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领导提意见,风险很大,如果遇到一些喜怒无常,不喜欢听真话的领导,你所提的意见不仅是浪费时间,还会让领导怀恨在心。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的最高领导,心狠手辣,即使是她主动让大臣们提意见,也不一定有人敢如此大胆。
那么,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后,第一个斗胆给她提意见的大臣,结局如何呢?
此人还真有方法,提的意见让慈禧太后十分喜欢,后来此人辉煌腾达,直接将大清王朝的江山据为己有了。没错,此人就是袁世凯。
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后,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她进行了深刻反思,决定通过改革,改变大清的现状。那么,如何改革,需要改什么?慈禧太后决定广开言路,听听大清官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慈禧太后要改革的决心非常大,她一连下了两道上谕,要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各省督抚等官员,就大清现在的现状,畅所欲言。
但是,大清的官员们,谁也不知道慈禧太后到底要干什么,更不敢相信她的诚意,因此,都处于观望状态。
对清朝的官员们来说,有前车之鉴。在戊戌变法中,由于慈禧太后的打压,不仅导致变法失败,也让谭嗣同等人死在慈禧太后手中,因此,谁也不敢第一个上折。
领导要求下属提意见,有风险,自然也有机遇。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召集幕僚们仔细商量后,决定响应朝廷的号召,给慈禧太后提意见。
大清的官员们都噤若寒蝉,袁世凯为何要率先提意见呢?我们不得不佩服袁世凯的政治眼光。
在慈禧太后的一系列措施上,袁世凯看到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一是慈禧太后颁发上谕,专门成立督办政务处。这个新部门的级别和军机处一样高,是由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荣禄等人为主办大臣。
二是明确规定,各地提出的成熟的意见和建议,将全部纳入改革范畴,如果经过朝廷审议通过后,将作为新政来实施。
上谕上的这两点,让袁世凯敏锐地发现,这一次,慈禧太后绝不是信口开河,随口说说罢了,而是确实想通过改革,改变清朝被动挨打的局面。
如果领导作出的决定是真心的,就是考验下属眼光的时候了。袁世凯觉得这是获得慈禧太后赏识的最佳时机,于是,向慈禧太后上呈了一份名为《遵旨敬抒管见上备甄择折》的奏折。在这份几千字的建议折子中,袁世凯可说用心良苦,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列举出十二条建议。
这是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后,在所有的大臣中,袁世凯第一个给她提意见。慈禧拿着袁世凯的奏折,还没仔细看,就夸赞他有远见卓识,是大清的股肱之臣,可以大用。
慈禧太后从西安回銮的时候,将袁世凯升授为直隶总督,并派兵随行保护。从此,袁世凯正式走进了核心权力中心。
有人认为这是袁世凯善于投机的原因,可是,如果说他没有眼光,又怎能通过给慈禧太后提建议的方式得到重用呢?对于袁世凯的功过,历史自有评说,不过,从她善于抓住慈禧太后心理这方法来看,他的谋略,确实超过了当时的所有大臣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慈禧传》、《袁世凯传》
1.《客多文史智库 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后,第一个斗胆给她提意见的大臣,结局如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客多文史智库 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后,第一个斗胆给她提意见的大臣,结局如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7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