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萧家老大a 春秋传奇:宋襄公讲仁义失战机,沦为千年笑柄

春秋传奇:宋襄公讲仁义失战机,沦为千年笑柄

  在宋襄公被楚成王劫持后,群臣推戴公子目夷主政。目夷告于太庙,南面摄政,三军用命,号令严明。睢阳各路城门,把守得铁桶相似。方才安排停当,楚成王大军已到,立住营寨。将军斗勃向前打话道:“尔君已被我拘执在此,生杀在我手。早早献城纳降,保全汝君性命!”

  公孙固在城楼答道:“全赖社稷神灵,国人已立新君了。生杀任你,想我降却不可得!”

  斗勃道:“汝君在我这里,安得又立一君?”

  公孙固道:“立君以主社稷,社稷无主,安得不立新君?”

  斗勃道:“我等愿送汝君归国。有何报酬?”

  公孙固曰:“故君被执,已辱社稷,虽归也不能为君了。归与不归,惟楚所命。若要决战,我城中甲车未曾损折,情愿决一死战!”

  斗勃见公孙固答语硬铮,只得回报楚成王。

  楚成王大怒,喝教攻城。城上矢石如雨,楚兵多有损伤。连攻三日,折损严重,不能取胜。楚成王道:“彼国既不用宋君,不如杀了。”

  成得臣答道:“大王以杀繒子为宋罪,今杀宋公,是仿效也。杀宋公犹如杀匹夫。不能得宋,而徒取怨,不如释之。”

  楚成王曰:“攻宋不下,又释其君,以何为名?”

  成得臣道:“臣有计了,今不与盂之会者,只齐、鲁二国。齐与我已两次通好,且不必较。鲁礼义之邦,一向辅齐定伯,目中无楚。若以宋之俘获献予鲁,请鲁君于亳都相会,鲁君见宋俘,必然恐惧而来。鲁、宋是葵邱同盟之人,况鲁君甚贤,必然为宋求情,我以鲁君之德而释宋君。这样我一举而兼得宋、鲁。”

  楚成王鼓掌大笑:“子玉真有见识!”

  于是,楚退兵屯于亳都(今河南商丘),用宜申为使臣,将虏获数车,入曲阜献捷。其书云:宋公傲慢无礼,寡人已幽之于亳。不敢擅功,谨献捷于上国,望君辱临,同决其狱!

  鲁僖公览书大惊,正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明知楚使献捷,词意夸张,是恐吓之意。但是鲁弱楚强,若不往会,恐其移师来伐,悔之无及。于是厚待宜申,先发回书,驰报楚成王道“鲁侯如命,即日赴会。”

  鲁僖公随后发驾,大夫仲遂从行。来至亳都,仲遂因宜申事先联络,用私礼先见了成得臣,嘱其在楚成王面前,每事方便。成得臣引鲁僖公与楚成王相见,各致敬慕之意。其时,陈、蔡、郑、许、曹五位诸侯,俱自盂地来会,和鲁僖公共是六位,聚于一处商议。郑文公开言,欲尊楚成王为盟主。诸侯嗫嚅未应。鲁僖公奋然道:“盟主须仁义布闻,人心悦服。今楚王恃兵车之众,袭执上公,有威无德,人心疑惧。吾等与宋,俱有同盟之谊,若坐视不救,惟知奉楚,恐被天下豪杰耻笑。楚若能释宋公之囚,终此盟好,寡人敢不惟命是听!”

  众诸侯皆曰:“鲁侯之言甚善!”

  仲遂将这话私告于成得臣,成得臣转闻于楚成王。成王曰:“诸侯以盟主之义责备寡人,寡人岂可违背?”

  于是在亳都郊外,又筑盟坛,以十二月癸丑日为期,歃血求神,同赦宋罪。

  约会已定,先一日将宋襄公释放,与众诸侯相见。宋襄公且羞且愤,满肚不乐,却又不得不向诸侯称谢。至日,郑文公拉众诸侯,敦请楚成王登坛主盟。楚成王执牛耳,宋、鲁以下,次第受歃。宋襄公敢怒而不敢言。事毕,诸侯各散。宋襄公讹闻公子目夷已即君位,将奔卫以避之。公子目夷遣使已到,致词曰:“臣所以摄位者,是为君守国,国仍是君之国,何为不入?”

  须臾,法驾齐备,迎宋襄公以归,公子目夷退就臣列。

宋襄公志欲求伯,被楚人捉弄一场,反受大辱。怨恨之情,痛入骨髓,但恨力不能报。又怪郑伯倡议,尊楚王为盟主,不胜其愤,正要与郑国作对。斯时,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春三月,郑文公入楚行朝礼,宋襄公闻之大怒,遂起倾国之兵,亲讨郑罪,使上卿公子目夷辅世子王臣居守。目夷谏道:“楚、郑方睦,宋若伐郑,楚必救之。此行恐不能取胜,不如修德待时为上。”大司马公孙固亦谏。

宋襄公怒道:“司马不愿行,寡人将独往!”

  公孙固不敢复言,遂出师伐郑。襄公自将中军,公孙固为副,大夫乐仆伊、华秀老、公子荡、向訾守等皆从行。

  谍人报知郑文公。文公大惊,急遣人告急于楚。楚成王曰:“郑事我如父,宜亟救之。”

  成得臣进言:“救郑不如伐宋。”楚成王曰:“何故?”

  成得臣回答:“宋公被执,国人已吓破胆了。今复不自量,以大兵伐郑,其国必虚。乘虚而捣之,其国必惧。此不待战而知胜负。若宋还而自救,彼亦疲劳。以逸制劳,安能不得志呀?”

  楚成王以为然。即命成得臣为大将,斗勃副之,兴兵伐宋。宋襄公正与郑相持,得了楚兵之信,兼程而归,列营于泓水之南以拒楚。成得臣使人下战书。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师之来,是为救郑。吾以释郑谢楚,楚必归。不可与战。”

  宋襄公曰:“昔齐桓公兴兵伐楚,今楚来伐而不与战,何以继桓公之业呢?”

  公孙固又说:“臣闻‘一姓不再兴’。天之弃商久矣,君欲兴之,能成功吗?且吾之甲不如楚坚,兵不如楚利,人不如楚强。宋人畏楚如畏蛇蝎,君凭何以胜楚?”

  宋襄公曰:“楚兵甲有余,而仁义不足。寡人兵甲不足,而仁义有余。昔武王虎贲三千,而胜殷亿万之众,惟仁义也。以有道之君,而避无道之臣,寡人虽生不如死。”

  于是批战书之尾,约以十一月朔日,交战于泓阳。命建大旗一面于辂车,旗上写“仁义”二字。公孙固暗暗叫苦,私下对乐仆伊说:“战主杀而言仁义,吾不知君之仁义何在也?天夺君魄,窃为危之!吾等必戒慎其事,毋致丧国足矣。”

  至期,公孙固未鸡鸣而起,请宋襄公,严阵以待。

  且说楚将成得臣屯兵于泓水之北,斗勃请“五鼓渡河,防宋人先布阵以扼我。”

  成得臣笑道:“宋公专务迂阔,全不知兵。吾早渡早战,晚渡晚战,何所惧哉?”

  天明,楚甲乘始陆续渡水。公孙固请求宋襄公道:“楚兵天明开始渡河,是轻视我军。我今乘其渡过一半,突前击之,是吾以全军而制楚之半。若令皆渡,楚众我寡,恐不敌,奈何?”

  宋襄公指大旗曰:“汝见‘仁义’二字否?寡人堂堂之阵,岂有半渡而击之理?”

  公孙固又暗暗叫苦。须臾,楚兵尽渡。成得臣服琼弁,结玉缨;绣袍软甲,腰挂雕弓,手执长鞭,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公孙固又请求宋襄公道:“楚方布阵,尚未成列,急鼓之必乱。”

  宋襄公唾其面曰:“咄!汝贪一击之利,不顾万世之仁义耶?寡人堂堂之阵,岂有未成列而鼓之之理?”公孙固又暗暗叫苦。

楚兵阵势已成,人强马壮,漫山遍野,宋兵皆有惧色。宋襄公使军中发鼓,楚军中亦发鼓。宋襄公自挺长戈,带著公子荡、向訾守二将,及门官之众,催车直冲楚阵。成得臣见来势凶猛,暗传号令,开了阵门,只放宋襄公一队车骑进来。公孙固随后赶上护驾,襄公已杀入阵内去了。只见一员上将挡住阵门,口口声声叫道:“有本事的快来决战!”那员将是斗勃。

公孙固大怒,挺戟直刺斗勃,勃即举刀相迎。两下交战,未及二十合,宋将乐仆伊引军来到,斗勃微有着忙之意。恰好阵中又冲出一员上将蔫氏吕臣,接住乐仆伊厮杀。公孙固乘忙,觑个方便,拨开刀头,驰入楚军。斗勃提刀来赶,宋将华秀老又到,牵住斗勃,两对儿在阵前厮杀。公孙固在楚阵中,左冲右突。良久,望见东北角上甲士如林,围裹甚紧,疾驱赴之。正遇宋将向訾守,流血被面,急呼曰:“司马可速来救主!”

公孙固随着訾守,杀入重围,只见门官之众,一个个身带重伤,兀自与楚军死战不退。原来,宋襄公待下人极有恩,所以门官皆尽死力。楚军见公孙固英勇,稍稍退却。公孙固上前看时,公子荡要害被伤,卧于车下,“仁义”大旗,已被楚军夺去了。襄公身被数创,右股中箭,射断膝筋,不能起立。公子荡见公孙固到来,张目道:“司马好扶主公,吾死于此!”言讫而绝。

公孙固感伤不已。扶襄公于自己车上,以身蔽之,奋勇杀出。向訾守为后殿,门官等一路拥卫,且战且走。比及脱离楚阵,门官之众无一存者。宋国之甲车,十丧八九。乐仆伊华、秀老见宋襄公已离虎穴,各自逃回。

成得臣乘胜追之,宋军大败。辎重器械,委弃殆尽。公孙固同宋襄公连夜奔回。宋兵死者甚众,其父母妻子,皆相讪于朝外,埋怨宋襄公不听司马之言,以致于败。宋襄公闻之,叹曰:“君子不杀受伤者,不俘虏老兵。寡人将以仁义行师,岂效此乘危扼险之举?”

举国无不讥笑。后人相传,以为宋襄公行仁义,失众而亡,正指战泓之事。

(本篇完)

1.《萧家老大a 春秋传奇:宋襄公讲仁义失战机,沦为千年笑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萧家老大a 春秋传奇:宋襄公讲仁义失战机,沦为千年笑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9320.html

上一篇

佳佳历史达人 典韦对曹操特别忠心,最终因为保护曹操,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下一篇

洗剑读书史 一同了解少帅张学良的军旅生涯和他的感情经历

萧家老大a 春秋传奇:宋襄公伐齐立世子,高国公城楼除竖刁

萧家老大a 春秋传奇:宋襄公伐齐立世子,高国公城楼除竖刁

春秋传奇:宋襄公伐齐立世子,高国公城楼除竖刁  因齐国生变,世子昭逃奔宋国,见了宋襄公,哭拜于地,诉以易牙、竖刁作乱之事...

萧家老大a 春秋传奇:宋襄公假仁失众,楚成王设计劫盟

萧家老大a 春秋传奇:宋襄公假仁失众,楚成王设计劫盟

春秋传奇:宋襄公假仁失众,楚成王设计劫盟  楚成王归国后,将齐孝公不署名盟约之事告诉令尹子文。尹子文道:“宋襄公太狂妄了...

萧家老大a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功利主义使中国在此后数十年,无视最基础功夫

萧家老大a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功利主义使中国在此后数十年,无视最基础功夫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功利主义使中国在此后数十年,无视最基础功夫面对西方文化,中国文明在明末徐光启时代,有过一个短暂的理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