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丹东老赵读历史 井田制被打破,才是春秋后期中国真正壮大起来的根本原因。

......您记住昂,大禹建立夏朝,咱们曾经算过,大约在公元前2013年;周武王对商纣王的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周康王合计四十年不动刑措,所以周康王的末年,就应该是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呗,对吧。

大约发展了一千年,咱们中国人口翻了一番,速度不算快呀。但问题是,从周朝初期到战国末期,七百年的时间,咱们读《战国策》,战国末期的战争规模陡然增大,光一个“人屠”白起,就杀了一百万人。因此战国末期,战国七雄的总人口加在一起,应该能够超过了一千万才对。后来长时间里,中国人口数量,只要历经了一次战乱,基本上就是维持在一千几百万,对吧。

从大禹到周朝初期,一千年,人口翻了一番。而从周朝初期到战国后期,七百来年的时间里,人口翻了五番,那么怎么做到的呢?咱们这一集,借着鬼方被翦灭时,人口数量不多这个事实,咱们展开讨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应该是放在周朝初期开始探究,而不应该是到了战国,咱们再聊这个话题。到了战国,已经发展起来,再聊这个话题已经晚了,对吧。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头脑清晰冷静的明确,在春秋之前,也就是在前王朝时代、夏王朝时代、商王朝时代,以及西周时代,咱们的发展是不如地中世界的。这个不如,包括了人口数量、科技水平、艺术创作能力,咱们不如地中海世界。但是,从春秋下半程到战国后期,咱们大踏步撵了上去。亚历山大跟波斯人打仗的时候,波斯人出动了20万军队,哎呀,规模真大呀,对吧,呵呵。而秦始皇派王翦攻灭楚国的时候,秦始皇一下子就给了王翦60万秦军,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个时候,咱们已经彻底发展起来了,至少在人口数量上,已经超越西方世界了。你看战国时代出土的文物,多么的精美,多么富有艺术性。因此探究咱们中国人到底是怎么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吧。为了表示正式,咱们出个小题板:

实际上,我认为,咱们刚才说,七百年的时间,中国人口翻了五番,这个说法应该是错误的。咱们中国真正发展起来,应该是从春秋的中后期开始加速发展的。就是说,从周朝初期到春秋中期这个期间,咱们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依旧并不快。那么凭什么说,一直到春秋中期之前,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快呢?举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富齐,《国语.齐语》说:

管子于是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管仲把当时齐国,五个家庭称作一个轨,10个轨为一个里。一个里,里面包括了50个家庭,对吧。4个里为一个连,200个家庭;10个连为一个乡。2000个家庭。那么当时管仲把整个齐国分成了多少个乡呢?一共21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就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乡,合计是六个;其他的15个乡是士乡,就是农民乡。而管仲组建齐国三军,只是从这15个农民乡中出人,一个家庭出一个人当兵。每个乡两千户,一共15个乡,合计是三万户。所以当时的齐国一共是三万个士兵。这在当时诸侯国之中,兵力应该是最大的。而齐国其他的6个工商乡,当时也许并不是满额的,并不见得,非得就是两千户组成一个乡。因为

15÷6=2.5∶1

就算当时的齐国煮水为盐,重视商业发展,但也绝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农民与工商业者的比例,对吧。怎么可能,当时会出现两个半农民,就有一个商人或手工业者呢?如果若是有这么高的比率,管仲怎么可能不把他们编练成军呢?春秋时代之所以个各诸侯国,都不把工商从业者编练入军,一是因为商人的流动性大,而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手工业者有技术,宝贵。所以你看后来蒙古人征服中亚和西亚时,每次屠城,都把手工业者给挑出来,其他的都给杀掉了,就是因为手工业者宝贵。多说两句昂,您可能会反问,既然说手工业者宝贵,那么士农工商,为什么手工业者和商人地位最低呢?从周朝的见面礼,即贽礼来看,天子、诸侯拜见客人时执玉帛,卿士执羔,大夫执雁,士持雉,农持鹜,手工业者和商人执鸡。周朝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社会地位,的确最低,这是事实。那么为什么呢?因为周人的理念就是专注于种田。周文王革命时,指责商纣王好奢靡之物就是重要罪名之一嘛。那么奢靡之物来自于哪儿?来自于手工业者和商人嘛。所以咱们讲《周公秉政》时,周公姬旦作为他们爷们之中思想最前卫者,尚且把殷都13个手工行业中的6个,整体都赐给了他儿子伯禽,到鲁国做种地的农奴了。这充分说明,起初周人的脑海中就是反对工商业的,正如《韩非子.五蠹》所说:“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 聚沸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

社会共识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就算管仲重视工商业,但当时齐国的六个工商乡绝不可能是满额的,绝不会出现2.5个农民就对应1个工商业者的比例。如果的确若是这样的话,那么当时齐国的21个乡,应该也就是三万几千户才对,对吧。如果若是按一个家庭六口人计算的话。先说为什么是以6口人计算?实际上你看很多学者的书,他们估算人数,普遍都是以5口人为一个家庭计算,我说一个家庭6口人,这还算是多的。那么为什么很多学者都是以一个家庭平均五口人计算呢?那是有道理的,第一,不是所有家庭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对吧。第二,就算一个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但曾经人的寿命不长,往往难以父母双全;第三,虽然当时是鼓励生育,但就算是让你随便生,也不见得你就能生出多少孩子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咱们新中国建立后,也是随便生。一个家庭5个孩子,6个孩子,甚至更多的,的确是有,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当时也没有大规模的提倡节育手段,就是随便生。但一个家庭通常也就是三个孩子,四个孩子,不少了。随便生,也不是你能够无限生出来的。你是否能否受孕,除了你的天生基因之外,跟你们俩蛋白质摄入量的多少,是有直接关系的,对吧。如果若是连碳水化合物都填不饱肚子,你可能连续生孩子吗?对吧。而且,新中国成立后,新生儿的成活率基本上是个保个。而曾经,普遍都会发生孩子夭折现象。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不都有孩子夭折嘛,人家那可是清朝的皇帝呀。所以曾经就算你能够生出四五个,但不代表都能成活。第四,很多学者看《商君书》,说商鞅改革制定政策,强制家庭不能聚居,孩子成人娶妻之后,必须得分家另过。而实际上,这个制度不是商鞅发明的,曾经早就有,因为曾经兵役、徭役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所以你娶了媳妇之后,必须强制你分家另过。再说了,井田制时代,井田的分配也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嘛,你分家另过了,才能向族里要土地嘛,否者的话你吃什么,对吧。因此,我把齐桓公时期,一个齐国家庭假设为6口人,实际上有点多。但咱们就按多的算。如果当时齐国一个家庭平均6口人的话,那么三万几千户,当时齐国的总人口无非20万出头,对吧。当时的齐国、鲁国、晋国、楚国、宋国、卫国这都属于是一流大国,秦国算作准一流大国吧;郑国、蔡国、陈国、燕国、随国,这是二流国家。曹国、邾国等,属于三流国家。你读《左传》,起初不就是这些国家在相互间游戏嘛,对吧。后来又增加进来了吴国和越国,但那已经是春秋晚期了。因此如果以齐国作比的话,当时那几个大的国家,人口无非应该在20万上下;二流国家也许是大几万,三流国家可就是小几万,而那些不入流的蕞尔小国,可能一个国家连一万还不足。如此算起来的话,当时整个中国人口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三百小几十万。

当时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肯定不会很多,再举个例子,卫国。卫国咱们都知道,是东方诸侯伯长。在齐桓公时代,曾经发生过戎狄残卫事件,卫国被狄国给屠戮了。残遭屠戮之后的卫国人,仅仅存活下来了5730人。而18年之后,卫国再次复兴。您说,18年的时间,一代人的功夫,以5730个人为基数,能繁衍出来多少人来?使劲、使劲、使劲的生,一对夫妻18年能生出10个孩子吗?不可能呀,对吧。就算后来又收拢进来了一些其他的人,复兴之后的卫国,最多也就是小几万人,对吧。而正是这个小几万人的国家,曾经一度嚣张一时。晋文公重耳争霸时,城濮之战之前,晋国当时对付的主要就是卫成公。

从卫国的身上,足见春秋时代的前期,那些诸侯国的人口数量,很可能还没有我所说的那么多。那么这个时候,距离西周朝建立初期,已经过去了多少年了呢?齐桓公的末年是公元前643年,也就是说,此时距离西周朝建立已经过去350多年了,而咱们中国整体的发展速度,依旧还不是很快。从大禹到商朝末年,将近一千年,人口翻了一番。而从商朝末年到齐桓公时代,350年,人口应该只是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人口基数大了嘛,翻番的速度应该快了才对嘛,对吧。而350年,中国人口增长仅仅只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到春秋前期,咱们的发展速度与从前差不多。因此咱们中国人人口数量的增长,应该是在春秋时代的后半程,才开始加速了。而人口的增长,与粮食产量息息相关,对吧。温饱思淫欲嘛,吃不饱肚子怎么可能进行交配呢,是这个道理吧。那么,咱们还是要继续探讨,咱们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壮大起来的?为什么是从春秋后半程到战国后期,三百年的时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了?

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壮大,肯定是综合性因素,不是单一原因,对吧。但肯定也有主次之分,对吧,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我上学的时候,老师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战国时代铁质农具的使用,促进了土地的开垦。但我为什么在这一集,要讨论这个问题呢?那就是因为我认为,春秋下半程,咱们中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绝对不是因为铁质农具的使用,至少不是主要的原因。

从考古来看,咱们中国的确是在春秋与战国之交,出现了冶铁。但是整个战国时代,是一个普及铁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全方位受益于铁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刘邦和项羽打仗的时候,使用的还是锡青铜,对吧。汉武帝打匈奴的时候,这个时候,有的汉军依旧还使用青铜武器呢。这些至少都说明了,直到秦朝灭亡,铁还是很金贵的东西。因此,如果说,从春秋后半期,中国之所以会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受益于铁,这个说法肯定不准确。那么我的观点是什么呢?

我认为,之所以从春秋下半程开始加速发展,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体制的改变。即,井田制大锅饭的被打破。

如果你年龄若是比我大,如果你若是在农村生活过,你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么回事。咱们曾经的那个生产队,冬天,天还没有彻底的亮透,生产队长就已经敲钟干活了,对吧。等天麻麻苍苍了,眼瞅着就要黑透了,这才收工了。真可谓是起五更爬半夜呀。可劳动成果怎么样呢?无非是大饼子、小馇子,堪堪能够填饱肚皮而已,对吧。而包产到户之后,1980年、1981年,我们这个地区连续大丰收,就是在那两年,我们这个地区的农民,开始普遍盖大瓦房。很明确的可以得出结论,在任何时代,集体所有制都是抑制人的劳动积极性的,这是人类的嗔痴贪,动物基因遗传的本性,所决定的。而咱们曾经讲过,商朝也是井田制,周朝也是井田制,什么是井田制?咱们曾经讲了,一个氏族在一起共同劳动,一块田划九份,干完公家的,才能干私人的,井田制同样也是一种“大锅饭”的形式。那么春秋中后期,人口为什么开始加速发展呢?代表事件,是以公元前594年,鲁国开始实施“初税亩”,诸侯各国的大锅饭陆续被打破了。有很多学者说鲁国初税亩的实施,是因为铁质农具的使用,农田开垦出来的更多了,农田数量出现了瞒报现象,所以鲁国改变了税收模式。这个说法肯定是不正确,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铁呢,怎么能够说鲁国实施初税亩,是因为铁质农具的使用呢?因此主要原因,就是在于经济体制改变了,井田制集体经济陆续瓦解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被唤醒了。只要开垦出来的农田,最终都归个人所有,而不是象曾经开垦出来的农田,归族里公有,然后族长再行分配。所以劳动积极性,释放了。

咱们上学的时候学战国列国变法。咱们学习到的那个战国变法,停留在脑海中的仅仅就是商鞅变法,对吧。实际上上,你拿起商鞅变法的举措条款,一对照管仲,再一对照晋献公的举措,再一对照晋惠公的财税改革,商鞅的那些举措都是人家三百年前玩剩的。商鞅的厉害之处,关键是在于他把激励机制明细化了,上升到国家法律高度的了。虽然以前咱们也有激励机制,那就是“馘”。就是打仗的时候,把敌人的左耳朵割下来,用来请功。但到底怎么奖赏,还真的没有典籍明确的说,也许就是打仗劫掠到多少,按你提溜来的耳朵分,一锤子买卖。但商鞅给连续化了,累计功劳。商鞅的高明之处在于,激发了人的贪婪本性,而这与井田制大锅饭的被打破,道理上实际都是一样的,对吧。商鞅变法是战国列国之中,最后一场变法,他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学习的。战国列国变法的核心是,中国从氏族社会转变成为了士族社会。

什么是士族?咱们讲过N遍了,士是农民中的读书人。农民不是贬义词,农民是地主。之前的氏族社会,那就是,君主朝堂上的官员也好,地方上的统治者也好,都是各个氏族的族长。氏族族长往往都是世袭的,所以君主朝堂上的官员,以及地方上长官同样也是世袭的,爹当什么官,儿子继续当什么官。而士族社会又是什么样呢?那就是君主朝堂上的官员也好,地方是的长官也罢,是由君主直接任命的,受命者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为氏族族长了,而是从读书人中捡拔。管仲的改革举措之一,其中就有明确的一条,各级官员有向君主推荐人才的责任。

而税收,曾经是氏族族长们,拿出共有经济向君主进贡,说是共有经济,实际上还是从广大氏族民众家庭收取的呗。显而易见,难免会出现不良的氏族族长找来各种借口,向他的族民们集资摊派,解着给国君进贡的过程,中饱私囊,对吧。还不如,老百姓就直接向国君交税。而士族社会,则就是君主所委任的官吏,直接开始向老百姓们征收税赋。那么为什么会从氏族社会向士族社会转变呢?就是在于井田制公有经济被打破了,氏族族长们没有了财源了,自然也就渐渐的开始式微了呗。那么回过头来,咱们需要问

商朝后期问什么会发生改革?

商朝后期问什么会发生改革,这个问题咱们曾经讲了,但是为了探究为什么春秋下半程,咱们中国为什么会迅速发展,所以有必要再啰嗦一遍。商朝后期之所以会发生改革,那是是因为长期与吐火罗的战争,导致商朝众多的氏族残破,井田制无法继续实施,大量农业人口转变成为了城市手工业者。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商纣王要实现什么呀?要实现,把官吏直接设置在最基层;要直接向老百姓收取税赋。商纣王已经在商朝直系子民中改革成功了,只是因为要把手伸的更长,要在附属国中,也这样实施,结果最终引发了周文王的造反。

一个适合的制度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那么什么又是适合的制度?就如同商鞅的成功,制度设置要契合人的贪婪本性。人贪什么?无非是贪财、贪名。所以我一再说,周革商命,是落后战胜了先进。最终,是当周朝的大锅饭也被打破了,咱们中国社会这才开始再次加速发展。而原本商朝的大锅饭,就已经被打破了嘛,已经出现了商品经济特征,行业分工了嘛。只是很可惜,又被周人强行圈回了井田制,中国生产力又被压制了450年。真是不敢想象,如果历史上,假设昂,假设。假设咱们中国历史上,如果若是没有周朝的话,那么您说,咱们的祖宗能够取得多么,更多,更加辉煌的成就呀,呵呵。

-节录于《老赵读历史.第一卷》视频稿

1.《丹东老赵读历史 井田制被打破,才是春秋后期中国真正壮大起来的根本原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丹东老赵读历史 井田制被打破,才是春秋后期中国真正壮大起来的根本原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6584.html

上一篇

透明蜗牛观影视 《叛逆者》:林楠笙的觉醒,谁是关键推手?

下一篇

浪伸出双臂把 英布造反,刘邦率兵交战。两军阵前,刘邦看着英布军阵想起一个人

丹东老赵读历史 周朝初期,在逻辑上中国应该有多少人口呢?

丹东老赵读历史 周朝初期,在逻辑上中国应该有多少人口呢?

咱们曾经说,大禹时代,中国人,华族、东夷族加在一起应该已经有上百万;商纣王时代,商人的直系子民有一百几十万。关于商人的直...

丹东老赵读历史 4300年前,古印度语雅利安人绕过了喜马拉雅山南麓进入了中国。

丹东老赵读历史 4300年前,古印度语雅利安人绕过了喜马拉雅山南麓进入了中国。

也就是说,从咱们中国颛顼时代的后期,到虞舜末期,不断的有雅利安部族,进入了咱们中国。因为这些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取得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