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的桩桩事件,可能随意拎出来一件事,都会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正如清末时期,李鸿章曾为延续清王朝国祚付出不少心血,只因在《辛丑条约》上的签字导致他名誉尽毁,替清政府背负了永世的骂名。而明末清初的将领祖大寿,投降清朝,却为何能躲过世人的口诛笔伐。

祖大寿出生于辽东地区的一个武术世家,自幼习武。公元1620年,祖大寿被授予靖东营游击之职,自此便开始了他效力大明二十余载的军旅生涯。祖大寿因此成为了继袁崇焕之后,抵御后金军的中流砥柱。

祖大寿的手上沾满了无数清兵的鲜血,一直被清兵视为头号劲敌。祖大寿常年奔赴在第一线,多次在鬼门关徘徊,直到崇祯十五年,祖大寿再也无力支撑下去,随即献城投降。

不同于他外甥吴三桂的是,祖大寿并没有遭到世人的抨击,也更无奸佞之名。虽说他最后投降于清兵,但也实属无奈之举。对于祖大寿这种将领,马革裹尸才是他的宿命,可他却投降了,相比于李鸿章,为何人们对祖大寿那么宽容?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公元1626年,在宁远之战中,袁崇焕的作战方法震慑了祖大寿。在当时袁崇焕还是一个无名之辈,即便面对强悍的努尔哈赤,他依然临危不惧,最终创造了以少破多的神话。祖大寿便暗下决心,定要成为袁崇焕的得力干将。

历史证明,祖大寿没有让自己的抱负落空,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人物。几经沙场,终成为袁崇焕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宁远之战是明军首次打败后金的战役,袁崇焕在此役之后,已被祖大寿和万千明军封神。

隔年,皇太极率兵围困锦州,同时又分兵去进攻宁远。这次明军没有退居城内,而是由祖大寿等人率军同后金军在城外野战。祖大寿对战皇太极时毫不畏惧,从容应战,在奋战之后,皇太极大败,自此,祖大寿也被皇太极看作是强劲的对手。

宁远城上的炮火声不曾停歇,百姓常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祖大寿力敌后金,将皇太极打的个七荤八素,极大地重创了后金军队。由于伤亡太大,皇太极只能暂且撤军。经此一战,祖大寿短时间内声名远扬。崇祯帝登基后,任命他为辽东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

袁崇焕曾保举的三个人之中,就有祖大寿;这三人是抗击后金,捍卫明廷在辽东的守卫主力。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通过绕道宁锦防线,攻入大明腹地,兵临京城脚下,打了明廷一个猝不及防。

后金转变战略,矛头直指腹地,京城危矣!袁崇焕最为急迫的就是带兵去京城勤王,他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军队——关宁军,祖大寿也位列其中。不知是袁崇焕刻意为之,还是其中存在着其他因素,这支军队让人大失所望,并没能成功抵挡住皇太极的进攻,乃至金军兵临城下。虽然战斗失利,但祖大寿坚信袁崇焕不可能是叛徒。

崇祯怕扰乱民心,不批准袁崇焕带兵进京抵御后金。关宁军便只能同后金军在城外再次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祖大寿拿起他的刀斧抗敌,誓死拼杀,他知道要守卫好这个国家的命脉;如果国都被攻陷,明廷势必会覆灭

。而皇太极也知道明军此刻面临的困境,所以必定会倾尽全力去进攻。随着战事持续,双方都损失惨重,皇太极见此情形,知道攻城任务旷日持久,也只好暂且撤军,以待良机。

崇祯对屡次失误,让军队伤亡惨重的袁崇焕忍无可忍;在朝堂之上,直接将他罢免并打入大狱。祖大寿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袁崇焕不仅是他的“偶像”,还是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友,他二人为大明江山倾尽所有,如今却看他落得这般下场,祖大寿有了兔死狐悲之感。

此刻恐惧、愤怒萦绕在祖大寿的心头,他不知如何是好,他怕自己为了大明呕心沥血,最后却死于非命。

走出皇宫,回到营中,他即刻调遣兵马想要赶回宁远,他要逃离京城这个罪愆深重的地方;可崇祯让他掌管辽东部队,却没有诏令让他回宁远,这个罪名可大可小。

但凭崇祯方才将一腔怒火发泄在袁崇焕身上就知道,这个罪名不会往小了说。但祖大寿怕崇祯对他不利,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即刻遣兵就想要走。

皇太极的军队在京城不远处虎视眈眈,祖大寿率领的关宁军是主力部队,抵御外敌才是第一要义;要是他率兵离开了京城,那明廷便会如摧枯拉朽般瞬时倾覆。

危急存亡之际,众臣工提议让袁崇焕写封信,让他劝祖大寿回来支援朝廷。而袁崇焕最开始是不想写这封信的,但一想到国家危难、与祖大寿之间的兄弟情谊,袁崇焕还是提笔写下了这封书信。

祖大寿看完这封信,涕泗横流,想起之前在战场上与袁崇焕的生死之交,一幕幕的往事重新涌现在心头,他不能辜负袁崇焕对明朝寄予的厚望,不能辜负他从军几十年的心血,于是毅然率兵掉头回京城保卫。祖大寿并非不爱国,只是他想死在战场上,不想死得不明不白。

祖大寿不敢在京城逗留,收回永平四城后,立刻赶回锦州,直到为大明朝打的最后一战,祖大寿不愿、也不曾离开过辽东。

弹尽粮绝,无力再战,只能投降

这次京城危机平定以后,祖大寿受孙承宗之命修缮大凌河城,孙承宗的目的是想用土工推进的方式,蚕食并夺走后金的领土。皇太极自然不能给明廷这个机会,崇祯四年,皇太极率兵进攻大凌河。

这回他不再打算攻城,因为明军的城墙和大炮威力十足,他的骑兵无力抵抗,他也暂时没有办法来破解这个问题,所以皇太极选择围城阻断其他地方对祖大寿的援助,要将祖大寿困死在这里。

而明廷也没有想要放弃祖大寿,一前一后将两路人马派来援救他,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回祖大寿犯难了,他统辖的防区是锦州,而大凌河城这边只是孙承宗给他的临时修缮任务,所以这支明军带来的口粮并不多,无力承担长久的作战任务。这下粮草告急,危机骤起。

粮草日益减少,而城外的皇太极,就是要通过围城阻断援助的方法,来困死祖大寿,令其投降。这可是不废一兵一卒的计谋,所以撤军是不可能的。祖大寿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连续发动过几次突围,奈何敌军防线太过坚固皆无法突破,因为皇太极这次是铁了心要将祖大寿消灭,所以祖大寿要么投降,要么就只能死,大凌河至此陷入绝境。

很快大凌河里的粮食吃完了,祖大寿一行人只能忍痛,将平时一起在战场上厮杀的战马给吃了,“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的场景在城里上演,“人间炼狱”这四个字足以形容此时的大凌河,如果再突出不了围,那所有人就得因为争夺粮食而死在城里,所以祖大寿就决定向皇太极投降。皇太极见祖大寿投降了,喜上眉梢,赶忙热情款待祖大寿。

祖大寿为了感谢皇太极的盛情,他向皇太极抛出一个计策,那就是放他回锦州,届时里应外合将明廷覆灭。皇太极考虑了很久之后,便同意了他的这个计谋,就真的放祖大寿回锦州。

正所谓老祖宗所说的“放虎归山”不是没有道理的。祖大寿就是诈降,他是一位武将,而且出身武将世家,他绝不会对皇太极这蛮夷鞑虏称臣的。所以他回到锦州后,更加坚定了抵御后金的决心。工于心计的皇太极就这么被祖大寿戏耍了。

从这次诈降,到崇祯十五年,祖大寿坚持抵抗后金十年。这十年期间皇太极多次招降祖大寿,但是他却不为所动。自袁崇焕被杀,到明朝覆灭时,这段时间辽东的抵抗后金的力量也只剩下了祖大寿,可见其心之坚。

锦州被围时正值崇祯十五年,山河破碎风飘絮,像极了当年大凌河出现人食人的人间惨剧。自此祖大寿万念俱灰,只得投降。松锦之战后,明廷再无力抵抗满洲八旗兵的进攻抵抗,只得偏隅一方,苟延残喘过日。

明朝已是强弩之末,灭亡趋势无法避免

明朝后期的起义无数,南方大多数领土被占领,明朝的君主已无力挽救明朝危机四伏的局面,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祖大寿投降清军以后并没有受到重用,也没有调转船头来伤害南明势力,他只是一个降将,就像南明一样无力改变什么,更没有帮助清军攻打南明。

同时期降清的还有吴三桂等人,吴三桂降清的理由荒谬无比,并未获得降清的民心,自然落得骂声一片。

单就这一点来看,祖大寿降清实属英雄末路,总带有一丝凄凉和悲壮,人们自对他带有更多的宽容。

况且明朝后期的隐患已数不胜数,无法言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朝的灭亡;可能是明朝后期官场腐败,崇祯皇帝无力改变;又或是天灾人祸,战争频发,民不聊生。这可能是所有封建王朝走向灭亡的必经之路,清朝也不会是例外。

历史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要以史为鉴,在往后的道路上方能自强不息!

参考文献:《明史》《明朝那些事儿》

1.《大白侃历史 袁崇焕心腹大将,叛明献锦州降满清,为何却没有奸佞之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白侃历史 袁崇焕心腹大将,叛明献锦州降满清,为何却没有奸佞之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7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