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青黄不接”,指的是田里的麦苗还是青色的时候,陈粮已经吃完了,形容资源上下衔接不上的境地。

在古代,针对青黄不接的现象,由国家设置“常平仓”,在丰收的时候,向老百姓收购粮食,防止“谷贱伤农”;在歉收的时候,常平仓对外低价出售粮食,防止粮价太高。有点类似今天央妈的公开市场操作,通过正逆回购控制市场流动性。

在北宋年间,这个制度出了点问题,原因也很简单,国家不富裕,常平仓经常需要高买低卖,最后的结果就是常平仓日渐枯竭。这样贫农在灾年的时候买不起粮食,最后只能向大地主借高利贷,利息动辄高达100%,还不上的话,大地主就进行强占贫农的土地,贫农只能流离失所,社会动荡。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王安石,正在推进全方面的改革(熙宁变法),经济改革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青苗法”就在这个时候问世了。

青苗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常平仓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点修改,在每年正月和五月,分两次,由常平仓发放“农业贷款”,将粮食或钱贷给需要的农户,农户用来种地或者购买生产工具,到丰收的时候,再把贷款换上,利息么,20%。高吗?比高利贷100%低多了好吗。贷款还不上咋办呢?没事,五到十个人一保,由最富有的一个人充当“甲头”,负责所有人贷款的担保,还不上官府就找甲头。

王安石的想法很直接,通过利息,可以实现良性循环,解决常平仓的资金来源问题,贷款也是自愿的,有需要的农民才会贷款,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多好。没想到,青苗法推出不久,就几乎遇到所有人的反对,反对者包括正宰相韩琦,本来支持改革的苏辙,文坛老前辈欧阳修等,更不用说那个死磕了一辈子的司马光了。可以这么说,除了王安石自己,也就是皇帝宋神宗支持这项改革了。不过这对于王安石也不是事,因为改革本来就阻碍重重,对于这个执拗的人来说,一个人反对还是一万个人反对,都不重要。

青苗法开始全国推行。很快,这条法令的执行就开始走偏了。因为青苗法的本质是“农业贷款”,属于商业行为;而执行者,是地方官员,是政府。青苗法虽然说是自愿的,但是如果没人贷款,指标完成的不好,对于官员来说,就是执行不力;还不上呢?更严重了,是渎职。还有的官员,看中了这20%的高额利息,利用青苗法营私牟利。于是几乎官员们都采取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强行摊派,当时称为“抑配”。不管你需不需要,必须接受贷款,到期也必须连本带利还回来。大户被强摊上,不是啥大事,到期也能还上;但是很多贫民被摊派上贷款,根本无力偿还,最后又去借高利贷,反而相当于受了双重盘剥,一时之间怨声载道,民声鼎沸。

舆论压力很大,宋神宗自己也顶不住了,对改革的态度开始动摇。甚至改革派内部,也出现了分裂的声音,王安石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他感叹道“天下事像煮汤,下一把火,接着又泼一勺水,哪还有烧开的时候呢?”

之后,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先后两次辞官回家,远离了权力中心。不久宋神宗也病逝,幼子宋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启用保守派司马光当宰相,司马光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全面废除王安石的各项新政。次年,王安石在家乡病逝,善终。

若干年后,高太后病逝,宋哲宗夺回大权,重启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措施,包括青苗法。

1.《岑以说历史 青苗法与王安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岑以说历史 青苗法与王安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5242.html