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等壮举,深受后世人们的怀念和纪念,并由此产生了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之一的“寒食节”。
介子推之墓,位于山西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裴介村。
原葬于介休市绵山(介山),秦二世时迁葬于此。
墓前立有两块石碑,其中一个是清代古碑,碑刻:介氏祖晋洁惠侯之推墓。皇清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清明之吉。秦二世时自介休迁葬于此,阖族同立。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为臣之力。
据《韩诗外传》载,有一年重耳逃到卫国,随从偷光了他的资粮逃走。重耳饥饿难忍,向田夫乞讨,被戏谑了一番。重耳快要饿晕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去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吃。
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重耳后来当上了晋文公。介子推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主动请赏,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那些追逐荣华富贵之流的鄙夷。介子推于是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
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立即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
晋文公便前往绵山寻访。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奸佞之言,下令在山前山后放火,三面烧山。
大火烧了三天,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仍然见不着。
后来,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
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然后安葬遗体。
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这便是今天“足下”一词的来源也。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素服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敬重地走到树前,掐下几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
传说,晋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民间认为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寒食节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只吃瓜果点心一类的冷食。后来改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再后来寒食节又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
过节的当天,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吃冷饭,上山踏青,野外祭祀,头戴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柳环等,以纪念介子推。后来,人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去世的亲人。
介子推忠君赴义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后人不仅以“寒食节”来纪念他,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寓兴抒怀,讴歌绵延不绝,贯穿数千年。
屈原《九章·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宋代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宋《春秋臣传》为介子推立传。民国《介休县志》、雍正《山西通志》也为介子推立传。
另外,山西长治沁源县郭道镇伏贵村也有介子推墓。山西晋中介休市绵山镇有介子推祠。
1.《新易堂 历史名人(11):介子推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易堂 历史名人(11):介子推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7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