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老将行》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学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世场景。然而各个学派当中都有非常优秀的人才代表,他们将自己的学识、实践经验普及世间,其中兵家最出名的就是孙膑了,他所著《孙膑兵法》让后世兵家奉为神作。

其中,《孙膑兵法》中记载过许多著名的经典案例,还有优秀的兵法策略。许多带兵打仗的著名将领都受益匪浅,活学活用,从而创造出了许多著名的案例。然而最让人认为不可思议的是,在历史上明明有很多战争看起来必输无疑,但是正是因为优秀的将领选择了优秀的策略,从而转败为胜,成为千古名战。

一、官渡之战,经典战役

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战役中最为经典的一个。首先袁绍军队比曹操军队人数更多,本来袁绍一开始打算以庞大的军阵准备直接将曹操的反抗势力压垮。但是曹操也不是吃素的,硬是在绝境之下拼死抵挡袁绍的进攻。

从兵力、补给等各方面对比上来说,袁绍本身就是以碾压性优势胜于曹操。所以一开始袁绍就没把曹操放在眼里。随着官渡之战的第一阶段结束。正是因为袁绍高傲的心态,第一阶段以袁军失败告终。

虽然第一阶段损失了一些人马和粮草器械,但是总体实力上来看,曹操还是根本不能和袁绍匹敌的。于是官渡之战进入到了相持阶段当中。在这一段时间里,袁绍也算是比较冷静,他深知曹操在后勤补给上拼不过自己,准备等曹操粮草一断就彻底追击打败曹操。

但是袁绍低估了弱者的一颗必胜之心,曹操就是与袁绍硬磕到底,绝不后退。但是随着粮草越来越少,曹操最终还是坐不住了,正是这时,袁绍将自己的参谋许攸硬生生地送到了曹操面前。

许攸可是知道袁绍的兵力布防的,许攸在投奔曹操后,许攸第一计就是让曹操奔袭乌巢,烧毁袁绍粮草辎重,断了袁绍后路。随后曹操听从谏言,奇袭乌巢,将袁绍辎重烧毁殆尽,并且抢占袁军大营。

袁军既丢了大营还没了粮草,彻底成败溃之势,最终不可一世的袁绍彻底丢失了与曹操争霸的权利,一退在退,最终兵败退回河北,两年后病逝。一代枭雄最终郁郁而死,让人唏嘘不已。

不得不说的是,官渡之战的胜利其很大功劳归功于袁绍,如果不是他的自大,曹操也不能从此刻开始一跃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也正是此战之后,魏国到达了最为强盛的顶峰。

二、昆阳之战,闹剧百出

在汉朝末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汉。在当时,天下已经成为纷乱之势,而新汉将立,就一定会有立国之战。于是王莽当时的战争策略是先解决北方的赤眉起义军。毕竟自古以来,北方多是山川险要之地,占据了地利有利条件。所以自古可以起事成功的,无疑都是从北往南打最为有利。

但是恰好当时绿林军也开始在南方起事,建立政权。王莽就看不过去了,觉得小小绿林军也敢建立政权,这不是不把我新汉放在眼里。于是就先着手处理掉南方的绿林军后,再去解决赤眉起义军。

这一战略从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失误。虽然在当时,王莽成立了四十二万莽军团前来袭击昆阳。由于是立国之战,这四十二万莽军团的装备相当豪华,并且统帅也是非常有头脑的才士充坐镇。其目的就是进军昆阳,从而逼迫绿林军撤出南阳,解除南阳之围。

当时,绿林军正在围攻南阳,而莽军团想要进军南阳就必须路过昆阳,就此拉开了昆阳之战的序幕。在当时,昆阳只有一万守军,面对四十二万莽军团根本不是对手,于是在昆阳的守军都都准备逃跑了。

这时候刘秀站了出来,对着大家一顿洗脑,顿时昆阳守军气势如虹,决定誓死保卫昆阳。另一方面,刘秀在给昆阳守军洗脑后,立马出去搬救兵,又找了一万多人,前来为昆阳解围,防止昆阳被攻陷。

就这样,昆阳成为了拉锯战的战场,本来王莽军团目的是南阳,没想到在昆阳杀红了眼。双方在这里一直较劲,最有意思的是,中间昆阳军队已经扛不住了想要献城投降。但是王莽军硬是让他们回去再战,必须亲自拔出这个眼中刺后,在屠城发泄。

就这样双方在较量的过程中,刘秀搬救兵已到。在当时战场上,天气对王莽军非常不利,天空电闪雷鸣,而且都是冲着王莽军营处去的。再这样的天气下,刘秀更是组建了一批敢死队,硬生生冲入王莽大营,奇袭指挥所,将王莽军击败。

可以说这场战役笑点十足,本来必胜的战役,硬是让王莽大军的指挥官打的失去了理智,再加上天气确实对王莽军团不利,导致了这场战役的失败。不过这场战役实在太有趣,双方都杀红了眼,这种耿直的战役,我们倒是很少看到。

三、井陉之战,以一打十

在楚汉争霸时期,代、赵、燕三个割据势力涌现,当时已经是楚汉争霸的关键时期,粮草颇为重要。而楚汉之间已成对峙状态,于是韩信像刘邦申请,开辟北方战场,将这三个割据势力拔出后,可以有效抑制楚军粮道。

于是在长远战略角度来看,刘邦批准了韩信所求。在公元前205年,韩信击败代国同时平复魏地,下一步就是要对赵国下手了。但是与此同时,楚汉前线吃紧,在彭城战败后,刘邦在成皋荥阳已经苦不堪言,于是紧急调回韩信所属军队,来到成皋荥阳支援。

这时候,在韩信手上的兵马几乎全部抽调给了成皋荥阳方向的刘邦军团。然而在之前所定的大战略方向,由刘邦掌握主力抗击成皋荥阳方向楚军,韩信带领一部分兵马全线占领代、赵、燕的战略已经难以实施。

同时,刘邦的骑兵却已经进入邯郸境内,这一仗可以说不打就全线战略崩盘。于是韩信决定,硬是凑足三万兵马,而且全部都是新兵的情况下,配合刘邦骑兵奇袭赵国。在当时,韩信要面临着三万兵马抗击陈余二十万兵马的局面,可以说非常的艰苦了。

但是韩信毕竟有着兵仙之称。虽然千里奔袭赵国,并且毫无救援的情况下,韩信也学习项羽的背水一战,骑兵偷袭的战术,将陈余二十万兵马斩于马下。为后续大战略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这一战的胜负首先由于陈余过于轻敌,他认为韩信兵马过少,而自己手握二十万,怎么都能拼赢韩信,于是产生了自负心理,从而导致了战场上的失败。其次,这场战役的指挥过程也是问题相当大。

陈余自负的同时野心十足,他期望放韩信进自己的口袋中后,一举消灭,但是万万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韩信的骑兵奇袭败亡。所以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战术上,陈余对比韩信确实还是嫩了一些,他的败亡也合乎情理之中。

结语

可以说这三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都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对方主帅的轻敌心理。人少一方的主帅很好的抓住了对方的这一心理,从而正确的因势利导,最终奠定了战场上的胜局。

所以在古代战场上,优秀的将领都会以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气势来对待每一位敌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所有的将领都应当好好吸取历史的教训,从而演变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战法,从而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老将行》《楚汉争霸》

1.《万丽聊历史 历史上有哪些战争明明会输,却在一顿操作之后,成了千古名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万丽聊历史 历史上有哪些战争明明会输,却在一顿操作之后,成了千古名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