母坟前连磕3个响头。

第三天,郑维山去看望了黄英祥的老娘,走进家门,他看见黄英祥的母亲就喊了一声:“娘!”

之后,一个铮铮铁汉便泣不成声,他擦干眼泪,将车上的两袋大米和身上的所有钱都留给了老人。他对老人说:“娘,英祥让我来看看您。”

看完老人,假期还未到,郑维山就匆匆返回武汉。李先念见到郑维山疑惑不解,问道:“怎么这么急啊?”

郑维山说:“你是没见那一双双可怜巴巴的眼睛。白发苍苍的老人,急切盼儿子归来的眼神,就像针一样,刺得我心痛。”

的确,乡亲们看见郑维山免不了向他问起儿子的下落。

但当时对西路军并无明确的说法。

郑维山带着满腹的遗憾和眷恋返回了部队。但他实际上为牺牲的战友得到了应得的待遇。

向西路军牺牲的战士致敬!

1.《长安风评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安风评 时隔18年开国中将再回乡,父母已入土,乡亲见面就问:我儿子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