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年的春节,乾隆是在焦虑不安中度过的,其实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半年甚至更久,此时乾隆的心中懊悔极了,后悔当初不该说出那样的话。
这年2月9日,清世宗乾隆皇帝正式昭告天下退位,嘉庆皇帝继承大统,而乾隆则成为法定太上皇。事情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乾隆无奈承认是自作自受,谈及此事要回到乾隆登基之初。
在弘历的成长过程中,康熙曾经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诲,这也是乾隆后来一直标榜的,甚至坊间有关于康熙传位给雍正是因为看中弘历的缘故。
乾隆从雍正那里继承皇位后,按照礼制需要祭祀祖先,而乾隆一直以来最崇敬的人不是雍正,而是爷爷康熙。众所周知,康熙皇帝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足足有六十年之久。
在祭告祖先时,乾隆表示自己将来在位时间一定不能超过爷爷康熙,因此给自己设置的在位时间极限是六十年。这是乾隆当着列祖列宗的牌位立下的誓言,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并不会有什么异样的想法,甚至会觉得这是乾隆皇帝的恭维康熙的客套话。
从古代人的寿命来看,乾隆能够活到六十岁就不错了,更别说在位六十年了,因为古代人的寿命普遍偏低,据统计古代帝王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岁,因此从年龄上来看,乾隆立下的誓言并没有什么用,都是空想、都是套话。
没想到就是这样的话,竟然变成现实,乾隆从公元1736年2月登基,到公元1796年2月宣布退位,正好是六十年时间,而乾隆是在1799年2月驾崩的,也就是说,乾隆退位做太上皇的时间是整整三年。
乾隆退位成为太上皇是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因为多年来掌控大清最高权力的他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让人放弃手中的权力是很难的一件事,即使是部分权力。
由于自己曾经在祖先面前向天下人立下誓言,自己做皇帝只做六十年,如今时间已到,必须要遵守誓言,否则会丧失天下民心、将来也无言面对列祖列宗。
乾隆对于太上皇这个岗位还心存疑虑,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史上形形色色的皇帝过着各不相同的生活,而曾经做过太上皇的几位皇帝结局都不怎么好。
战国时期能够抗衡秦国的赵武灵王,主动禅位成为太上皇后,晚年场景凄凉,最后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唐朝时期高祖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禅让皇位,幸好受到唐太宗的后仰善待;唐朝还有见证了盛世转衰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些太上皇的生活显然没有当初那么棒。
从乾隆皇帝后来的表现来看,他最舍不下的还是手中的权力,这也是自古帝王家最无情的原因,在权力面前极少有人能够理智对待、独善其身。
眼看着退位时间临近,乾隆仍然将各种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甚至比以往时候更加集中,比如嘉庆做太子时已经被乾隆授命处理政事,反而是在登基君临天下后处理的事情变得更加微小、更加鸡毛蒜皮,因为权力都被乾隆收走了。
不愧是“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以嘉庆皇帝初登基需要锻炼为由,将大清的掌控权仍然牢牢握在手中,这样既做到了六十年退位的誓言,又能继续掌握大清皇权,有了名声也有了权力,一举两得,可谓是老谋深算。
具体到细节上,乾隆是如何继续把持朝政的呢?比如说地方的文物官员如果要入京面圣,必须要事先经过太上皇的审批,如果乾隆批准才可以面见嘉庆,如果不允许则不准进京。
就算是能够面见嘉庆皇帝,由于实际权力仍然在乾隆手中,所以任何事关大清的决策都要从乾隆皇帝这里获得批准。这在朝堂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大臣首先要请示的是太上皇乾隆,而不是嘉庆。
此外通过一些历史细节也能够看出,紫禁城中仍然是乾隆当家作主。嘉庆登基称帝,按照惯例是要重新设定年号的,而此时的清朝宫廷中一直是沿用“乾隆”年号。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不再使用高祖李渊时期的年号,而是自立门户,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
乾隆的“退休”生活过得非常惬意,他仍然使用属于皇帝的专用称呼“朕”,在书写太上皇时要抬高三格来写,而皇帝一般是抬高两格。
乾隆皇帝对自己的生日格外重视,由于皇帝的生日一般都被称为是万寿,而乾隆则将自己的生日称呼为万万寿,凡事各种规格总要高过皇帝才满意。
说起乾隆过生日就不得不提起千馊宴,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经举办过两次的千馊宴,分别是在康熙60岁和69岁时,当时为了庆祝寿诞,盛情邀请很多花甲老人来宫廷中免费吃喝,皇帝与百姓真正吃喝狂欢。
在乾隆皇帝的记忆中,爷爷举办的千馊宴印象深刻,感觉那是皇帝的高光时刻。于是在乾隆皇帝荣升太上皇的第一年,千馊宴再次出现在宫廷之中,乾隆这也是第二次举办千馊宴,以此向世人宣告自己创造的繁华盛世。
史料记载,由于要举办千馊宴,从各地选送老人前来参加,经过舟车劳顿和现场的酒肉狂欢之后,很多老人醉倒在街头,还有人因此而生病去世的。
此时的乾隆并不知道,在大洋彼岸有位名叫华盛顿的花甲老人,两人都将在两年后去世,但是两人的眼界视野相差甚远。
乾隆为了达到对皇权的控制,不惜培养更多亲信,比如大名鼎鼎的和珅,他成为乾隆处理朝政的传话筒、代理人,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乾隆做太上皇时期,嘉庆皇帝都受制于和珅。
总结一下,乾隆皇帝在做太上皇期间,仍然牢牢把握着清朝最高统治权,虽然名义上是退居幕后,但是从实际权力来分析,大清的皇帝仍然是乾隆,因此乾隆在做太上皇的三年时间里称心如意。
乾隆是历史上少有的好命皇帝,在康熙奠定的基础上,在雍正攒下的家底上,几乎是坐享其成,以十全老人自我标榜,享受着大清落后于世界的盛世。
1.《方程读史 乾隆为什么主动辞职做太上皇?教训:不要随便发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方程读史 乾隆为什么主动辞职做太上皇?教训:不要随便发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