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江西省信丰县委接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不同寻常的书信,说它不寻常,其一是写信的人不寻常,其二是信的内容不寻常。

这封信是陈毅元帅亲自写的,在信中陈毅请求信丰县委能够专门派人去油山地区帮忙寻找一位名叫周篮的农妇,且还特意叮嘱县委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件事,不能就走走过场。并要求找到周篮后,就转告她有空要来北京看看我陈毅,我陈毅一定会热情地招待她的。

周篮到底是谁?为何她能让陈毅元帅亲自写信给地方政府,让他们务必要用心寻找,找到后一定要转告她,让她来北京看自己?

陈毅元帅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周篮?她与陈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

陈毅与周篮的渊源不可谓不深,“周篮”本不叫这个名字,她叫“三娣子”,周篮这个名字还是陈毅亲自给她取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1936年端午节这一天,陈毅带领着几位游击队员到彭坑附近侦察敌情,突然天降暴雨,雨势很大,彭坑多处地方出现了山体滑坡,为以防万一,陈毅和几位游击队员商量后,便决定等雨停了再赶回驻地,先到三娣子家(当时她家是游击队秘密联络点)暂时休息会。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三娣子家。

三娣子见陈毅和几位游击队员到来,很是热情,忙招呼他们进屋休息。此时,响午已过,雨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因长时间赶路的关系,陈毅和战士们已很是饥饿。

可是,他们又不好意思麻烦三娣子,天又下着大雨出不去,所以很是犯愁。正当他们不知怎办时,三娣子却是拿了好多的粽子走了进来,还没等陈毅和战士们开口,三娣子就忙说:“我想你们都饿了,家里没什么好吃的,这不刚好端午,我包了些粽子,你们快趁热吃。”

看到三娣子淳朴的笑容,陈毅和战士们很是感动。

陈毅感激地说道:“大嫂,这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看老刘同志(陈毅的化名)你说的,你们要不是为了我们穷人打仗,怎会到这穷山坑里来受苦呢!我做的这些跟你们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三娣子笑着说道。

以前,陈毅来三娣子家歇脚时,为了保护三娣子的安全,就会直接到三娣子家后山上存放农具杂物的小茅棚里休息,一般不会与三娣子见面,更别说是聊天,所以陈毅一直不知道三娣子的真实姓名,一直都叫她“大嫂”。

此时,因为下大雨的关系,三娣子得以有机会与陈毅坐在一起聊天, 陈毅也得以有机会深入了解三娣子这位我党的秘密交通员。

在吃粽子的时候,陈毅就笑着问三娣子:“大嫂,我们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可是却还不知道你的姓名呢?”

“我生在穷苦人家,三岁就被卖到刘家做童养媳,大家都叫我三娣子,哪里有什么姓名呢!”三娣子语气有些悲凉地说道。

看着三娣子有些落寞的神色,陈毅的心情也跟着有些低落,他接着便说道:“我们闹革命,不就是为了让男女平等,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嘛!你现在也是革命工作者,理应要有一个名字,这样也方便工作。你说是吗?”

“好是好,只是我没文化,看得出您是个文化人,可以请您帮我取一个名字吗?”听到陈毅说的话,三娣子便顺着他的话说道。

“那行!帮您取一个名字,我问你,你娘家姓什么?”陈毅笑着说道。

“我娘家姓周”三娣子回道。

听到三娣子的回答,陈毅沉思片刻,双眼四处转动,当看到三娣子用来装粽子的那个竹篮时,陈毅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好似想到了什么。

接着,陈毅便高兴地说道:“有了!你娘家姓周,你又经常拿着篮子上山给我们红军游击队送饭、送东西。在为革命作贡献,篮子也在为革命出力,这样吧!你看,你就叫周篮吧!好不好?”

“周篮!周篮”听到陈毅给自己取得名字,三娣子高兴地反复念着这个名字,然后开心地说道:“要得!要得。”

就这样,“周篮”成了三娣子的名字。而红军战士为了以示尊敬,就亲切地称她“周篮嫂”。

当然,要细说陈毅与周篮的渊源,这还得从1934年说起。

对于我党和我党领导的红军来说,1934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因为关乎着我党和我军生死存亡的——长征,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而对于陈毅元帅来说,1934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

1933年9月25日,不甘于失败的蒋介石,枉顾日寇大举入侵华北,侵占我国疆土的事实,仍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悍然进攻,我党领导的红军奋起反击,发起第五次反“围剿”战役。然而,由于掌握红军指挥权的博古、李德等人拒不听从毛主席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御敌的正确建议,错误地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中央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7月,蒋介石为加紧对中央苏区核心地区的“围剿”,重新调整部署,开始对中央苏区发起全面进攻。

这时,博古、李德等人再次实行错误的防御战略,在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及中央红军弹药、物资都陷入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贸然地下令让中央红军主力兵分6路,在兴国、古龙冈、头陂、驿前、连城、筠门岭等地构建防御阵地,与敌人拼消耗。

此时,陈毅就负责指挥兴国模范师和几个独立团,在兴国老营盘地区构建防御阵地,阻击从泰和沙村而来的敌周浑元第八纵队的6个师。

老营盘这个地方,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来说,那绝对是一个伤心地。在第三次反“围剿”战役时,黄公略率领红三军,在萧克独立五师的配合下,就在老营盘以寡击众,歼灭了敌主力师第9师的一个旅,并将第9师的一个新兵团集体俘虏。

或许是为了找回面子,此时敌人从一开始进攻老营盘,就下了血本,先是调集6个师来进攻不过数千人驻守的红军阵地,尔后又将手头上为数不多的飞机和大口径火炮调往老营盘前线。最后,更是不遗余力地用了数周的时间修通了从泰和通往老营盘的公路,利用这条公路,源源不断地往老营盘前线运送弹药和物资。

敌人的这些举动,无一例外不在说明,他们对老营盘志在必得。

面对敌人的来势汹汹,久经沙场的陈毅和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士,丝毫不惧。任凭敌人如何地叫嚣,红军战士没有一丝退缩之心,而是有条不紊地构建着老营盘防御工事,严阵以待。

不久,战斗打响。

此时,敌人的飞机、大炮疯狂地朝着红军阵地倾泻着炮火,敌步兵也紧随其后,向我军阵地扑来。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红军战士奋起反击,打得敌人是叫苦不迭,狼狈逃窜。

8月28日,战斗日趋白热化,敌人虽然拥有强大的火力,兵力也要远胜我军,但是我军凭借着险峻的地势,和强大的战斗力,不但重创敌军,且阵地也牢牢掌控在手,敌人未进寸步。

眼见重兵压境,不但没能击溃我军,反而被我军打得如此狼狈,周浑元恼羞成怒,严令前线部队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数天内攻克我军老营盘阵地,若没有完成任务,则军法从事。

在周浑元的严厉督促下,敌人变得更加丧心病狂起来,炮弹就好似不要钱一样,朝着我军阵地疯狂倾泻。一阵疯狂地倾泻过后,敌人的步兵就又发疯似的往阵地扑来,躲在战壕内的红军战士见状,又立刻爬起来,快速地拿起手中的枪,向前方的敌人射去。

也就在这时,陈毅为了鼓舞战士们奋勇抗敌,同时也为了解各个阵地的战斗情况,便带着警卫员朝着兴国模范师各团阵地巡视而去。

当巡视到16团防守的阵地时,意外发生了。

当时,陈毅来到16团阵地时,敌人仍朝着这里疯狂地发射着炮弹。听着耳边响起的一阵又一阵炮弹的爆炸声,陈毅没有丝毫畏惧,他如同寻常一样,在16团的战壕内四处巡视着,并时不时地指示着身边的16团指挥员接下来应该要怎么应对敌人的进攻。

很快,陈毅巡视到了16团前线指挥部,也就是在这时,一枚炮弹突然在陈毅的身后炸开,“轰!”的一声,炮弹爆炸产生的弹片,瞬间就击中了陈毅的右大腿,同时受伤的还有16团政委李寿轩。

弹片猛烈的撞击力,瞬间就造成陈毅右大腿粉碎性骨折,血流如注,在剧烈的疼痛下,陈毅陷入了昏迷。

看到陈毅被炮弹炸伤,大家迅速把陈毅背起来,快速向后方医院赶去。幸运的是,经过数小时的抢救,陈毅总算是脱离了危险。

但是,由于当时中央苏区的医疗条件并不是很好,药品更是严重缺乏,所以陈毅受伤的大腿恢复得并不好,总是红肿疼痛,甚至是化脓溃烂。

也因此,陈毅的右大腿别说是走路了,就连伸直都很困难。

就在这时,党中央经过慎重决议,决定中央红军主力暂时退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

因为长征途中凶险万分,中央红军不但要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还要时时刻刻应对长征途中艰苦的生活,及凶险的自然环境。所以,党中央经过集体讨论,决定让陈毅留在中央苏区,不跟随长征。

当然,党中央让陈毅留在中央苏区,除了因为陈毅受伤的原因,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党中央希望在中央苏区有威望,有能力的陈毅能够留在这里,指挥仍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战士,与敌进行游击战。

当时,中央红军主力虽然撤出苏区,但是仍有一部分部队留在苏区继续与敌进行游击战,这其中就包括红24师和10多个独立团等共1.6万余人,由项英、毛泽潭等指挥。

为了集中这些力量,党中央需要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人,来领导这支仍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斗。

由此,扎根江西已七八年,深受广大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敬爱,又因身体原因无法进行长征的陈毅,无疑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得知自己不能跟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陈毅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从大局出发,从党的利益出发,陈毅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听从党的安排,留在中央苏区,指挥苏区红军与敌继续战斗。

就这样,陈毅留在了中央苏区,被党中央任命为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1935年4月初,中央苏区革命形势变得越发严峻起来,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留在中央苏区指挥红军坚持打游击的陈毅,辗转突围到中共赣粤边特委、军分区所在地——油山。

来到油山后,陈毅就在这里建立了游击根据地,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斗。同时,陈毅也仍经常奔波来往于赣粤各个游击区之间,指挥着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战斗。而在往返途中,陈毅就常常在红军游击队设在油山彭坑的一个秘密联络点落脚歇息。

彭坑,地处赣粤边区大余、信丰、南雄三县的交界处,深处于深山老林之间,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当时陈毅在建立油山游击根据地后,为了方便赣粤红军游击队之间互相联络,便在这里设立了一个秘密联络点。

这个秘密联络点的负责人,是一位我党久经考验的秘密交通员,名叫三娣子。三娣子为人热情,精明能干,最重要的是心向革命,对我党很是忠诚,故而陈毅在建立油山根据地后,便将她发展成了游击队的秘密交通员,之后她的家便也就成为了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

那时,当得知自己成为了游击队的秘密交通员后,三娣子很是高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好秘密交通员,不负党和红军的信任。

之后,三娣子也的确做到了。成为秘密交通员后,三娣子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山上的游击队员送去急需的粮食和物资,并出色地完成了游击队交代的联络任务。

因为三娣子对我党很是忠诚,革命意志坚定,所以每次陈毅来到彭坑、黄坑口等一带活动时,就都会借住在三娣子家。

1936年8月,忙于战事,常奔波往返于游击区的陈毅,因为操劳过度的原因,腿伤复发,痛得都走不动道。这时,中共赣粤边特委为了保护陈毅的安全,也为了让陈毅的腿伤能尽快康复,经过慎重商议,便决定将陈毅送到周篮嫂家休养,由周篮嫂帮忙照顾。

组织交代的任务,加上又是相熟的老刘(陈毅),周篮嫂自然不会拒绝,为了迎接老刘的到来,她仔细地打扫着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并把家最好的被褥拿出来,铺在陈毅要睡的床上。

陈毅到来后,安全起见,周篮嫂就把他藏在家里存放粮食的阁楼上。

当时,陈毅来周篮嫂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养好腿伤。故而,周篮嫂的的任务,就是照顾好陈毅,让陈毅的腿伤早点康复。

若是放在现在,照顾好陈毅并不是很艰巨的任务,只要给他对症下药,然后食物补充营养即可。然而,当时并不是现在,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将我党逼入绝境,不但对我党根据地实施全面封锁,更是严格限制在根据地的百姓采购物资。

彼时,国民党反动派就规定根据地的百姓在商店买东西,一次只准买2斤米、1斤肉和1两盐,如果是私自额外购买,则一概以“通匪”论处。同时,除了限制日常的物资购买,药品等紧俏物品更是完全禁止购买,就算是有钱,要是没有关系,也没有渠道可买。

所以,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封锁,红军游击队不但缺少食物,更是缺乏药品,因此要想让陈毅的腿伤早日康复,这任务在当时实在很是艰巨。

为了让陈毅的腿伤早日康复,周篮嫂是想尽办法。

食补一事,对于山里百姓倒不是什么难事,上山打猎即可解决。药品缺乏一事,对于周篮嫂这山中农妇倒是属实难为了她许久。

然而,这也只是难为了周篮嫂一会,没多久,她就想到了办法。

在国外,可能禁西药,就没法治病。但是在中国,除了西药,我们还有传承上千年的中药。

那时,因买不到药而在暗自苦恼的周篮嫂,见到陈毅那又红又肿的伤腿,动下都困难,心疼的是频频落泪。

这时,落泪的周篮嫂突然就想到小时候她上山砍柴,不小心弄伤了自己的手,血泪不止,这时家人就用了一种特殊的草药敷在她的手上,结果很快就止了血,结了疤,效果很是显著。

想到这里,周篮嫂就突然想到,既然买不到西药,那能不能用中药治陈毅的腿伤呢?于是乎,周篮嫂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之后,周篮嫂每天趁着下田劳作时,从田间采摘叫蓼草、狗贴耳的草药。蓼草可化瘀止血,可消肿,可治疗跌打伤肿,可治疗外伤出血;狗贴耳则是被誉为“植物抗生素”,在消炎上有着奇效。这两种草药,对治疗陈毅的腿伤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回到家后,周篮嫂将蓼草放在锅里熬煮,给陈毅清洗伤口。尔后,又将狗贴耳与蚂蚁窝混在一起捣烂,制作成药膏贴在陈毅的伤口处。

经过周篮嫂半个多月的细心照顾,陈毅的腿伤奇迹般地就复原了。

看到伤口复原的那刻,陈毅高兴地对周篮嫂说道:“周篮嫂,你真的不简单啊!没用一滴红汞,没要一块纱布,就把我腿伤治好了!真的非常感谢你。”

听到陈毅的夸赞,周篮嫂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赶忙说道:“我也就是试着用下,没想到真的有用。您千万不要这么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陈毅养伤期间,因为周篮嫂经常从田里往家里带草药,而她自己身上却没有伤的关系,被村里的一个地痞流氓察觉到异样。而此时,国民党正在大额悬赏搜捕红军,所以这个坏人为了拿悬赏,就向国民党反动派告了密,说周篮嫂家有红军。

国民党反动派接到告密后,迅速就派出了一支队伍前往周篮嫂家抓捕。在那个坏人的带领下,敌人很快就赶到了周篮嫂家。

当时,周篮嫂正在门口洗着衣服,见国民党反动派已近在眼前,为了不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也能通知在屋后树下读书的陈毅赶紧逃,机智的周篮嫂就捡起石头,砸向了在前面吃草的猪,然后大声喊到:“你这只瘟猪,还不快点回家,没看到这么多兵来了,会把你打死的。”

此时,在屋后看书的陈毅,听到周篮嫂的大声叫喊,知道国民党反动派来抓自己了,所以赶忙从后门跑了出去,跑到了后山一个小山洞里躲了起来。

陈毅跑了之后,国民党反动派自然是一无所获。见此,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反动派就把周篮嫂抓了起来,想要用酷刑逼她说出陈毅的下落。

在敌人的牢房里,周篮嫂被敌人百般折磨,可是任凭敌人如何地拷打她,周篮嫂都说家里没有红军,宁死不屈。

之后,敌人见周篮嫂被打得遍地鳞伤,也坚持说自己家里没有红军,敌人就认为周篮嫂说的可能是真的,她真的不认识什么红军。见此,敌人也就不再为难周篮嫂,就把她放了回来。

看着被敌人折磨得不成人样,却始终没有出卖党和红军的周篮嫂,侥幸逃过一劫的陈毅,是泪流满面,他站了起来,用一个军人的方式,向卧在床上的周篮嫂,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并说道:“你是一个伟大的妇女。”

不久后,腿伤彻底康复的陈毅离开了周篮嫂的家,带着党和人民的军队继续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祖国,为人民浴血奋战。

期间,周篮嫂曾又见过陈毅一次,也就是那一次她才知道她曾悉心照顾,甚至拿命保护的老刘,就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陈毅。

那是在1937年11月,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赣粤地区的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临行前,一个与周篮嫂相熟的游击队员告诉她,那个“老刘”就是陈毅。之后,周篮嫂在欢送红军游击队上前线抗日的那天,见到了陈毅。

看到周篮嫂来送自己,陈毅赶忙地走上前,握着她的手说道:

“周篮嫂,这几年我们在这里给您添了不少的麻烦,真的非常感谢您的照顾!我陈毅在这里谢谢您啦!多亏您和父老乡亲的支持,我们红军才能度过这艰难的岁月,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到前线去打日本鬼子了!这一走,我们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希望你和乡亲们都能好好保重身体,等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一定会来看你们的!”

然而,这一走,陈毅和周篮嫂却再未相见。这一别,就是永别。

自1938年离开赣南后,陈毅就时不时地向人打听周篮嫂的消息,希望有时间能去看看她,可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都未能成行。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就来到了1962年。

这一年,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县以上各级负责人参加的“七千人大会”。会议期间,陈毅特地在家里宴请了当年赣粤边游击区的大余、信丰和南雄等县的负责人,询问他们现在那里发展得怎么样?乡亲们过得都好吗?都有什么困难?

当听到他们都说乡亲们过得都很好,陈毅很是欣慰。

这时,陈毅就想到了当年救过自己的周篮嫂。

会议结束后,陈毅就托人给信丰县委带去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就是希望县委能务必帮忙寻找周篮嫂,并告诉她,一定要来北京看他。

尔后,信丰县委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找到了当时已是60多岁,白发苍苍的周篮嫂。当得知周篮嫂还活着,陈毅很是高兴,连忙就叫人给周篮嫂送去了一些补品。

但是,由于当时周篮嫂多年患病在床,加上家中又琐事缠身,所以虽然好几次答应陈毅会去北京看他,但最终都未能成行。

1964年,陈毅曾决定亲自去赣粤边区走一走,去看看父老乡亲,去看看周篮嫂,可是也因各种原因不能成行。最后,陈毅只能让自己的夫人张茜代自己去看看周篮嫂,看看父老乡亲。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自此,周篮嫂再无与陈毅相见的机会。

当得知陈毅去世的消息后,往事历历在目,周篮嫂不禁泪流满面,她不敢相信陈毅元帅就这么走了。故人之约,再无完成的可能。

1.《奥古说历史 1962年,陈毅给江西一县委写信:找位叫周篮的农妇,为何要找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奥古说历史 1962年,陈毅给江西一县委写信:找位叫周篮的农妇,为何要找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