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96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在古代人的眼里建功立业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对建功立业的功臣将领还是非常重视的。每次上朝都会弘扬臣子要为了国家建功立业的思想。
同时对于开国功臣也是大力的奖赏,肯定了功臣对于明朝建立上的丰功伟绩。通过用这样的鼓励更能激发官员对国家的贡献,在明初的功臣阵营更能体现,也能够体现出在明初的时候功臣集团在当时朝廷上的重要性。
在明初“事功意识”的出现与当时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建国初期朝廷上的功臣几乎全部都是为明朝打下江山的武将们,他们出身也相对普通,普遍都想建功立业成为开国功臣。
而当时的朱元璋身为农民,出身卑微想要推翻元朝政权的压迫,不得不依靠这些武将来打下江山,所以说在起义的时候这些武将对与明朝能顺利建国可谓是功不可没。
建国后朱元璋称帝,但是和这些建功立业的功臣关系相当微妙,在朝廷上感觉并非君臣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只能不断的用土地还有银两来对这些功臣进行安抚。
随后朱元璋面对与功臣集团的权利矛盾,只得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一、功臣集团和皇帝关系的矛盾
1、功臣破坏礼法制度
功臣们因为常年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既是君臣也是兄弟,所以在朱元璋登上皇位后,这些官员开始贪污腐败,贪图享乐的奢靡生活越发严重。
功臣和皇帝私人关系远远超出了原本的君臣关系更像是兄弟关系,这就导致严重破坏了礼法制度,而且在官员和百姓同时统治面前树立了不好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明朝的政治稳定和威胁皇权,十分不利于朱元璋的。
当年明朝功臣刘伯温在寺庙中给朱元璋留下了“大千世界正茫茫,何必收拾一袋藏?古来多少英雄辈,得道多助失道亡!”这样的名句,可见在功臣集团眼里,皇权的威慑力已经相当薄弱。
2、影响朝廷社会稳定
正因为这种兄弟关系让功臣们更加嚣张跋扈,犯错了也因为和皇帝的关系也便不了了之,也不会影响自身的地位。朱元璋也意识到如果一直以这种关系来和功臣相处。
十分影响当时朝廷和社会的稳定,于是朱元璋废除中书省,斩杀了开国功臣胡惟庸,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同时朱元璋开始善待功臣的子女,功臣的孩子们纷纷加官晋爵。
并且朱元璋对功臣的孩子们灌输君臣关系的重要性,要他们继承父辈对皇帝的忠义精神。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将君臣关系加强化,稳定了中央集权,还通过安抚功臣子女,更加深得民心。
二、朱元璋对功臣集团采取治理办法
1、开始清理政策
建国初期大力向官员推崇事功的意识体,这让朱元璋建立很快恢复了明朝早期的经济,但是事功和传统的君臣礼法相互冲突,在恢复完经济后这也是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另一难题。
于是在朱元璋皇权势力逐渐扩大之后,对于功臣集团开始逐渐的开展了清理政策,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处死当年为他打下江山的功臣,用这种方式来宣扬皇威震慑群臣。
根据当时《明史》所载:“明初四大案”后,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全部被杀害,只剩下三两人。在这种情况下,功臣的事功意识逐渐的减弱,忠君的意识开始逐渐的加强。
在建国之后功臣开始享乐甚至有贪污腐化的行为,朱元璋通过这种手段功有效的提高了功臣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自己在功臣中的威信。
2、恢复儒家礼法制度,巩固中央集权
在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功臣们也从上下级关系转变为隶属关系,而且一些官员对功臣们的负面评价也越来越多。经历了这些,朱元璋意识到功臣集团在国家建设上的作用越来越小。
而且大多都为武将随时都有可能推翻自己,争夺皇位为了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朱元璋必须要加强中央集权的掌控,由此古代礼法制度逐渐的兴盛起来。
在明朝初期,明朝虽然已经建立完成但是天下并没有完全的得到统一,所以朱元璋还是急需要这些武将功臣来帮助自己恢复统一大业,所以说在当明朝初期鼓励功臣不断提倡事功精神是提高功臣积对国家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但随着明代逐渐的发展国力强胜,士大夫虽然登上了当时的政治舞台,但是朱元璋出身贫寒,对人对事猜疑心都比较重,所以对其还是猜忌很深,对于其限制的政治决策并没有完全的制定成。
儒家的礼法制度是当时朱元璋巩固中央集权的主要制度,而礼法制度和事功意识的不兼容性使得朱元璋和功臣集团们的关系也变得不好,最终随着经济和国家的发展,朱元璋与功臣们的矛盾越来越多,最终还是决裂。
在当时由于朱元璋的猜忌,使得礼法制度不能完全的贯彻,这也让功臣们有了可乘之机,让功臣在明朝初期政治权利越发强大。这也导致最后朱元璋开始严厉整顿功臣。
参考文献:《明太祖实录记载》
1.《评鉴视界 明初功臣集团与朱元璋的矛盾冲突,儒家礼法制度慢慢走上舞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评鉴视界 明初功臣集团与朱元璋的矛盾冲突,儒家礼法制度慢慢走上舞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