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国华
嘉兴南湖是红船起航圣地,嘉兴人民为此感到无尚光荣,更有无数南湖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参军参战,献身于祖国解放事业。
红色记忆:记住一件有益社会进步的人和事,让社会记住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人。
在嘉兴一门五从戎,有参加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其中一人事迹被《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入编《开国将士风云录》大型史册中。
汪胡桢(1897一1989)浙江嘉兴人,著名水利专家,中国水利事业的开拓者。2015年汪胡桢故居对外开放,故居过去叫汪家花园,由汪胡桢和胞弟汪胡梓二家居住。
这家五个南湖儿女,从当时一户衣食无忧家庭,一个书香大院走出,奔向战场,并战功显赫,这大院嘉兴人就叫汪家花园。
早在1941年,汪胡桢大侄女汪胡家与父母家人不辞而别,毅然离家出走,生怕牵连家人。与同学一起奔向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在当时嘉兴,女子当兵,可以说,闻所未闻,也不能向外透露半点风声。
这时汪胡桢正在上海编写我国第一部《中国工程师手册》巨著。后知道此事,他马上赶回嘉兴家中,大加赞许,对其余子女说:”家宝(小名)是我们汪家下代的榜样!”
在汪胡桢的鼓励支持下,之后在汪家掀起了参军热潮,子女在不同时期,都纷纷选择革命道路,才有一门五人参军参战。
解放后,花园的铁门上常年挂着“光荣之家”的牌匾。
由于汪胡桢的母亲黄月宝是我姑婆,这层老亲关系,其五表哥姐经历从小亲闻,见面谈及而知晓。汪家人,低调做人,这事一直不被外界所知。
每当想起过世的汪胡熙、汪胡照,一直萦绕心头,为他们在朝鲜战场经历而震憾!也曾当面问起汪胡家在革命岁月,在上海街头装扮讨饭叫化子的事,她只淡然一笑说:“活下来己是幸运了,今天幸福生活真来之不易。”而深为感动!
通过对汪家史料、实物征集,作一简述,以表缅怀与深深敬意!
1.汪胡家(葭)1924年1月出生,是汪胡桢的大侄女。自幼在嘉兴南门南湖小学读书,中学到上海怀久女中求学,女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东南职业高中读书。
1937年抗战爆发,日寇侵占上海停课,1941年底,与父母不辞而别,和同学一起参加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194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其中苏中部队编为新四军一师,粟裕任师长。
汪胡家1941年12月一l942年3月,任苏北新四军六师短训班学员。后任苏中一师一旅战地服务团团员、教员。
1942年一l943年任苏中一师一旅供给部文化教员,苏中独立旅后勤总支干事,七纵队电话员训练班支书,医疗队副政指,十一纵队军工厂政指,政治部干部科干事。
曾受军部组织派遣,装扮叫花子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多道封锁线,到上海执行任务,联络地下共产党组织,开展革命工作。
1947年9月一1949年9月,任苏中十兵团留守处组织处干事。
1951年一1953年任福建军区后勤学校组织股长、福建军区直属医院政委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委员。
1953年一1955年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研究生。
1956年一1966年任福建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机关分党委副书记等职,1985年离休。
她的事迹由《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入编大型文献《开国将士风云录》一书,详见第三卷(下)1371一l372页。
2.汪胡照(1933一2003)汪胡桢大侄儿。于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0年春,在南京入华东军政大学三总队十一团,学习军用电报译码,当年陈毅兼校长。
抗美援朝开始,第一批入朝参战,在彭德怀志愿军司令部任机要处电译组组长,负责电报译码。一方面及时把党中央毛主席作战计划电文精准翻译,把朝鲜战场上各军情迅速电传到国内。还要破获敌人电报,军事上常用密码,识别、破译难度大、工作量昼夜不分,肩负重大机密和光荣任务。
多次受司令部指示,在枪林弹雨战场上,单独深入各战区,执行任务。並屡立战功。
1955年4月9日,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颁发功臣证和功臣章一枚。
另记三等功一次,发证机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中共机关党委会办公室(章)。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双方签订后,大部队志愿军陆续回国,而他仍留在朝鲜,从战时译电工作转为军运代表工作。
保存下来二0九部队《通行证》,见证了汪胡照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仍留在朝鲜执行军事任务。
《通行证》正面:中国人民志愿军二0九部队通行证。一九五柒年元月壹日。左上园章,驻福溪站,军运代表。
《通行证》正文:兹有本部汪胡照同志壹人,因公由平壤经各站至咸兴、福溪随带。(往返)章。短枪壹支,准予乘車,希沿途军警验证放行(定期)此证。右给本人收執。
值得一提是,朝鲜福溪镇属平康郡,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就在今福溪镇。安葬着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
1958年1月汪胡照转业,转业军人证明书上写着:沈阳军区,锦州军运处西阜新军事代表办事处,任参谋职务。
转业后,同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兵役证内页,军官类别:指挥,军种:铁道兵,预备役等级:壹级。
3. 汪胡熙(1925一2013)汪胡桢儿子,1950年夏,从国立浙江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
8月,汪胡桢就把他送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送上朝鲜战场,自己上了治淮战场。
入伍后在铁道兵团直属桥梁团一营任技术教员。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即赴朝鲜。直属桥梁团前身是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铁路直属桥梁团,是一支特别有战斗力的部队。
一过鸭绿江,急行军8百余公里,直奔大同江顺川,抢修大同江顺川铁路大桥,江宽数百米。当时,顺川大桥被敌人炸得面目全非,他立即参与修复方案。冒着炮火到战地指挥抢修,忍受寒冷和饥饿,在抢修中又遭敌机轮番轰炸,不少战友牺牲。顺川大桥抢修,直属桥梁团屡创奇功,成了入朝战地抢修桥梁的典范,积累了经验。
1951年6月,铁道兵四师以直属桥梁团为基础成立,在朝鲜战场上,抢修铁路桥梁无数,成了一支打不烂炸不断的铁路运输线,有英雄铁四师称号。
板门店停战谈判开始,铁四师奉命开到开城一带,抢修新木至开城100多公里铁路,这段铁路成了我方谈判的筹码。
彭德怀曾这样说过:“朝鲜战场打胜仗,一半功劳归前方浴血奋战的同志,另一半功劳归负责维护交通、保证供给的同志,他们也是在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天天在拼搏!”
1953年在铁道兵团四师桥梁十四团二营任技术教员。
曾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功臣勋章一枚。
之后,长期在铁四师十九、二十兵团司令部任总工程师,转辗祖国大江南北,曾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等一大批国防重点铁路工程。 1980年,任铁道兵科研所第六研究室主任,为国防建设积极奉献了一生。
4.汪胡炜1930年出生,汪胡桢女儿。1949年在杭州学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军政治部文工团。
23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淮海战役参加围歼黄百韬兵团、徐州以南阻援和总攻杜聿明集团的作战。参加解放杭州、上海的作战。
抗美援朝爆发,汪胡炜随军入朝前线各战地慰问战士。朝鲜战争结束,后转地方工作。
退休后,定居嘉兴,晚年不辞辛劳参加离(退)休局,关怀下一代宣讲团,对年轻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5.汪胡华(1927一1983)汪胡桢小侄女,1949年夏,从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毕业。
1949年7月,在上海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简称南下服务团)。随军南下解放福建、大西南。在南下过程中常遭国民党军队拦袭,就地战斗,部队常遭飞机轰炸、扫射。为避免敌机扰乱,常经常夜行军,随军抵达福建,全境解放。
汪家五子女,战争年代,历经枪雨弹林的考验和炮火的洗礼,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才能,和平年代;在不同岗位上,勤勤恳恳。
这段尘封的革命史料:初心使命,参军参战,随时以身殉国,就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劳苦大众翻身解放!
汪家五人从戎革命史,使汪胡桢故居增光添彩,更将嘉兴这座光荣城市的党史、革命史上再添光辉的一页 ,载入史册。
一代水工汪胡桢是水利界的骄傲,嘉兴人更引为自豪。
如今,当你走进汪胡桢故居,瞻仰、缅怀中国一代水工,不仅是不忘初衷,科技报国;更是发扬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重要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值得一提是,汪胡桢曾经在南京的故居梅园新村30号,1946年5月起,周恩来在南京选择梅园新村30号居住10个月余,与汪胡桢是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以及他的社会声望分不开。从此汪胡桢人生中结识周恩来,也是一段缘份开始。
如今,南京人民沒有忘记梅园新村30号的老主人汪胡桢。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汪胡桢的照片作为“驻地由来”开篇介绍。
写于2021年6月10日
照片提供:汪胡越、汪胡秀、张树贤
1.《正春和 南湖儿女:记一门五从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正春和 南湖儿女:记一门五从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7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