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社会里,为了能够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也为了能够不断地更新社会生产力,领导阶层会选取对国家发展有益的人才为国家服务,尤其是在帝国时代到来之后,不再像曾经那样以血脉为选择领导阶级的标准。

理论上来讲,平民阶层也有了做官的可能性,只不过每个朝代对于这件事情实施的手段不一样。比如说,汉朝是举孝廉,也就是说,那些清正廉明又有一定孝道的人被推荐到朝廷做官,之后又延伸出了九品中正制,就是各州郡县设中正官,由他将人才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然后再依次授予官位。

这些都是带有明显人治色彩和垄断色彩的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寻找到一些人才,但是它的弊端很多。

就拿举孝廉来讲,在东汉的时候,所谓的孝行和清正廉明几乎都成了一部分人沽名钓誉的手段,就像当时的谚语所说的那样,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地方官察举的秀才和孝廉,要么不学文化,要么不养父母,其中有很大的黑幕,基本上全是徒有虚名。

所以,在这两种制度的作用下,社会渐渐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形,直到后来的科举制度诞生,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只要能够凭借着自身的学问而通过考试,哪怕自己出身寒门也有高官厚禄的可能。

由此也可以看出,从举孝廉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度,帝国网罗人才的制度日趋成熟,尤其是科举制度一出,天下学子趋之若鹜,帝国的罗网疏而不漏,就像唐太宗一样,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便高兴的手舞足蹈,认为天下英雄都被收揽而来了。

这好像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因为通过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帝国得到了人才,群众也得到了官位和财富,大家各取所需、其乐融融,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不然,实际上,在这种交换当中,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帝国,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在这场博弈当中,帝国付出的成本是极低的,甚至是没有的。

一个寒门学子如果想要通过考试出人头地,他需要十年寒窗苦读,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而且对于一个学子来讲,他的道路仿佛只有一种,也就是说,将全部的身家性命其实都压在了一条路上。

可是,对于帝国来讲,其所付出的代价只是几个官位和一些俸禄,这些成本是很低的,官职本身就是国家要安排给人民群众的,是一定要给出去的,皇帝攒在手里并没有任何的好处,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而俸禄本身就是朝廷从人民群众手中聚集而来的,也是一定要给出去的,不给这些通过考试而升上来的人也要给别人,这些人可能还是什么世家大族的子弟,可能本身还没有多少才学。

所以,帝国将官位和俸禄交给通过考试的人其实并没有损失东西。也就是说,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官位和俸禄本身都不属于帝国,这两种东西存在的必要就是为了给予。

因此,我们并不能将官位和俸禄看成是帝国的付出。

可问题在于,帝国在这种并没有多少付出的情况下,却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红利。

其一,它其实取得了整个知识界对于帝国意识形态的认同,因为当天下读书人都对科举制度趋之若鹜之后,实际上也就相当于人们认同的帝国的这种行为方式,对帝国的这种行为方式感到满足,感到开心,也就加剧了天下学子对于帝国的认同感,而人民群众的认同感是帝国迫切需要而且必须需要的。

当然,或许帝国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方式并非只有一个,比如说,也可以像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也可以像汉武帝那样强制性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其他的学派都赶尽杀绝,但是这两种做法都有一定的压迫性,它对于整个意识形态没有作用,反而容易激起人民群众的反感。

百姓不能出人头地,不能够为国家生产知识和劳动力,帝国的发展也就不会那么顺遂,所以,对于帝国来讲,其需要的其实不是单纯的让人民群众服从,而是让他们在心悦诚服的前提下为帝国服务,让他们在接受帝国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对皇帝进行拥护。

相比于单纯的服从,帝国更需要从心底上的认同,因此用文化来统治的战略方针是最有效的,而当帝国用文化的方式给予了大部分人民群众出路,那么,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就会油然而生,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都心甘情愿的为帝国制度服务。

甚至到了后来,他们都诚惶诚恐地拜在帝国之都的脚下,哪怕帝国给他们学习的只是一些没有营养的八股文,但他们依旧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为帝国效劳,他们不会胡思乱想,不需要思想的自由,最终,他们成为了帝国手中强有力的工具。

这样一看,帝国在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收获了巨大的利益。

其次,帝国找到了维系天下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古代的历史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理论上来讲,这样的社会形态具有农民地主商人和贵族,也就是说是一种封建小国,大家遵循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适合大范围的远距离接触、交往、流通。

可是,帝国却是统一而庞大的,从本质上来讲,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着一定的差距和不同,那么,想要把散乱的小农经济下的社会体系统一成稳定而又庞大的帝国,那么就必须要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方式,而在科举制度之下的文化形式就是最佳的方式。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帝国官位和俸禄的诱惑之下,人民群众开始学习同样的东西,读差不多的书,考类似的试。

在这种基础上,人民群众接触的就是同一种文化,看到的是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生产方式,共同的生活方式,了解的是共同的风俗礼仪,共同的语言文字,拥有的也是共同的思想观念,共同的伦理道德。

如此一来,虽然小农经济之下人脉相对比较散乱,但在思想上却能够长期维持统一,久而久之,在中国就形成了一个概念,叫做慕华夏者则华夏之,就是说,无论是东夷还是西戎,无论是南蛮还是北狄,只要接受中国文化,只要认同并且愿意传承中国文化,那么,就是中国人。

相反,如果放弃了中国文化,不愿意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哪怕土生土长在中国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人,也就形成了文化高于种族的理想观念。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能大范围地服从于同一个领导阶层,也就能够维系共同的文化形式,维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无论是哪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其实都是为帝国服务的,或者说,都是帝国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思想,统一人们行为理念的手段。

当然,在此之中,科举制度的影响更大,因为它将文化以文字或者是知识的形式呈现在了书本上,让人们通过共同的方式去接受和吸收,然后,再通过共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传递,最终对人的表达和传递结果进行一个评分。

以评分的高低,来判定一个人对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解程度,如此不仅筛选出能够真正对帝国效忠的人,同样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帝国的思想文化形态,去认同帝国的思想文化形态,最终通过兵不血刃的方式,将帝国的思想意志传承下去,让帝国能够更加长久,并且稳定的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还是寒门子弟,他们得到的无外乎就是官位和财富两种,而这些官位和财富本身就是帝国用来诱惑他们的条件。

在这样的过程中,帝国几乎毫无付出,但却不仅统一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同时还让他们承认了帝国的统治,因此,在所有的人才选拔当中,帝国都是稳赚不赔的。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也并不能否认人才选拔制度是双赢的方式,因为,对于帝国来讲,官位和俸禄是必须要付出的,他们不会姑息,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讲,这却是他们人生的支撑,也是对于自己未来的道路和家族未来道路的一种拼搏,是他们唯一脱离出身的方法。

所以说,帝国给出自己必须要给的,寒门学子通过奋斗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这也是双方的一种合作,最终的结果自然也是双赢,只不过这种双赢并不是大范围的,而只存在少数掌握学问和知识人的手中。

1.《珂梦说文史 科举制度:带给寒门学子奋斗途径,却兵不血刃地将传承帝国思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珂梦说文史 科举制度:带给寒门学子奋斗途径,却兵不血刃地将传承帝国思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