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在晚年的时候叱咤风云,更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她与武则天不同,很多人对于武则天都是赞美多于批评,因为武则天再怎么说都为古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一份贡献,但是慈禧不同,她掌控大清47年,做的事情很少对后来社会的发展有所推动,而她之所以能这么“嚣张”,背后当然有属于自己的王牌。

这两张王牌就是恭亲王奕訢和醇亲王奕譞。奕訢是咸丰帝奕詝同父异母的兄弟。道光帝在临终之前一直在奕訢和奕詝之间犹豫不决,奕訢的能力一直在奕詝之上。

但是奕詝受到老师的叮嘱,知道自己在文武方面比不过奕訢,就开始用其他办法来得到道光帝的关注,最终奕詝以仁孝之名赢得了皇位,兄弟两人自此开始疏离,但表面功夫做得滴水不漏。

奕訢心中不满,但也没有办法,之后奕詝即位,史称咸丰皇帝,兄弟两人一直在官场中较量。咸丰临死时,他的皇位只能给唯一的儿子载淳,而载淳的母亲正是当时的懿贵妃,后来的慈禧。

咸丰帝好色,慈禧年轻时长得漂亮,咸丰对其也是宠爱之极,晚年甚至因为自己体弱多病,而懿贵妃也是因为书法精巧,咸丰帝经常让其代笔批阅奏章,慈禧的权力也开始强大起来。

而慈禧从小便是争强好胜的人,批阅奏章给她带来了一种至高权力的假象,她开始对权力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渴望。

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咸丰帝带着嫔妃逃往热河,临死之前,将肃顺等8人封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赞襄政务王大臣是辅助年幼皇帝的王公大臣。为了制衡权力,他还将“御赏”印章给了当时的皇后——慈安。

将“同道堂”印章给了懿贵妃,这两枚印章作为谕旨下发的凭证,完全起到了权力制衡的作用,也就是说,赞襄政务王大臣的决议要通过皇后慈安和懿贵妃慈禧的同意才可以实行。

这对慈禧来说,是掌握权力的一大阻碍,为了清除这一阻碍,她联合慈安制定了计划,她们看中了当时的恭亲王奕訢,不得不说,慈禧的眼光很毒辣,她知道奕訢对咸丰皇帝心生怨恨,却无能为力的心情。

咸丰皇帝死后,要将灵柩运往京城,慈禧以妇道人家,身体不适为由,借此抄小路回京,再加上天突降小雨,于是,慈禧与慈安的轿辇比大部队早了整整四天回京。

到了京城以后,慈禧和慈安秘密召见了恭亲王奕訢,让他对奏折进行润色,又找了当时掌握军事实际权力的醇亲王奕譞,之后,又扶持年仅6岁的载淳即位,让载淳宣布奏折,也就是咸丰帝死前的遗诏,奕訢润色后的奏折,上面写着赞襄政务王大臣的罪状,将英法联军侵华的盆子扣到他们身上,这场政变史称“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的结果就是肃顺等人腰斩的腰斩,流放的流放,罢免的罢免,慈禧又建议,新帝年幼,可以让两位太后“垂帘听政”,自此,慈禧掌握了整个大清的实权,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对于奕譞,慈禧看中的就是他是亲王,但是实权却不大的特点,这样的人好利用,政变结束之后,奕譞一路升职。垂帘听政的时代开始,小小年纪的载淳每天都要接受着早起朝政,晚间奏折的痛苦日子,慈安对于权力没有太大的欲望,因此,慈禧掌握了后宫和前朝的权力。

但是慈禧毕竟是女眷,对外还是奕訢控制着大权,奕訢此刻的势力越来越大,他掌握了外交大权,并且与外国人来往甚密,这也正是外国人想看到的。除此之外,为了自强求富,奕訢还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镇压天平天国,一时间,朝廷上出现了奕訢是贤王的呼声。

慈禧明白,自己很难将奕訢扳倒,于是,她一边同意奕訢的各项举动,一边看着朝廷上对他的反对。拿洋务运动来说,顽固保守派认为学习西方就是败坏老祖宗的行为,甚至会灭亡绝种,坚决反对奕訢的行为。

有了慈禧的暗中支持,这些顽固派就愈发嚣张,站在奕訢一方的势力虽大,但是曾国藩这些地主也开始对奕訢不满,因为洋务运动同时也打压了地主的势力,两方不满,外国人开始对奕訢施加压力,奕訢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措施不能施行。

而慈禧,就在一旁隔岸观火,最狠的是,慈禧还将对其他的亲王进行提拔,醇亲王奕譞就是代表,皇室宗亲本就没有多少感情,所有关系都是因为利益,没有人真心会帮奕訢。

在此情况下,奕訢因为被人弹劾,慈禧或许也是觉得,粮食撒得差不多了,该收网了,于是,奕訢很快就被革职查办,免去了议政王的职务,之后的打击,也只不过是雪上加霜而已。

慈禧的羽翼日渐丰满,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儿子马上就到了该议婚的年纪,祖上有令,议婚之后皇帝就要开始亲政,同治帝被自己的母亲硬生生拖到了18岁亲政,可是,皇位还没坐稳,就早早因为天花去世。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是谁当都一样,权力已经被慈禧拿走了,在她那里的东西,怎么可能要得回来,同治没有儿子,慈禧就做了一项违背祖宗规定的事。

皇帝的人选至关重要,不能是同治的侄子辈,也不能是同治的成年同辈,年纪小好控制,于是,慈禧就选了醇亲王的儿子载湉,年仅4岁,慈禧可以继续垂帘听政了。

尽管大清皇帝中没有兄终弟及的例子,可是此时朝堂上已经没有了慈禧的敌人,最大的实权者就是醇亲王奕譞,奕譞走到今天,全是慈禧一手提拔上来的,怎么可能轻易去忤逆自己的“恩人”?

不得不说,慈禧将朝堂这盘棋下得非常熟练,人物的选择,自己的推动,哪一步都没有走错,掌控大清47年,这个女人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的游刃有余。

1.《蜀山三剑客 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控大清47年?有这2张王牌在手,谁也不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蜀山三剑客 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控大清47年?有这2张王牌在手,谁也不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